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暗适应 dark adaptation

互联网

1250

  视网膜适应暗处或低光强度状态而出现的视敏感度增大的现象。为明适应的对应词。从明处突然进入暗处当时所不能见到的光,随着在暗处停留时间的延长,逐渐地可以看见了,这是日常现象。暗适应的时间进程,对人来说可用心理物理学方法加以精确测定。事先给予充分明适应后,把房间变成暗室,测定对测试光阈值变化的时间进程,即可求得暗适应曲线(见图)。最初 2 3分钟,视阈值急速下降,之后变慢, 5 10分钟后又开始急剧下降,从而使曲线出现曲折(科尔劳施曲折 Kohlrausch s kink)。以后阈值下降可持续至 30分钟左右,然后再变慢,约径 1小时达到极值。从开始至出现科尔劳施曲折称为第一相或一级适应,之后称为第二相或次级适应。因为第一相主要是基于锥细胞适应,第二相基于杆细胞适应,所以在仅有锥细胞的中央凹处只能见到第一相。由于暗适应锥细胞敏感度仅增大数十倍,阈值约为 0.02 0.15勒克司,但杆细胞敏感度变化可达数千至数万倍,阈值低达 0.569× 10-5 勒克司,因此在杆细胞多的视网膜周边区暗适应能力好,敏感度也高。由于这个原因,在暗处注视(中心视)一个弱光却不得见,而产生中心性暗点( central scotoma)或生理性夜盲现象,若移开视线,通过周边视觉即能看到。因为锥细胞和杆细胞的视感度曲线的极大波长不同,暗适应曲线随测试光波长而异。如使用红光,因杆细胞的敏感度低,第二相看不到;如使用杆细胞敏感度高的短波光,则第二相出现得早,测得的阈值的极值也低。这些在人身上测得的结果与在其他脊椎动物以视网膜电图、视神经纤维峰形放电为指标得到的实验结果十分—致,表明暗适应是视网膜所产生的现象。至于它的机制,早就有一种观点认为是由于杆细胞视色素——视紫红的再合成而使阈值降低(光化学说),但据以后的研究结果,视紫红量的增加与阈值的降低并不是完全对应的关系,而且若局部照射视网膜,非照射区的阈值也大大升高,这些事实强调了神经性暗适应机制( neural dark adaptation)的存在,因此认为网膜的适应是这种机制和光化学暗适应机制( photochemical dark adaptation)相结合的看法可能是恰当的。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