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B细胞等专职APC
互联网
8972
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 B 细胞等专职 APC
1.树突状细胞 根据来源,有髓系来源的髓样EX2(MI)和淋巴系来源的淋巴样DC(LDC)之分,后者又称浆细胞样1212(pi)C);根据分布,有淋巴组织中的DC(并指状DC,边缘区DC)、非淋巴组织中的IX2(间质性DC、郎格汉斯细胞)和体液中的DC(隐蔽细胞,血液DC)之分(见第二章)。在淋巴结中DC主要集中于副皮质和T细胞区。DC的表型具有以下特点:①组成性表达MHCⅡ类分子,成熟后或IFN-y诱导后表达增强;②组成性表达协同刺激分子如B7―1、B7―2、CD40等,成熟后、IFN-y诱导后、或CD40配接后表达增强。DC的主要功能是启动和激活初始T细胞对蛋白质抗原的识别和应答,提呈病毒抗原和肿瘤抗原。成熟的DC存在于脾脏和淋巴结等二级淋巴器官中,是惟一能够直接激活初始T细胞的专职APC。
未成熟的DC分布于各种组织中,能通过巨胞饮和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摄人抗原,但不表达MHCⅡ类分子和协同刺激分子。IX;在外周摄取抗原后被激活,在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作用下,经淋巴管进入引流淋巴结。在此过程中DC分化成熟,并发生一系列表型和功能的改变:①失去主动摄人抗原的能力;②细胞表面MHCⅡ类和I类分子表达水平依次增高;③高表达协同刺激分子。这样,外周12C可将感染部位的抗原运送到淋巴组织,在其中激活再循环的T细胞。
2.巨噬细胞 M中属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是APC中具有强大吞噬能力的细胞。它能够吞噬大的颗粒性抗原,因此在加工和提呈胞外病原体如细菌中起重要作用。静止的M中只表达少量的MHCⅡ类分子,而且完全不表达协同刺激分子。Mop在吞噬病原体后,或在CD4T细胞分泌的IFN-7和TNF-口的作用下,诱导性表达MHCⅡ类分子、协同刺激分子如CD80和CD86,以及黏附分子。M甲表面表达多种受体,如甘露糖受体、LPS受体、葡聚糖受体等,它们通过与病原体表面相应配体的结合而促进M乎摄人病原体。而MoO表面的补体受体CRl和Fc受体则促进M中摄人经补体和抗体调理过的抗原。
3.B细胞 主要分布于淋巴结中的淋巴滤泡和生发中心。B细胞具有以下特点:①组成性表达MHCⅡ类分子,IL-4诱导后表达增强;②抗原受体与抗原交联并由T细胞提供协助后,诱导性表达协同刺激分子。B细胞主要在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在胸腺依赖抗原诱导的抗体产生中起重要作用,同时发挥APC功能。
三种专职APC的组织分布、表面分子的表达特点、加工提呈的抗原类型各有不同。其提呈抗原的能力互相补充,使免疫系统能对各种各样的抗原产生有效的特异性免疫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