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知识

互联网

1087

Ø 病因病理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acute upper res piratory infections )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因此常用“急性鼻咽炎”(感冒)、“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诊断名词,也可统称为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鼻咽感染常可出现并发症,涉及邻近器官如喉、气管、肺、口腔、鼻窦、中耳、眼以及颈淋巴结等。有时鼻咽部原发病的症状已好转或消失,而其并发症可迁延或加重,故必须对上呼吸道感染及其并发症的临床特点作全面的观察和分析,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疗效,切不可认为是日常小病而轻率对待。

 

 

 

 

Ø 临床表现

 

 

 

 

Ø 病原学

 

 

 

 

病原体 以病毒为主,可占源发上呼吸道感染的 90% 以上。细胞较少见。又病毒感染后,上呼吸道粘膜推动抵抗力,细菌可乘虚而入,并发化脓性感染。

 

 

 

 

1. 常见病毒:自组织培养法问世以来,对病毒了解渐多,简述如下:

 

 

 

 

(1) 鼻病毒( rhino virus ):包括 100 多种不同血清型,可致上感、支气管炎及中耳炎。冠状病毒( Coronavirus )也是上感的常见病原,但分离需用特殊方法。

 

 

 

 

(2) 柯萨基( Coxsackie )及埃可( ECHO )病毒:此类病毒均甚微小,属于微小病毒( Picornavirus )均可引起呼吸道症状。

 

 

 

 

(3) 流感病毒( influenza virus ):分甲、乙、丙三种血清型。甲型可因其抗原结构发生较剧烈的变异而导致大流行,估计每隔 10 15 年一次。乙型流行规模较小且局限。丙型一般只造成散发流行,病情也较轻。以上三型小儿呼吸道疾病中,主要引起上感,也可引起喉、气管、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

 

 

 

 

(4) 副流感病毒( parainfluenza virus ):分 1 2 3 4 四种血清型。Ⅰ型又称“红细胞吸附病毒 2 型”( HA2 ), 2 型称“哮吼类病毒”Ⅰ型( HA1 ),往往引起细支气管炎和肺炎,也常出现哮吼。 4 型又称 M-25 ,似较少见,可在儿童及成人中发生上呼吸道感染。

 

 

 

 

(5) 呼吸道全胞病毒(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仅有一型,对婴幼儿呼吸道有很强的致病力,可引起小流行。 1 岁以内婴儿约 75% 左右可发生毛细支气管炎, 30% 左右可致喉、气管、支气管炎及肺炎等。 2 岁以后上述疾病渐少, 5 岁以后下呼吸道感染明显减少,仅表现为轻型上感。

 

 

 

 

以上所述后三类病毒均属于粘液病毒。在上呼吸疲乏感染中以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及冠状病毒较为常见。

 

 

 

 

(6) 腺病毒( adenovirus ):有 30 余种不同血清型,可致轻重不策的上呼吸道感染,如鼻咽炎、咽炎、咽结膜炎滤泡性结膜炎,也可引起肺炎的流行。 3 7 型腺病毒可持续存在于上呼吸道腺体中,且可引起致死性肺炎。第 8 型腺病毒易在学龄儿童中引起流行性角膜结膜炎。第 3 7 11 型可致咽、结膜炎, 1979 1983 年夏季曾由于游泳,在北京引起 3 7 型腺病毒咽、结膜热流行。

 

 

 

 

(7) 肺炎支原体( mycophlasma pneumoniae ):又名肺炎原浆菌或胸膜肺炎样微生物(简称 PPLO ),不但引起肺炎,也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多见于 5 14 岁小儿。

 

 

 

 

2. 常见细菌:仅为的性上呼吸道感染的 10% 左右。侵入上呼吸道的继发性细菌感染大多属于β溶血性链球菌 A 组,肺炎球菌、嗜血流感杆菌及葡萄球菌,其中链球菌往往引起原发性咽炎。近年国外文献提到卡他布兰汉氏菌( Branhamelis catarrhails )原名卡他奈瑟氏球菌,是鼻咽部常住菌菌群之一,有时在呼吸道可发展为致病菌感染,且有增多趋势,但次于肺炎球菌和流感杆菌感染。

 

 

 

 

Ø 病因学

 

 

 

 

包括两部分:

 

 

 

 

1. 病原体(在病原学中已述)

 

 

 

 

2. 诱发因素 营养不良和缺乏锻炼,以及有过敏体质的小儿,因身体防御能力降低,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特别在消化不良、佝偻病等,以及有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或后天获得性免疫功能低下的患儿,并发这类感染时,往往出现严重症状,在气候改变较多的冬春季节,更易造成流行。必须着重指出,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和发展,不但取决于侵入的病原体种类、毒性及数量,且与宿主防御能力及环境因素有密切关系。如居住拥挤、大气污染、被动吸烟,间接吸入烟雾,均可降低呼吸道局部防御能力,促使病原体生长繁殖。故加强锻炼,改善营养状况与环境卫生等对预防上感甚为生要。

 

 

 

 

Ø 病理改变

 

 

 

 

早期仅有呼吸道粘膜下层水肿,主要是血管扩张和单核细胞浸润,以后转成中性粒细胞浸润。上皮细胞受损后剥脱,到痊愈时重新增生。

 

 

 

 

Ø 诊断鉴别

 

 

 

 

轻重程度可相差很大,一般年长儿较轻,婴幼儿时期则重症较多。

 

 

 

 

1. 潜伏期 大多为 2 3 日或稍久。

 

 

 

 

2. 轻症 只有鼻部症状,如流清鼻涕、鼻塞、喷嚏等,也可用流泪、微咳或咽部不适,可在 3 4 天内自然痊愈。如感染,涉及鼻咽及咽部,常有发热、咽痛,扁桃体炎及咽后壁淋巴组织充血和增生,有时淋巴结可稍肿大。发热可持续 2 3 日至 1 周左右。在婴幼儿容易引起呕吐及腹泻。

