颌下腺手术 发生于颌下腺的肿瘤,除颌下腺混合瘤恶变和恶性混合瘤外,其他恶性肿瘤较为少见。 适应证 1、颌下腺炎反复发作已引起腺体实质性增大。 2、颌下腺腺体内结石。 3、颌下腺肿瘤。 手术器械 血管钳,拉钩等。 术前准备 禁食4h,手术野剃毛和剃胡须。 麻醉 成人一般采用局部麻醉。 手术方法 1、切口 沿下颌骨下缘下2cm处作弧形切口。平行于下颌下缘、约长5-6cm(图1) 2、结扎、切断颌外动脉和面前静脉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颈阔肌,相当于颌下淋巴结处(下颌角前下方)可触及颌外动脉搏动。分离、切断、结扎此动脉及与它并行之面前静脉。因面神经的下颌缘支紧贴于该血管的表面,分离时应细致、小心。 3、剥离腺体 用血管钳或手指自深筋膜深面由下而上钝性分离,暴露颌下腺浅面(图2)随后分离颌下腺和二腹肌前后腹连接处。在二腹肌后腹的上缘处可触及颌外动脉近心端的搏动。须双重结扎、切断(图3,6), 4、摘除腺体 钝性分离腺体的深面及下颌骨内侧部分(图4,5),随之将
上颌窦底植骨种植术 在临床上,因个体差异因素,会有一些患者的骨量较充足,可以采用上颌磨牙区直接种植的方法植入规格较短的种植体。 但行上颌磨牙种植时,由于上颌窦这一特殊的解剖生理标志与上颌磨牙区牙槽嵴的距离非常接近,尤其是牙槽嵴极度萎缩的患者,由上颌窦底到牙槽嵴平均大约为5mm。骨量有限,植入较长的种植体时容易穿通窦腔,且无足够的支持骨,给种植手术带来一定的困难。 上颌磨牙,尤其是上颌窦底到牙槽嵴的距离过小,缺乏足够的骨组织支持时,一般采用上颌窦底植骨牙种植术来解决由于骨量不足不能种植的问题,但因手术复杂,更应慎重。 【适应证】 ⑴磨牙、前磨牙缺失,牙槽嵴极度萎缩。上颌窦底至牙槽嵴之间骨量不足10mm而需在该区种植体植入者。 ⑵上下颌牙槽颌间距离在义齿修复允许范围内,如颌间距离过长者需牙槽嵴上植骨;如颌间距离过长且上颌后缩前牙反倪者,则需le-fortⅰ型植骨下降-前移,间隙内植骨再行种植。 ⑶全口牙缺失,患者不能耐受活动义齿基托者。 【术前准备】 1、一般准备 ⑴事先应对缺牙作一副临时活动假牙,最
两段式螺旋型钛种植体植入术 1 切口 2 球钻定位 3 用一级裂钻扩大至设定深 4 用定向钻扩大种植窝上半部分 5 用二级裂钻全程 6 用肩台钻扩大种植窝上口 7 定向杆作为方向指示 8 旋入种植体固位钉 9 安装覆盖螺丝 10 切开覆盖螺丝表面龈粘膜 11 安装愈合螺帽 【适应证】 ⑴全身情况良好,身心健康的成年人,骨、牙齿发育已定型者。 ⑵颌骨、牙槽骨手术及外伤后至少6个月以上,拔牙后至少3个月之后,骨缺损已恢复,种植床骨形态及质量良好者。 ⑶口腔软组织无明显炎症、病损者。 ⑷患者本人有强烈要求,而经济条件许可者。 【麻醉及体位】 下颌采用下牙槽神经、舌神经及颊神经阻滞麻醉;上颌取上牙槽神经前、中或后神经,腭大及鼻腭神经麻醉。局部切口也应作浸润麻醉,以便止血。麻醉药用2% 普鲁卡因、0.5%布比卡因或2%利多卡因,按1:400000比例加入肾上腺素。 病人取仰卧位,术者位于其头顶侧,助手在右侧,器械护士在左侧。 【手术步骤】 种植体植入手术分两期完成,以下颌全
上颌骨le-fortⅰ型截骨马蹄形植骨牙种植修复术 全口缺牙,多造成上颌比下颌明显萎缩失调,需在牙种植的同时行上颌骨矫正术。 【适应证】 ⑴上颌牙全缺失,牙槽骨严重吸收,息止颌位颌间距过长(相当于骨形态d、e级),需种植义齿修复者,且上颌骨质量良好,无骨疏松症。 ⑵上颌牙全缺失,牙槽骨吸收,垂直距离明显缩短,且上前颌后退者。 【术前准备】 ⑴x线片头影测量,同时作模型外科矫正,设计上颌下降、前移的距离。 ⑵在矫正后的模型上制作上下颌连体定位导板。 ⑶常规全身检查,注意有无全麻禁忌 ⑷备好微型骨锯、钻。 【麻醉及体位】 患者仰卧位,鼻腔插管全麻,切口局部可作含1:500000肾上腺素浓度的等渗生理盐水或0.25%普鲁卡因液浸润。 【手术步骤】 ⑴先作上颌le-fortⅰ型截骨,不同的是应注意勿使上颌窦粘膜撕裂,以免植骨块感染。 ⑵同时切取髂骨,并按术前设计,将其修整成马蹄形,并使皮质骨向下。 ⑶用上颌骨复位钳将截断的上颌骨按模型外科的设计下降并向前移位,填入马
