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
互联网
1812
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为弹状病毒科 (rhabdoviridae)狂犬病毒属 (lyssavirus) 中血清/基因1型病毒,而2~6型称“狂犬病相关病毒”,目前仅在非洲和欧洲发现。狂犬病病毒在野生动物(狼、狐狸、鼬鼠、蝙蝠等)及家养动物(狗、猫、牛等)与人之间构成狂犬病的传播环节。人主要被病兽或带毒动物咬伤后感染。一旦受染,如不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可导致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病死率高,在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中每年有数万人死于狂犬病。
病毒外形呈弹状(60~400nm×60~85nm),一端纯园,一端平凹,有囊膜,内含衣壳呈螺旋对称。核酸是单股不分节负链rna。基因组长约12kb,从3′到5′端依次为编码n、m1、m2、g、l蛋白的5个基因,各个基因间还含非编码的间隔序列。五种蛋白都具有抗原性。m1、m2蛋白分别构成衣壳和囊膜的基质。l蛋白为聚合酶。g蛋白在囊膜上构成病毒刺突,与病毒致病性有关,n蛋白为核蛋白有保护rna功能。g蛋白和n蛋白是狂犬病病毒的主要抗原,刺激机体可诱生相应抗体和细胞免疫。过去一直认为g蛋白是唯一诱生中和抗体,并能提供狂犬病保护性免疫的抗原。而近年研究表明,除g蛋白外,该病毒的核糖核蛋白(rnp)在诱生保护性免疫应答上也起重要作用。
狂犬病病毒宿主范围广,可感染鼠,家兔、豚鼠、马、牛、羊、犬猫等,侵犯中枢神经细胞(主要是大脑海马回锥体细胞)中增殖,于细胞浆中可形成嗜酸性包涵体(内基氏小体negri body)。在人二倍体细胞、地鼠肾细胞、鸡胚、鸭胚细胞中增养增殖,借此可用于制备组织培养疫苗。
狂犬病病毒仅一种血清型,但其毒力可发生变异。从自然感染动物体内分离的病毒株称野毒株(wild strain)或街上毒株 (street strain),致病力强,自脑外接种易侵入脑组织及唾液腺。将野毒株在家兔脑内连续传50代后,家兔致病潜伏期逐渐缩短,2~4周缩短至4~6日,如再继续传代不再缩短,称固定毒株 (fixed strain) ,固定毒株对人及动物致病力弱,脑外接种不侵入脑内增殖,不引起狂犬病,巴斯德首先创用固定制成减毒活疫苗,预防狂犬病。
狂犬病病毒对热、紫外线、日光、干燥的抵抗力弱,加温50℃1小时、60℃5分钟即死,也易被强酸、强碱、甲醛、碘、乙酸、乙醚、肥皂水及离子型和非离子型去污剂灭活。于4℃可保存一周,如置50%苷油中于室温下可保持活性1周。
病毒外形呈弹状(60~400nm×60~85nm),一端纯园,一端平凹,有囊膜,内含衣壳呈螺旋对称。核酸是单股不分节负链rna。基因组长约12kb,从3′到5′端依次为编码n、m1、m2、g、l蛋白的5个基因,各个基因间还含非编码的间隔序列。五种蛋白都具有抗原性。m1、m2蛋白分别构成衣壳和囊膜的基质。l蛋白为聚合酶。g蛋白在囊膜上构成病毒刺突,与病毒致病性有关,n蛋白为核蛋白有保护rna功能。g蛋白和n蛋白是狂犬病病毒的主要抗原,刺激机体可诱生相应抗体和细胞免疫。过去一直认为g蛋白是唯一诱生中和抗体,并能提供狂犬病保护性免疫的抗原。而近年研究表明,除g蛋白外,该病毒的核糖核蛋白(rnp)在诱生保护性免疫应答上也起重要作用。
狂犬病病毒宿主范围广,可感染鼠,家兔、豚鼠、马、牛、羊、犬猫等,侵犯中枢神经细胞(主要是大脑海马回锥体细胞)中增殖,于细胞浆中可形成嗜酸性包涵体(内基氏小体negri body)。在人二倍体细胞、地鼠肾细胞、鸡胚、鸭胚细胞中增养增殖,借此可用于制备组织培养疫苗。
狂犬病病毒仅一种血清型,但其毒力可发生变异。从自然感染动物体内分离的病毒株称野毒株(wild strain)或街上毒株 (street strain),致病力强,自脑外接种易侵入脑组织及唾液腺。将野毒株在家兔脑内连续传50代后,家兔致病潜伏期逐渐缩短,2~4周缩短至4~6日,如再继续传代不再缩短,称固定毒株 (fixed strain) ,固定毒株对人及动物致病力弱,脑外接种不侵入脑内增殖,不引起狂犬病,巴斯德首先创用固定制成减毒活疫苗,预防狂犬病。
狂犬病病毒对热、紫外线、日光、干燥的抵抗力弱,加温50℃1小时、60℃5分钟即死,也易被强酸、强碱、甲醛、碘、乙酸、乙醚、肥皂水及离子型和非离子型去污剂灭活。于4℃可保存一周,如置50%苷油中于室温下可保持活性1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