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便外观与疾病的关系
互联网
正常成人的粪便排出时为黄褐色圆柱形软便,婴儿粪便呈黄色或金黄色糊状便。久置后由于粪便中胆色素原被氧化可致颜色加深,病理情况可见如下改变:
(1)稀糊状或水样便。常因肠蠕动亢进或肠黏膜分泌过多所致。见于各种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腹泻,尤其是急性肠炎、服导泻药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小儿肠炎时由于肠蠕动加快,粪便呈绿色稀糊状。大量黄绿色稀汁样便(3 000ml或更多),并含有膜状物时见于假膜性肠炎。艾滋病患者伴发肠道隐孢子虫感染时,可排出大量稀水样粪便。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排出洗肉水样便。出血坏死性肠炎排出红豆汤样便。
(2)黏液便:正常粪便中的少量黏液因与粪便均匀混合不易察觉。若有肉眼可见黏液说明其量增多。见于各类肠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等。
(3)脓性及脓血便。当肠道下段有病变,如痢疾、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结肠或直肠癌常表现为脓性及脓血便,脓或血的多少取决于炎症类型及其程度,阿米巴痢疾以血为主,血中带脓,旱暗红色稀果酱样,细菌性痢疾则以黏液及脓为主,脓中带血。
(4)冻状便。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常在腹部绞痛后排出粘冻状、膜状或纽带状物,某些慢性菌痢病人也可排出冻状便。
(5)鲜血便。直肠息肉、直肠癌、肛裂及痔疮等均可见鲜血便。痔疮时常在排便之后有鲜血滴落,而其他疾患则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
(6)黑便及柏油样使。成形的黑色便称黑使,稀薄、粘稠、漆黑、发亮的粪便,形似柏油称柏油样便。见于消化道出血,红细胞被胃肠液消化破坏后变为正铁血红素、卟啉及硫化铁,后者刺激小肠分泌过多黏液。上消化道出血50~75ml可出现黑便,隐血试验呈强阳性反应;如为柏油样便且持续2~3天,说明出血量至少为500ml。服药用炭(活性炭)、铁剂等之后也可排出黑便,但无光泽且隐血试验阴性,若食用较多动物血、肝或口服铁剂等也可使粪便呈黑色,隐血试验亦可阳性,应注意鉴别。
(7)白陶土样便。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胆管阻塞,使进入肠道的胆红素减少或缺如,以致粪胆素相应减少或缺如。行钡餐胃肠造影术后,可因排出硫酸钡使粪便呈白色或黄白色。
(8)米泔样便。粪便呈白色淘米水样,内含有黏液片块,量大、稀水样,由于肠道受到刺激,大量分泌液体所致。见于重症霍乱、副霍乱患者。
(9)细条状便。排出细条状或扁片状粪便,提示直肠狭窄,多见于直肠癌。
(10)羊粪样便。粪便干结坚硬呈圆球状或羊粪状,有时粪球积成便条状便。常因习惯性便秘,粪便在结肠内停留过久;水分被过度吸收所致,多见于老年人及经产妇排便无力者。
(11)乳凝块。乳儿粪便中见有黄白色乳凝块,亦可见蛋花汤样便,提示脂肪或酪蛋白消化不全,常见于婴儿消化不良、婴儿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