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Ⅷ在动脉血栓的作用以及VWF对其的影响探讨
互联网
作者: 汲淼 |
|||||||||||||||
为了更好说明 ABO 血型、 VWF 和 F Ⅷ在动脉血栓的作用,本试验对经 CT 、彩超、化验确诊的心梗和脑梗 70 名, 20 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通过统计分析, VWF 活性( VWF : C )、 F Ⅷ活性( F Ⅷ: C )与动脉血栓的关系,在非 O 型血组的高浓度 VWF : C 或 F Ⅷ: C 比 O 型血组的人患动脉血栓的危险性增高;而且 F Ⅷ: C 升高并非 VWF : C 升高所致。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标本来源:
1.1.2 试剂及仪器: 1.2 方法 1.2.1 标本:在入院 12 小时内一次采集空腹静脉血 , 按血液与抗凝剂 (0.109mmol/L 枸橼酸钠) 9 : 1 比例混合制成抗凝血, 3000r/min 离心 10min, 取血浆贮于 -80 ℃ 待测,测定时在 37 ℃ 水浴箱中迅速复溶。对照组包括年龄、性别相同的健康体检者。(标本收集同上) 1.2.2 应用全自动 STAGO-STA 血凝仪。分别测定 70 名心脑梗塞患者和对照组血浆 FVIII 活性、 VWF 活性。同时检测血型。 2. 结果 2.1 动脉血栓患者 FVIII 活性与 VWF 活性的关系
经χ 2 检验 P >0.05 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动脉血栓患者 FVIII : C 升高与 VWF : C 没有必然关系。 2.2 血型与 FVIII : C/ FVIII : C 的关系
经 t 检验 P <0.05 有意义 ; 非 O 型血患者发生血栓的危险性与 FVIII : C/ VWF : C 有关系。 由此可见, O 型血的人不易患血栓,而非 O 型血的人易患血栓,这可能是由于不同血型的人的基因在某一位点的差异所造成的。但基因是如何影响的,目前还不清楚。 3. 讨论 我们首先讨论血栓患者的 FVIII 升高是否由 VWF 引起。 VWF 在内皮细胞和巨核细胞中合成,是一种血浆糖蛋白,在止血过程中具有双重作用,在血管受损后,促进血小板黏附到内皮下膜,以及作为 FVIII 的载体蛋白。 FVIII 与 VWF 通过非共价结合,形成 FVIII—VWF 复合物,保护了 FVIII ,是 FVIII 存在的基础。通过特殊的方法从血浆中联合提存的这两种蛋白,利用化学计算法,可知血浆中 FVIII 与 VWF 约为 1 : 50 , VWF 占 FVIII—VWF 复合物的 98% ,可见, VWF 过量于 FVIII 。所以, FVIII 升高并非是 VWF 升高所致。 [1 , 2 , 3] 非 O 型血组比 O 型血组患血栓的危险性要增高。 VWF 是 FVIII 的载体、保护蛋白,血友病患者由于 FVIII 缺乏,但 VWF 正常,血小板功能正常,发生动静脉血栓性疾病的少见。非 O 型血的人表现出在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和静脉血栓的高发率,这被推测成在这些人中高浓度 VWF 与 FVIII 两者的密切关系。 在这个临床研究中,我们对血浆 FVIII 的升高与动脉血栓的联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们的结果提示血浆 FVIII 浓度的升高对动脉血栓来说是普遍存在的, FVIII 升高并非是 VWF 升高所致。 [4 , 5] 参考文献 1.Kamphuiden P.W. Houwing-Duistermaat j.j,et.al. Familial clustering of factor Ⅷ and von Willebrand Factor levels , Thromb Haemost 1998,79:323-7 2.O , Donnell J,Mumford A.D,Manning R,A,Elevation of F Ⅷ :C in venous thrombembolism is persistent and independent of the Axute Phase Response, Thromb Haemost 2000,83:10-3 3.Andre J,Volt,stefan J.Koppelman,Bonno N.Bouma,JanJ.Sixma Factor Ⅷ and von Willebrand Factor Thromb Haemost 1998,79:456-65 4.Wautrecht J C, Dereume J P. From the Department of Vascular Diseases. The Role of ABO Blood Groups in the incidence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Thromb Haemost 1998;79:688-689. 5. 汪钟 郑植荃 现代血栓病学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北京 1996 , 5 420 摘自《今日检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