下颌磨牙区种植 对于下颌总义齿的种植体修复,典型的瑞典branemark种植手术,只是在下颌骨两颏孔之间植入种植体,原因是避免损伤下颌管下齿槽神经和血管。但同时又提倡种植体植入数目宜最大限度地多,以使种植体应力分散,种植义齿有良好的支持。瑞典人由于下颌体大,颏间距离也大,通常在两颏孔间可植入5~6颗种植体。 然而,国人颏间距离小,在两颏孔间最多只能植入4颗种植体,而且,仅仅靠颏孔区的种植体将下颌总义齿修复到磨牙,两侧过长的游离端势必影响咬合力的均匀分布。随着口腔种植学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和我国种植技术的不断提高,下颌磨牙区种植体植入术可以使下颌总义齿的种植修复更加完善,同时也可以解决颏孔后区个别和部分牙缺失的种植义齿修复的难题。 在下颌磨牙区走行有下牙槽神经和血管,如果在此区域盲目种植极易损伤神经血管,所以在手术前必须对患者的x光片进行仔细分析和精确测量。 种植体的长度与成功率有关,一般认为植入长度小于10mm的种植体固位钉不易成功。磨牙缺失,如牙槽嵴距下颌管上壁的距离(简称管嵴距)大于12mm者,可在下颌管以上区域直接种植,以种植体离下颌管上壁2mm
下颌骨缺损髂骨移植种植体修复术 下颌骨缺损髂骨移植种植体修复术视患者颌骨缺损后立即植骨或延期植骨两种不同情况, 同样有在植骨的同时植入种植体即植骨同期牙种植, 或者在植骨后一定时间待骨愈合完成后再植入种植体即植骨延期牙种植两种情况。除严格掌握各自的适应证及术前准备外,其种植体植入方法完全相同。 【适应证】 ⑴成人下颌骨因外伤所致体部缺损,采用自体髂骨移植,术后超过一年者,可行植骨延期牙种植术; ⑵恶性肿瘤手术所致体部缺损,2年后无复发者,或良性肿瘤切除,均可在植骨的同时植入种植体,以重建牙颌外形及功能。 【禁忌证】 ⑴植骨块愈合不良、移位变形或有明显吸收,预计在种植体植入后其颊舌侧骨质厚度不足1.5mm; ⑵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者. 【术前准备】 ⑴口腔检查 了解植骨区粘膜软组织厚度,颌间距离以设计种植体植入的数目及方向。 ⑵x线片检查 如果患者骨缺损已经做了植骨修复,应了解植骨愈合情况,植骨块宽度及厚度。 ⑶根据病人植骨和口腔情况,选择一定长度的种植体固位钉装置。 ⑷设计种植
下颌骨缺损带血管髂骨移植同期种植体植入修复术 因外伤、肿瘤所致下颌骨体部部分或全部缺损的患者,常采用自体带血管髂骨或不带血管髂骨移植,以修复骨缺损,恢复其外形。但此类患者在骨移植修复缺损后,由于患者的口腔不具备牙槽嵴状态,很难正常镶状假牙,因而不能达到咀嚼的功能恢复。如果采用口腔种植技术,在植骨的同时植入种植体,待6个月种植体与骨组织产生骨结合后,即可镶状装种植假牙,在恢复面部外形的同时较好地解决了咀嚼功能,达到了重建牙颌外形及功能的目的。 【适应证】 ⑴因肿瘤或外伤等原因造成一侧或双侧下颌骨体部缺损者。 ⑵颌下区面动脉及面前、后静脉或面总静脉正常者,或者有正常的甲状腺上动脉及颈外静脉者。 ⑶具备明确的旋髂深血管,且髂骨发育良好者。 【禁忌证】 ⑴肿瘤切除不彻底,或易复发的下颌骨恶性肿瘤。 ⑵下颌骨缺损区有炎症感染者。 ⑶颌下受区无正常动、静脉能作为血管吻合者。 ⑷供区髂骨已切取或旋髂深血管不正常者。 【术前准备】 术前准备按移植骨的部位(髂骨、肋骨等)及方式(带血管或不带血管)不
