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发生--消化系统的发生

互联网

2091
网络
 

 

第二十二章 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发生

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有着相同的胚层来源,其大多数器官都由原始消化管分化而成。

人胚发育至第3周末,三胚层胚盘的周边向腹侧卷折,头端形成头褶,尾端形成尾褶,两侧形成侧褶,致使胚体由盘状变成柱状。内胚层与脏壁中胚层位居胚体内,形成一条纵行的管道,称原始消化管(primitive gut)。原始消化管的中份腹侧与卵黄囊通连,称中肠(midgut);原始消化管的头侧份的尾侧份分别称前肠(foregut)和后肠(hindgut)。前肠的头端膨大成原始咽,与口凹相对处被口咽膜封闭;后肠的尾端膨大成泄殖腔,其腹侧与肛凹相对处有泄殖腔膜封闭。口咽膜和泄殖腔膜分别于第4周和第8周破裂消失。致使原始消化管的头尾两端与外界相通。随着胚体和原肠的增长,卵黄囊相对变小,卵黄囊与中肠的连接部逐渐变细,形成卵黄蒂(vitelline stalk)(图22-1)。

图22-1 原始消化管的形成和分段

A 18~19天胚 B 22天胚 C 25天胚 D28天胚

随着胚胎的发育,前肠分化成为咽、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上段;还衍化出呼吸系统的原基。从十二指肠中段至横结肠的右2/3部,由中肠分化而成;从横结肠的左1/3至肛管上段,由后肠分化而来(图22-2)。

图22-2 原始消化管的早期演变

一、消化系统的发生

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其上皮成分大部来自内胚层,其结缔组织和肌肉组织均由中有胚层分化而成。甲状腺、甲状旁腺、胸腺等器官虽然不属于消化系统,但其原基也来自原始消化管内胚层。舌的上皮也来自原始消化管内胚层。

(一)咽囊的演变

原始咽为前肠头端的一个膨大部,呈左右宽、背腹扁、头端粗、尾端细的漏斗状。在其侧有5对囊状突起,称咽囊,分别与其外侧的5对鳃沟相对,随着胚胎的发育,各对咽囊也先后发生重要的分化和演变。

第1对咽囊的外侧份膨大,形成中耳鼓室,其顶部的鳃膜分化为鼓膜,鼓膜外侧为第一鳃沟形成的外耳道。该咽囊的内侧份伸长,演化为咽鼓管(图22-3)。

第2对咽囊的外侧份退化,内侧份残留的浅窝演化为腭扁桃体窝,其内胚层上皮分化为扁桃体的表面上皮。

第3对咽囊的腹侧份上皮及与其相对的鳃沟外胚层上皮增生,形成左右两条细胞索。细胞索向胚体尾端伸长,其末端抵达胚体胸腔并增生变大。左右两个膨大的细胞团相互愈合,形成胸腺原基,细胞索的根部则退化消失。胸腺原基中来自内、外胚层的细胞分化为胸腺上皮性网状细胞,由造血器官迁来的淋巴于细胞分化为胸腺细胞,原基周围的间充组织分化为胸腺的结缔组织被膜和小隔。如果细胞索的根部退化不全,残存的细胞可在颈部形成胸腺组织,称副胸腺。第3对咽囊背侧份的上皮增生,并随胸腺原基下移至甲状腺原基的背侧,分化为下一对甲状旁腺(图22-3)。

 

图22-3 咽囊的演化及甲状腺的发生

第4对咽囊的腹侧份退化,背侧份细胞增生并迁至甲状腺原基的背侧,分化为上一对甲状旁腺。

第5对咽囊很小,形成一细胞团,称后鳃体(ultimobranchial body)。后鳃体的部分细胞迁入甲状腺原基,分化为甲状腺内的滤泡旁细胞。也有人认为,滤泡旁细胞来自神经嵴的外胚层细胞,并非来自后鳃体的内胚层细胞。

(二)甲状腺的发生

胚胎第4周初 ,在原始咽底壁正中线相当于第2、3对鳃弓的平面上,上皮细胞增生,形成一伸向尾侧的盲管,即甲状腺原基,称甲状舌管(thyroglossal duct)。此盲管沿颈部正中线下伸至未来气管前方,末端向两侧膨大,形成左右两个甲状腺侧叶(图22-3)。甲状舌管的上段退化消失,其起始段的开口仍残留一浅凹,称盲孔(foramen caecum)。如果甲状舌管的上段退化不全,残留部分可形成囊肿。胚胎第11周时,甲状腺原基中出现滤泡,第13周初甲状腺开始出现分泌活动。

