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研究
互联网
1324
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研究
细胞
凋亡概念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代表性论文发表于1972年,3位科学家(JohnKerr,AndrewWyllie,A1astairCurrie)对此功不可没。Kerr在研究肝供血和肝组织结构时首先提出“凝固性坏死”(shrinkagenecrosis)的概念。他发现结扎大鼠肝左叶与中叶的门静脉后所形成的肝叶萎缩与一般情况下的“坏死”不同。肝叶萎缩过程中肝细胞逐渐变圆,与周围脱离,细胞中出现染色质浓缩。组织化学显示这些细胞的溶酶体依然完好,同时发现该种“凝固性坏死”不引起炎症反应。Currie则建立了以多环羟碳氢化物――二甲苯甲蒽(9,10―山methy―1,2―benzanthracene,DMBA)诱导的Huggins鼠乳腺癌模型。他发现DMBA会诱导鼠肾上腺皮质细胞发生类似的“凝固性坏死”,并呈剂量依赖性。此后,Kerr、Currie与Wyllk一起对促肾上腺素(ACTH)对肾上腺皮质的作用作了大量的研究。1972年,3位科学家共同发表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文,正式提出“凋亡”的概念。由于该阶段的研究主要依赖于光镜和电镜,因而对凋亡的认识主要体现在形态学上的描述。
凋亡的形态学特征为:早期可见细胞表面的微绒毛消失,细胞连接消失,细胞质密度增加,核染色质固缩进而裂解;内质网扩张,与质膜融合而形成泡状结构;细胞变圆、缩小,与相邻正常细胞脱离。随后可见的是凋亡小体的产生。凋亡细胞被分割成多个具有完整胞膜的凋亡小体,内含不同的细胞器及染色体片段。凋亡小体很快被邻近的细胞所吞噬,进行吞噬的细胞多是单核巨噬细胞,但有时也包括正常的上皮细胞、内皮细胞,甚至肿瘤细胞。细胞凋亡的过程并不导致溶酶体破裂,没有细胞内容物的外泄,因此不引起炎症反应。此阶段的主要研究成果是发现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与细胞凋亡相比,细胞坏死主要在外界的理化因素的强烈刺激下产生的病理过程,其早期有明显的细胞膜和细胞器肿胀,细胞通透性增加,细胞内容物外泄,引起一系列的炎症反应。
特 点
|
细胞凋亡
|
细胞坏死
|
|
诱导因素
|
生理及病理因素
|
病理因素
|
|
形态学变化
|
细胞数量
|
单个细胞丢失
|
成群细胞死亡
|
细胞形态
|
皱缩,与邻近细胞的连接丧失
|
肿胀
|
|
细胞膜完整性
|
完整,形成凋亡小体,出现泡状结构
|
破裂,细胞崩解
|
|
线粒体
|
致密
|
肿胀,破坏
|
|
溶酶体
|
完整
|
破裂
|
|
染色质
|
致密,凝聚,片段化
|
分解
|
|
线粒体
|
致密
|
肿胀,破坏
|
|
炎症反应
|
不产生炎症反应,凋亡小体被吞噬
|
存在
|
|
生物化学变化
|
DNA降解
|
DNA有控降解为185~200bp大小的片段
|
随机无控降解
|
caspase依赖性
|
依赖
|
不依赖
|
|
蛋白质合成
|
有
|
无
|
|
基因调控
|
基因主动调控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