耳缺损义耳赝复体种植修复术 【适应证】 义耳种植修复是将特制的种植体作为固定装置植入患者的颅骨(乳突部),在其上连接义耳的一种新的赝复方法。主要适应以下情况。 ⑴烧伤所致耳廓缺失或耳大部分缺损,由于耳部周围无正常皮肤可利用,很难行使矫形外科耳成形手术修复的患者。 ⑵因全身情况不允许或肋骨切取处有病变,不能切取自体软骨作为耳廓支架者。 ⑶不多次接受矫形外科手术的患者。 【术前准备】 ⑴拍颞骨x线断层片,了解耳周骨质及厚度 ⑵按健侧耳复制患耳外形,并设计种植体植入的位置 ⑶准备4mm长专用带盘颅面种植体。 【麻醉及体位】 采用1%普鲁卡因或0.5%布比卡因耳周皮肤、皮下、骨膜下浸润麻醉。患者平卧,头偏健侧,术者位于右侧。 【手术步骤】 一期手术 ⑴切口 按设计在种植体植入部位以美蓝刺入骨膜下定位;在植入部位旁开1cm处弧形切开皮肤、皮下及骨膜,分离显露种植部位骨面。 ⑵制备种植窝 先用球钻钻透骨外板至板障,再依次用一级、二级裂钻扩大,测量深度达4mm~5mm
眼缺损义眼-眶周赝复体种植修复术 义眼种植修复是将特制的种植体作为固定装置植入患者的眶骨,在其上连接义眼的一种新的赝复方法。 【适应证】 眼球缺失,同时有眶内容物及眼睑或眶周部分缺失,且眶上及眶外骨壁有支持种植体的足够骨量者。 【术前准备】 备好规格为4mm带盘颅面种植体,及相匹配的骨钻及种植机,常规眼周皮肤准备。拍眶x线片或眶部头颅ct,观察眶上及外侧壁骨质及骨量。 【麻醉及体位】 采用2%普鲁卡因、利多卡因或0.5%布比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患者取仰卧位,术者在右侧。 【手术步骤】 一期手术 ⑴设计 一般在眶上壁(颧骨额突-眉弓)及眶外侧壁(颧骨腭突)下、内缘垂直等距离设定3~5个种植体。 ⑵切口 沿眶上壁下缘及眶外壁内缘作切口,切开皮、皮下、骨膜,剥离显露骨面 ⑶制备种植窝 先用球钻钻透骨外板,再依次用一级、二级裂钻扩大,测量深度达4mm~5mm即可,并在上口外环形磨除1mm左右少量皮质骨。 ⑷植入种植体 按常规方法旋入带盘颅面种植体。严密缝合伤口,7天拆线。 二期手
臂位阴道助产术 图1 堵臀 图2 娩出臀部 图3 牵引胎体 图4 轻拉脐带 图5 娩出前肩 图6 压胎儿肘部 图7 推胎儿肩胛部 图8 娩出胎头之一法 图9 娩出胎头之二法 图10 扶着法 图11 prague法娩出胎头 图12 旋转胎体娩出上肢 图13 伸手进入阴道 图14 沿肱骨压上臂 图15 上臂自面部及胸前滑下 图16 双臀环抱于颈后 图17 握持并牵引胎足 图18 进入宫腔牵引胎足 图19 钩住胎儿腹股沟 图20 向外牵引 图21 pinard手术 一、臀助娩术(asssisted breech delivery) [术前准备] 1.产妇膀胱截石位,外阴消毒,导尿。 2.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 3.初产臀位或会阴较紧的经产妇,须作较大的会阴切开。 4.作好新生儿复苏抢救准备。 5.准备好后出头产钳。 [助产方法] 1.堵臀法 主要用于完全或不完全臀先露。其要点是适度用力阻止胎足娩出阴道,使宫缩反射性增强,迫使胎臀下降,胎臀与下肢共挤于盆底,有助于宫
