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丝分裂mitosis
互联网
1298
有丝分裂 mitosis 指真核生物细胞核的一般的分裂方式。在真核生物中,除非常特殊的细胞外,由于在形成染色体和纺锤体等丝状结构的同时发生复杂的核内变化,所以, W. Flemming( 1882)命名为有丝分裂。与此相对,将病态细胞和退化中的细胞所进行的特殊分裂称为无丝分裂。有丝分裂有两种,一种为在体细胞繁殖中见到的体细胞有丝分裂:另一种是在生物生活史的特定时期所进行的减数有丝分裂(通常简称为减数分裂)。体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形式是各个染色体纵裂之后,与先前相同的染色体组( genome)被分配到各个子核中。分裂过程是连续起变化的,但是,可分为前期、前中期、中期、后期和末期五个时期。在细胞周期中,将这五个时期归纳起来,称为有丝分裂期( M期)。间期的细染色丝一进入前期就卷成螺旋状 [有时也特称为螺旋期( spiralstage) ] 。在这种螺旋解开的同时,在染色丝内部形成细螺距的短螺旋,然后,染色丝逐渐变得粗短,成为染色体。螺旋期以后的染色丝明显地成为纵裂的双重结构。在前期末,核仁物质分散,核仁结构消失。当进入前中期,在核的周围出现透明带或在两极部位出现极帽,不久核膜消失,然后沿分裂轴形成纺锤体,染色体被推向纺锤体的赤道面上。着丝粒排列在赤道面的时期称为中期。染色体纵裂为两条姊妹染色体之后,从前中期开始,被由着丝粒部位发育起来的着丝粒丝分向两极(后期)。到达两极的染色体群逐渐膨大,分散成染色丝,新的子核膜和核仁再次形成(末期)。在末期,细胞质分裂重叠发生。有丝分裂所需要的时间,受细胞的种类、内外条件,特别是温度的影响。通常是前期和末期长。在减数有丝分裂中,因为进行同源染色丝的联会,形成二价染色体,所以,第一次分裂前期的时间特别长,而且过程也复杂。如果有丝分裂发生在一个核内,姊妹染色体不分配给子核时,其结果形成多倍性核,这种现象称为核内有丝分裂。人为地用温度和射线等物理因素,或因麻醉药或生物碱等化学因素,都能诱发多倍性核及双核细胞的形成,出现染色体的断裂和其他异常。虽然有丝分裂期是染色体的形成和姊妹染色体的分配等明显动态的形态变化时期,但组成染色体的 DNA和组蛋白等核内蛋白质的复制加倍,除特殊的 DNA和蛋白质外在前期以前的 S期以及 S期的前后时期早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