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多倍性(poly)ploidy

互联网

1095

   H Winkler最早提出的术语。是近缘种、品种间所出现的染色体数目的增减现象,基本染色体数目完整无缺的称整倍性,反之,基本染色体数目有欠缺不全的称异倍性。此外,不仅在个体之间,而在个体的不同的组织、细胞间有时也会发现此种倍性关系,此称为杂倍性或体细胞多倍性。通常把多倍性作为整倍性的同义语使用,近来染色体组的概念——作为独立生活单位的染色体组要比基本染色体数的提法更易于理解。按重复的染色体组数可相应地称为一倍性(单倍性)、二倍性、三倍性等等,按不同类的染色体组种类数而相应地称为一基数、二基数、三基数等等。表现倍性的个体就是倍数体(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一般以二倍体为基准,习惯上把一倍体称单倍体。多于二倍性者称多倍体。自然界中显示倍数性的种属称倍性种。在植物中人工诱发多倍体较为简便,有切断法、温度处理以及萘嵌戊烯( acenaphthe ne)处理等等。特别是秋水仙素更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已在实际育种中应用。染色体加倍后对性状的影响是随基因型与环境条件而异,无固定的模式可循。一般在同源多倍体中( 4x-6x)细胞与器官有增加的倾向,而到高阶多倍体有时反而减缩。这里大多是量上的变异,不具质上的新变异,尤其是奇数性多倍体可育性明显下降。种间杂种可育性虽低,但如果变成双二倍体,则由于杂种优势而生育力也强,可育率也高。双二倍体的性状多为两亲的中间型,偶然亦会出现新的性状,能够稳定地遗传下来。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