直肠阴道瘘修补术(repair of rectovaginal fistula) 图1 切口 图2 切开肛门 图3 分离阴道与直肠壁 图4 分两层缝合直肠壁 图5 缝合肛门外括约肌 图6 缝合直肠筋膜 图7 缝合提肛肌 图8 缝合阴道壁 图9 缝合会阴 [病因] 直肠阴道瘘的病因与膀胱阴道瘘相似,常见于产伤、手术创伤和放射性创伤。 [症状] 根据瘘孔与肛门或阴道口的距离,分为低位和高位瘘孔。均表现为有大便自阴道溢出,严重时大便不能自控。 [适应证] 直肠阴道瘘。 [麻醉方法] 同阴式膀胱阴道瘘修补术。 [手术时机] 一般在术后出现的小瘘管,经保守治疗包括抗感染和加强瘘管局部的清洁,可在1~2月后获痊愈。经保守治疗不痊愈者应在瘘发生后6个月才考虑手术。射线所致的直肠阴道瘘应等待约1年再考虑手术。癌瘤患者需在肿瘤已治愈后才能考虑手术处理。生育年龄患者,应在月经后5~7天手术。 [术前准备] 1.肠道准备 术前进3天流质饮食,同时口服肠道抗生素。手术前晚及当日晨清洁灌
宫颈激光烧灼、冷冻、电熨术 一、宫颈激光烧灼术(laser burnning of cevix) 图1 电熨宫颈 图2 电熨深度和范围 [适应证] 1.慢性宫颈炎。 2.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 3.轻、中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ⅰ、ⅱ级)。 [禁忌证] 1.急性外阴、阴道、宫颈或(和)盆腔炎。 2.重度宫颈炎,未排除恶性变者。 [术前准备] 1.常规行宫颈刮片检查找癌细胞,对临床及细胞学检查有可疑者,应行宫颈活检。 2.患有急性生殖器官炎症者,应先行抗炎治疗。 3.术前3天禁性生活。 [手术时机的选择] 月经期后3~7天内;安放宫内节育器1个月后;产后半年以上、且有月经复潮;流产后两个月以后;哺乳期不宜行此手术。 [手术步骤和技术要点] 1.体位 截石位。 2.消毒 常规消毒外阴、阴道和宫颈。 3.烧灼宫颈 用co2 激光,波长10.6μm,输出功率20~30w连续可调,刀头距离病灶2~5cm,光斑直径0.3~0.5cm,对准病
膀胱阴道瘘修补术(repair of vesicovagina fistula) 图1 瘘口位置 图2 俯卧位 图3 探查瘘孔 图4 切口 图5 分离阴道壁 图6 分离后所见瘘孔和膀胱壁 图7 修剪瘘孔周围疤痕 图8a 膀胱壁第一层缝合正面图 图8b 膀胱壁第一层褥式侧面图 图9 膀胱壁第二层缝合 图10 缝合阴道壁 图11 环形切开阴道壁粘膜及分离 图12 高位阴道闭合缝合 图13 分离膀胱底反折腹膜 图14 暴露及牵引瘘孔 图15 分离瘘孔 图16 剪去瘘孔边缘瘢痕 图17 缝合阴道壁 图18 缝合膀胱壁肌层 图19 缝合膀胱粘膜 图20 缝合膀胱壁切口 图21 自膀胱切口引出尿管 [病因] 手术、分娩、放射治疗及外伤时损伤膀胱。临床表现为阴道不断流尿。瘘孔可位于膀胱三角区或膀胱底部(图1)。 (一)经阴道修补术 [适应证] 适用于绝大部分膀胱阴道瘘,尤其是较低位瘘道者。 [麻醉方法] 1.持续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 2.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手术时机]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lower segment cesarean section) 剖宫产术(cesarean section)是经腹切开完整的子宫壁娩出能存活的胎儿及其附属物的手术。它不包括28孕周前施行的剖宫取胎术及取出已破裂子宫或腹腔妊娠胎儿的剖腹产术。 剖宫产术的发展经历了尸体剖宫产术到活体剖宫产术的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术式也从取出胎儿及其附属物后不缝合子宫切口到子宫颈上方切除子宫。