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丁香通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临床新鲜全血的合理输注

互联网

822
重庆市綦江齿轮厂职工医院科401420唐华

我国输血事业的发展各差异较大,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具体表现是不少区成分输血的比例不高,个别医生还习惯于输全血。有些医生认为全血内含有各种血液成分,凡有输血指征者输全血比较好;有些医生认为新鲜血比保存血好,并认为越是新鲜的血越好;有些医生认为急性失血失掉的是全血,只有输全血才合理;有些医生认为输血能增强抵抗力,又有营养作用,对病人好处多,害处少。这些都是输血的陈旧观念。

什么是新鲜全血?目前尚缺乏公认的标准。因为输血的目的不同,新鲜全血的含义就不一样。

全血中2,3-DPG的减少与抗凝保存液的种类有关,ACD保存5天以内以及CPD保存7天以内的全血或红细胞,由于2,3-DPG接近正常水平,可认为是新鲜血。新鲜血中钾及其他代谢废物较少。输血目的是为了补充红细胞,在保存期内的全血可视为新鲜全血;补充粒细胞,8小时内的血视为新鲜全血;补充血小板,12小时之内的血视为新鲜全血;补充凝血因子24小时之内的血视为新鲜全血。即使是:热血“,除红细胞外,其余成分不足一个治疗剂量,热血来不及做各项查,对病人不安全,也谈不上有什么好处。

全血并不全,血液中的保存液是针对红细胞设计的,只对红细胞有保存作用,全血只要一离开人体就发生变化,其变化程度与保存液种类、保存温度和保存时间长短有关。全血中主要有效成分是红细胞,其疗效与红细胞相似,其余成分浓度低,有的已丧失功能或活性,起不到治疗作用,而不良反应却比红细胞多,血液离开循环,发生“保存损害”;白细胞中的粒细胞是短命细胞,很难保存,全血在4℃保存一天后,粒细胞即已丧失功能;血小板需要在22±2℃振荡条件下保存,4±2℃保存对血小板有害,血小板在全血内保存12小时丧失大部分活性,保存24小时丧失全部活性;凝血因子Ⅷ和Ⅴ不稳定,保存1一3天活性丧失50%,Ⅷ因子保存24小时后活性下降50%,Ⅴ因子保存3-5天活性也损失50%;比较稳定的是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

大量输全血可使循环超负荷。因为全血中的血浆可扩充血容量,所以血容量正常的病人输血量过大或速度过快可发生急性肺水肿;由于全血中细胞碎片多,全血的血浆内乳酸、钠、钾、氨等成分含量高,故全血输入越多,病人的代谢负担越重;输全血比任何血液成分更容易产生同种免疫,不良反应多因为人的血型十分复杂,同种异体输血,尤其是输全血,将有大量的抗原进入受血者体内产生相应抗体,导致输血不良反应或输血无效。

全血的血浆中虽然含有白蛋白、免疫球蛋白以及多种抗体,但含量不多,起不到增强抵抗力的作用,也解决不了营养问题。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