 

 

 

 

3. 重症 体温可达 39 40 或理高,伴有冷感,头痛、全身无力、食欲锐减、睡眠不安等,不久即可因部微红,发生疱疹和溃疡,称泡疹性咽炎。有时红肿明显,波及扁桃体,出现滤泡性脓性渗出物,咽痛和全身症状均加征,鼻咽分泌物从稀薄变成粘稠。颌下淋巴结显著肿大,压痛也明显。如炎症波及鼻窦、中耳或气管,则发生其它症状,全身症状也较严重。较严重症状中,要注意高热惊厥和急性腹痛,并与其它疾病作鉴别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所致的高热惊厥大多见于婴幼儿,起病后 1 2 日连续几次。急性腹痛有时很剧烈,多在脐部周围,无压痛,往往早期出现,大多为暂时性的,可能与肠蠕动亢进有关;但也可持续存在,有时与阑尾炎的症状相仿,多因并发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所致。

 

 

 

 

4. 急性扁桃体炎 是急性咽炎的一部分,其病程及并发症与急性咽炎不全相同,因此可以单独作为一个病,也可并入咽炎。由病毒所致者,有时在扁桃体表面可见白色斑点状渗出物,同时软腭及咽后壁可见小溃疡,双侧颊粘膜充血伴散在出血点,但粘膜表现光滑,可与麻疹鉴别。由链球菌引起者,一般多在 2 岁以上小儿,发病时全身症状较多,可有高热、冷感、呕吐、头痛、腹痛等,以后咽痛或轻或重,吞咽困难,扁桃体大多呈弥漫性红肿、或同时显示滤泡性脓性渗出物,患者舌质红、或有苔厚。如不及时治疗,容易出现并发症,主要是鼻窦炎、中耳炎及淋巴结炎。

 

 

 

 

5. 血象 病毒感染一般白细胞偏低或在正常范围内,但在早期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可较高;细菌感染则白细胞总数大多增高,严重病例有时也可减低,但中粒细胞百分数仍增高。

 

 

 

 

6. 病程 较轻病例发热时间自 1 2 日至 5 6 日不等,但较重者高热可达 1 2 周,偶可长期低热,达数周,由于病灶未清除,须经较长时间才能痊愈。

 

 

 

 

Ø 治疗预防

 

 

 

 

Ø 诊断

 

 

 

 

应注意下列几方面:

 

 

 

 

1. 流行情况 了解当地疾病的流行情况对诊断和鉴别诊断均有帮助。患某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不但患者症状相似,其并发症也大致相同。有些常见的急性传染病,如幼儿急疹、麻疹、猩红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起病时症状与上呼吸道感染相似,故应注意当地流行情况,以便鉴别。

 

 

 

 

2. 体格检查 仔细做全身格检查,以排除其它疾病。观察全咽部,包括扁桃体、软腭及咽后壁,如扁桃体及咽部粘膜红肿较重,则细菌与病毒感染都有可能;当扁桃体上有脓性分泌物时,应考虑链球菌感染。如扁桃体上有较大的膜性渗出物或超出扁桃体范围,需认真排除白喉。一般以咽涂片检查细菌,必要时作培养。如急性咽炎的同时,还有出血性皮疹,则必须排除败血症及脑膜炎。

 

 

 

 

Ø 并发症

 

 

 

 

上呼吸道急性感染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很多并发症,特别在婴幼儿时期更为多见。并发症可分三大类:①感染自鼻、咽部蔓延至附近器官,较为常见者为急性眼结膜炎、鼻窦炎、口腔炎、喉炎、中耳为及颈淋巴结炎,其它如咽后壁脓肿、扁桃体周围脓肿、上颌骨骨髓炎、支气管炎及肺炎等亦不少见。②病原通过血循环播散至全身,细菌感染并发败血症时,可导致化脓性病灶,如皮下脓肿、脓胸、心包炎、腹膜炎、关节炎、骨髓炎、脑膜炎、脑脓肿以及泌尿道感染等。③由于感染有变态反应对机体的影响,可发生风湿热、肾炎、心肌炎、肝炎、紫癜、类风湿病及其他结缔组织性疾病等。

 

 

 

 

Ø 鉴别诊断

 

 

 

 

1. 与流感鉴别 流感有明显流行病史,多有全身症状如高热、四肢酸痛、头痛等,可有衰竭状态,一般鼻、咽症状如鼻分泌物多和咳嗽等,则较全身中毒症状为轻。

 

 

 

 

2. 与消化系统疾病鉴别 婴幼儿时期的上呼吸感染,往往有消化道症状,如呕吐、腹痛、腹泻等,可误诊为原发性胃肠病。

 

 

 

 

3. 与过敏性鼻炎鉴别 有些“感冒”患儿的全身症状不重,常打喷嚏、流清涕、鼻粘膜苍白水肿,则应考虑过敏性鼻炎,在鼻拭涂片检查时,如见嗜酸粒细胞增多,可助诊断。此病在学龄前及学龄儿童多见。

 

 

 

 

4. 从血象鉴别 发热较高。白细胞数较低时,应考虑常见的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并根据当地流行情况及患儿接触史,排除流感、麻疹、疟疾、伤寒、结核病等。白细胞持续性增高时,一般考虑细菌感染,但在病毒感染早期也可高达 15 × 109L 左右,但中性粒细胞则很少超过 75% 。白细胞特别高时,则须排除细菌性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和百日咳等。急性咽炎伴有皮疹、全身淋巴结肿及肝脾肿大者,应检查异常淋巴细胞除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