自1882年sanger首创子宫底纵切口剖宫产术(即古典式剖宫产术)为手术发展及改进奠定了基础,此后百余年来,建立了经腹腹膜外剖宫产术和腹膜内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式。近年来,随着麻醉的改进及抗生素的应用,使剖宫产术得以广泛应用。大量资料显示,指征明确,手术时机掌握恰当的现代剖宫产术在提高围产质量上起着巨大的作用,是抢救母婴的有效手段。然而剖宫产术毕竟是一个较大的手术,术中的出血、脏器损伤、子宫瘢痕及感染等并发症同样威胁母婴生命安全。所以,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以降低不必要的剖宫产率是十分重要的。 图1 剖宫产腹部切口的种类 图2 弧形剪开腹膜返折 图3 分离下段腹
破裂子宫切除术 [适应证] 1.子宫破裂合并有子宫颈阴道和膀胱等多处损伤。 2.古典式瘢痕子宫,瘢痕全层破裂延及宫颈或伴子宫内翻。 3.合并严重的宫腔、盆腔感染。 4.子宫畸形,如单角子宫,残角子宫,修补后也不能承受再次妊娠分娩。 5.无再生育要求者。 6.难于改善的出血或反复出血者。 [手术要点] 1.子宫次全切除术 此种手术是一种简便、快速的手术,对子宫破裂病情严重者最适用。止血迅速有效,同时去除感染病灶,特别适合于子宫破口广泛、复杂、疑有感染或有感染的产妇。 2.子宫全切除术 对子宫破裂采用子宫全切除术处理的不多。因组织充血、水肿、伤口不整齐、解剖关系难辨清楚,手术较困难,子宫次全切除加宫颈裂伤修补术非常有效安全。除非有全子宫切除术的指征,也应先切除宫体,然后再切除宫颈,阴道断端放置引流管(于术后48~72小时取出引流管),灭滴灵冲洗盆腹腔,术后使用广谱抗生素。 手术步骤见子宫次全和全子宫切除术。
附件切除术 图1 附件切除术范围 图2 处理肿物蒂部 图3 推开输尿管 图4 囊性肿瘤放液 图5 处理宫角 图6 卵巢肿瘤蒂扭转处理 图7 包埋残端 图8 圆韧带覆盖残端 图9 单侧附件广泛切除范围 图10 高位结扎骨盆漏斗韧带 图11 清扫阔韧带内组织 一、单侧附件切除术(simple salpingo-oophorectomy) [适应证] 1.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或附件炎症合并输卵管粘连或阻塞,保守治疗无效。 2.卵巢肿物过大致输卵管不能单独分离保留。 [麻醉方法] 1.持续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 2.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术前准备] 同卵巢切除术。 [手术范围] 同侧输卵管、卵巢切除(图1)。 [手术步骤和技术要点] 1.切口 根据肿物的大小,确定皮肤切口的长度,确保肿物完整切除。对大的肿物采用腹部纵切口为妥。 2.探查 肿物较大时,应先将其挽出腹腔,暴露肿物基底和周围的关系。注意同侧输尿管有无移位。 3.处理肿物基底部 提起输
鼓膜穿刺、切开及置管术 适应证 图1 鼓膜穿刺术 图2 鼓膜切开术 图3 置管术 (1)鼓膜切开 (2)(3)放入通气管 (4)通气管 渗出性中耳炎、中耳积液、大疱性中耳炎。 手术器械 鼓膜穿刺针(7号针、针头斜面磨短)、鼓膜切开刀、通气管。 术前准备 清理鼻腔。 麻醉 鼓膜表面麻醉,即以丁卡因、薄荷油、纯苯酚等量混合液涂于鼓膜表面,15min后即可施术。 手术方法 (一)鼓膜穿刺术 坐位。耳廓、耳道、鼓膜用硫柳汞酊消毒,自鼓膜后下部刺入(切勿过深,刺入后固定针头进行抽吸,也可向鼓室内注入药液(如糜蛋白酶、激素等)。穿刺完毕后,耳道内塞入乙醇棉球,1d后取出(图1)。 (二)鼓膜切开术 用鼓膜切开刀于鼓膜后下部作弧形切口,并以细长吸引管吸取。切开不宜过深,以免损伤中耳组织(图2)。 (三)置管术 切开鼓膜后将系有黑丝线长约0.5cm的两端稍膨大之通气管斜行嵌入切口处放平,藉此以引流(图3)。 注意事项 1、术时注意消毒,以免引起感染。 2、穿刺或切开