(三)舌的发生

胚胎第4周末,左右两下颌隆起的内侧面细胞增生,形成3个隆起,头侧左右一对隆起较大,称侧舌隆起(lateral lingual swelling),尾侧一个隆起较小位居中线,称奇结节(tuberculum impar)。左右侧舌隆起迅速增大,并在中线愈合,形成舌体。奇结节生长缓慢,形成盲孔前方舌体的一部分。第2、3、4对鳃弓腹侧端之间的间充质增生,形成一凸向咽腔的隆起,称联合突(copula)。联合突的前部发育为舌根,后部发育为会厌。舌根与舌体的愈合线为一条“V”形界沟(图22-4)。故舌的表面上皮来自咽壁内胚层,舌内的结缔组织来自原始咽周围的间充质,舌肌则主要由头端体节的生肌节细胞迁移分化而成。

图22-4 舌的发生

(四)食管和胃的发生

食管由原始咽尾侧的一段原始消化管分化而来。胚胎第4周时,食管很短。随着颈的出现和心、肺的下降,食管也迅速增长,其表面上皮增生,由单层变为复层,致使管腔变窄,甚至闭锁。随着胚胎的发育,过度增生的上皮退化吸收,管腔重新出现,上皮仍保持为复层。上皮周围的间充质分化为食管壁的结缔组织和肌组织。

胚胎发育至第4周,在前肠尾端出现一前后略凸、左右稍扁的梭形膨大,这就是胃的原基。起初,胃原基紧靠原始横隔下方,其背系膜短,腹系膜长。之后,随着咽和食管的伸长,胃也向尾侧移动,其背侧缘生长迅速,形成胃大弯;腹侧缘生长缓慢,形成胃小弯。胃大弯的头端膨出,形成胃底。由于胃背系发育为突向左侧的网膜囊,致使胃大弯由背侧转向左侧,胃小弯由腹侧转向右侧,使胃沿胚体纵轴向右旋转90度。由于肝的增大,胃的头端被推向左侧;由于十二指肠的固定,胃的尾端被固定于腹后壁上。结果,胃由原来的垂直方位变成了由左上至右下的斜行方位(图22-5)。

图22-5 胃的发生

(五)肠的发生

胚胎第4周时,随着胃原基的出现,肠管的端被确定,肠起初为一条与胚体长轴平行的直管,肠的头侧部(即十二指肠),由于其背系膜与腹后壁融合而被固定,其它部分的背系膜则随着肠管的生长而增长。肠的腹系膜很早即全部退化消失。由于肠的增长速度远比胚体快,致使肠管形成一凸向腹侧的“U”形弯曲,称中肠袢(midgut loop)(图22-6)。肠袢顶部与卵黄蒂通连,肠系膜上动脉走行于肠袢系膜的中轴部位。肠袢与卵黄蒂相连的头侧段为肠袢的头支,尾侧段为肠袢尾支。

胚胎第6周,肠袢生长迅速,腹腔容积相对变小,加之肝和中肾的增大,致使肠袢进入脐带内的胚外体腔(即脐腔,umbilical coelom),形成胚胎性的生理性脐疝。肠袢在脐腔中继续增长的同时,以肠系膜上动脉为轴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致使肠袢由矢状方向转向水平方向,即头支从胚体头侧至吞侧,尾支从尾侧转至左侧,并出现一囊状突起,为盲肠始基。胚胎第10周时,由于中肾萎缩、肝生长减缓和腹腔的增大,肠袢开始从脐腔退回腹腔,脐腔随之闭锁。在肠袢退回腹腔时,头支在先,尾支在后,并且逆时针方向再旋转180度,使头支转至左侧,尾支转至右侧。肠袢通过增长、定向旋转和退腹腔,为建立正常的解剖方位和毗邻关系奠定了基础。在肠袢退回腹腔的初期。空肠和回肠位居腹腔中部;盲肠位置较高,在肝的下方;结肠前段横过十二指肠腹侧,后段被推向左侧,成为降结肠。之后,盲肠从肝下方下降至右髂窝,升结肠随之形成,盲肠始基的远侧份萎缩退化,形成阑尾。降结肠尾段移向中线。形成乙状结肠(图22-6)。

图22-6 肠的发生示中肠的旋转

直肠和肛管是泄殖腔分隔、分化的产物。泄殖腔(cloaca)是后肠末端的膨大部分,腹侧与尿囊相连,尾端由泄殖腔膜封闭。胚胎第6~7周,尿囊起始部分与后肠之间的间充质增生,形成一镰刀状隔膜突入泄殖腔内,称尿直肠隔(urorectal septum)。此隔迅速增长,并与泄殖腔膜相连,于是泄殖腔被分隔为背腹两份。腹侧份称尿生殖窦(urogenital sinus),主要分化为膀胱和尿道;背侧份为原始直肠,分化为直肠和肛管上段(图22-7)。泄殖腔膜也被分为背腹两分,腹侧份称尿生殖膜(urogenital membrane),背侧份称肛膜(anal membrane)。肛膜外周为一浅凹,称肛凹或原肛(proectoduem)。肛膜破裂吸收后,消化管尾端与外界相通,肛凹加深,并演变为肛管的下段。肛管上段的上皮来自内胚层,下段的上皮来自外胚层,两者之间的分界线称齿状线。尿生殖窦的分化详见第二十三章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发生。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