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稻(cultivated rice)
互联网
由野生稻演化而成适用于栽培的稻种。有亚洲栽培稻Oryza sativa L.和非洲栽培稻Oryza glaberrima Steud.两个种。均为二倍体,染色体数2n=24。亚洲栽培稻为A染色体组,非洲栽培稻为Ag染色体组,二者杂交第一代不育,但形态上差异不大。
亚洲栽培稻因起源于亚洲而得名,又名普通栽培稻。一般认为是由多年生野生稻O.rufipogon W.Griffith演化为一年生野生稻O.nivara Sharma et Shastry,而后进一步演化为栽培种。
亚洲栽培稻分籼、粳两个亚种。根属于须根系,根群分布可达40cm,一般茎长0.7-1.3m,茎直立,节间中空,基部茎节可产生分蘖。叶片长30-60cm,宽1.5-1.8cm,有明显的中肋。叶舌较长,复总状花序,小穗为单花。内外颖表面被茸毛,有时外颖颖尖延长为芒。稻谷为黄色到黑褐色。
非洲栽培稻,因起源于非洲而得名。一般认为是由长药野生稻O.longistaminata A.chev.et Boehr演化为巴蒂野生稻O.barthii A.Chev.,随后再进化而成。非洲栽培稻只有陆稻和浮水稻类型之分。叶舌较短,尖端圆形。植株和谷粒表面几乎无毛,故又称光身稻。有芒的品种,芒亦光滑。稻穗一般仅有第一次枝梗。花药短小、柱头紫色。成熟时谷粒黑褐色或黄褐色,糙米多为红色。种子发芽快,苗期长势旺,有利于和杂草竞争。全生育期为100-125天。有些品种抗旱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