颈部外伤修复术 颈部因上有头颅,下有胸廓和肩部,且外伤时常有保护性上肢抬举,故单独发生外伤的机会较小。但颈部有大血管、神经、气管、食管等重要器官,一旦外伤就可能产生呼吸、消化系统或脑部病变,甚至因大出血、窒息、空气栓塞而导致病人死亡。 颈部外伤可分开放性和闭合性损伤二类,前者多因战伤、工伤或其他意外原因所致。 [适应证] 颈部开放性和闭合性外伤。 [手术器械] 颈部手术常规器械。 [术前准备] 备好氧气、吸引器、气管插管和抢救药物。 [麻醉] 一般可在局麻下进行。 [手术方法] 须根据受伤部位及外伤程度而定具体分述如下: 1.解除窒息及抗休克治疗 颈部外伤病人常伴有窒息、休克等严重情况,对有呼吸道阻塞症状的病人应早期施行气管切开术,同时要注意血压、心律等情况,给以抗休克治疗。包括给氧、输血、补液,使用强心、升压药物、激素等。 2.清创 以生理盐水冲洗创口后,用柳硫汞酊等消毒皮肤。由于颈部软组织血供丰富,创口愈合力强,所以清创时不宜切除过多的组织。由于颈阔肌与皮肤关系
眩晕手术 本章所述的眩晕手术具体是指梅尼埃病的外科治疗,其基本原理和方法也适用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和迷路外伤所造居的眩晕。 适应证 图1 乙状窦下陷 图2 颅中窝进路颞肌切口 图3 切开颞肌 图4 切开颞肌下的骨膜 图5 充分暴露颧弓根 图6 将骨瓣翻起取下骨片 图7 脑膜上抬位置(1)脑膜上抬过高(2)脑膜上抬趋低 图8 面神经定位标志 图9 切开硬脑膜 图10 示面神经和前庭神经的位置 图11 切断吻合支 图12 切断前庭神经和scarpa神经节 图13 切除耳蜗神经 图14 鼓室进路迷路切除术 图15 磨除耳蜗及前庭 图16 切除部分上、下前庭神经和耳蜗神经 图17 面神经高位斜下 图18 填塞术腔 图19 显露半规管 图20 用电钻磨除三半规管 图21 开放内听道、切除上、下前庭神经 图22 切除耳蜗神经 图23 磨除骨质(右耳) 图24 达后半规管的壶腹(左耳) 图25 微钩剔除神经 梅尼埃病的保守疗法有限制盐分、利尿、镇静、组胺治疗、脱过敏和链霉素注射等。 手术只用于药物治疗无效
面神经手术 面神经全程均可手术是今日面神经外科的主要标志。面神经疾病的放射诊断,电功能试验和听力学有关部分也随手术需要平行发展,使临床医师能更精确的分析病因,确定病变的部位和估计预后。 适应证 图1 神经电图仪放置 图2 神经变性与p-p幅度的关系 图3 面神经吻合的技术 图4 用半裂胶原管作神经移植 图5 上半规管“蓝线”位置 图6 显露岩骨平面 图7 显露膝状神经节 图8 内听道顶壁已部分磨除 图9 切开神经外膜 图10 鼓室天盖修复 图11 面神经外伤的手术处理 图12 用半裂胶原管作鼓室-内听道段神经移植 图13 松解神经外膜 图14 上后鼓室 图15 面神经迷路段 图16 切开面神经外膜 图17 面神经颅内段缺失 图18 用胶原槽管作神经移植 图19 在茎乳孔或腮腺后缘确认面神经 图20 神经至肌肉的入口 图21 舌下神经颈襻-带状肌蒂 图22 舌下神经襻肌肉蒂 图23 缝合于口轮匝肌 图24 健侧面神经缝合端 图25 麻痹侧面神经吻合端的面神经移植(1)侧位(2)正位 图26 颞部切口 图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