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leaf
互联网
叶 leaf 为维管植物孢子体所形成的主要器官之一。一般是指茎上侧生的扁平结构,可通过发达的同化组织进行光合作用,进行活跃的物质转化、水分蒸腾等的器官,但是叶的形态、机能和起源极为多样,长期以来关于什么称为叶的争论一直没有间断过,与茎的关系也不是简单的。虽然从歌德( J. W. von Go-ethe)以后,许多形态学家试图以抽象的概念对叶下定义(原叶,叶性学说、茎周体学说等),但在 J, Sachs( 1880)以后,转为以对叶的发生过程、生理方面的机制、物质代谢的类型等为阐明的重点。所有叶是从茎尖以外生的作为侧生器官而出现,通常在成熟的茎、根或叶上不会直接发生。根据发生叶原基的位置,决定叶在茎上排列形式。在一个节上生有多数叶的称为轮生,二枚的为对生,一权的为互生。来源于相同茎尖的分生组织,茎和根同样地以轴状结构无限生长,而叶则表现为背腹性有限生长,达到一定形状时生长即停止。叶的发生上与光没有关系。幼叶原基发生不久,细胞分裂的速度在不同部分是有差异的,于是乃形成了、叶片、叶柄、托叶等部分,同时进行表皮系统、基本组织系统、维管系统等组织的分化。表皮系统由角质或蜡质被覆着,并分化出气孔、水孔和毛。基本组织称为叶肉,除针叶树外,通常可见有富于叶绿体的同化组织和便于气体交换的通气组织(栅栏组织、海绵组织)的分化。叶的维管束称为叶脉,与茎的维管束连接(叶迹),叶肉内叶脉的分支方式、结构和排列是多样的。根据这种发生和分化的每个过程的不同,各植物形成其特有的叶形态(叶尖、叶缘、叶基等),但其中外部条件的影响也是重要的。例如,在芽中折叠叶的舒展需要光,而这种光的作用对不具叶绿素的叶的生长也有效,但与光合作用则无直接关系。单子叶植物的叶在黑暗中也能伸长,而双子叶植物叶在黑暗中则根本不能生长,黄化后叶柄特别伸长。此外,温度和养分供应也不亚于光的作用,而具有很大的影响,作为与叶和生长有关系的特殊微量物质 [成叶物质( leaf- for- ming substance) ],有成叶素、腺嘌呤和其他嘌呤、细胞分裂素、植物生长素等。根据叶片形态一般区分为单叶、复叶,或普通叶、鳞叶、苞叶、高出叶、低出叶等。此外,特殊变态的叶也不少(捕虫叶、鳞叶、浮水叶、叶状叶柄、叶刺),分化生殖器官的孢子叶和花叶也是叶的一种。子叶、第一片叶、先出叶等是以胚发生和枝条形成顺序为基础的概念。叶不进行次生增粗生长,达到一定时期后,在与茎交接处分化出离层,从母株上脱落,并在茎面上残留叶痕。从进化史上看,叶的起源可溯至泥盆纪化石植物的裸蕨类( Psilopsida)。现在认为至少有两个完全不同的起源,其一是完全没有侧生器官而仅由反复二叉分枝的茎构成的鸭嘴草( Rhynia),认为所谓大型叶就是其茎变形而发展来的,反之,在星木( Aste- roxylon)茎的表面所见到的象是偶然形成的附属突起,如果它变化发展,将可认为是不具叶隙的小形叶。此外,作为叶的起源也有的许多是系统器官学的类型的观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