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丁香通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

互联网

2173
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
1.病原体抗原具有的特点 病毒、支原体、细菌、真菌、原虫等各种病源微生物和寄生虫进入体内,属于进化距离很远的外来成分感染,人体应答通常快而强烈。但是另一方面,进化距离远的低等生物显示的抗原结构相对简单,因而,固有免疫所需要应对的非己成分也较为单一。在这种情况下,人和高等动物的不同个体以及同一个体在不同时期,往往可借助大致相同的方式,对同一类病原体发生有效的免疫应答。
2.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病原体显示的抗原,统称为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以模式(pattern)相称,意味着其组成成分相对单一,易于纳入为数不多的结构范畴;以模式相称,还因为这些抗原有其共性,为各种病原体所共有。其实,模式一词还提示另一层含义,即固有免疫识别的病原体结构,往往是病原体赖以生存,因而变化较少的主要部分,如病毒的双链RNA和细菌的脂多糖,对此,病原体很难产生突变而逃脱固有免疫的作用。正是这样一些重要成分,构成了PAMP。
PAMP主要包括两类:
①以糖类和脂类为主的细菌胞壁成分。如脂多糖、肽聚糖、脂磷壁酸、甘露糖、类脂、脂阿拉伯甘露聚糖、脂蛋白和鞭毛素等。其中最为常见且具有代表性的是:革兰阴性菌产生的脂多糖(1iposachride,LPS);革兰阳性菌产生的肽聚糖(proteoglycan);分枝杆菌产生的糖脂(glicolipid)和酵母菌产生的甘露糖。
②病毒产物及细菌胞核成分,如非甲基化寡核苷酸CpGDNA、单链RNA、双链RNA。需要指出的是,上述PAMP可以表达在病原体表面或游离于免疫细胞之外,也可以出现在免疫细胞的胞质溶胶,以及溶胶中各种携带病原体的胞内区室(intracellularcompartment),如内体和吞噬溶酶体。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