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细菌的革兰氏染色

互联网

10778

革兰氏染色是细菌鉴定上一个最重要和广泛应用的方法。根据此法染色结果可将细菌分成两大类。一类细菌能够保留初染色剂(结晶等)于细胞中,不受脱色剂(酒精)的影响,而最后细菌被染成紫色或深蓝色者称为革兰氏阳性(Gram-positive);另一类细菌可因脱色剂的作用而洗出结晶紫,然后被另一染色剂(藏红花)染成红色,称为革兰氏阴性(Gram-negative)。也有一些菌种革兰氏染色是可变的。

【实验目的】

了解革兰氏染色的原理,并掌握革兰氏染色法的操作技术。

【实验原理】

革兰氏染色法是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重要的鉴别染色法。1884年由丹麦医师Gram创立。

细菌先经碱性染料结晶紫染色,再经碘液媒染(以增加染料与细胞的亲和力)后,用酒精或丙酮脱色,再用复染色剂染色。不被脱色而保持原颜色者为革兰纸阳性菌(G+);被脱色后又被染上复染剂的颜色者为革兰氏阳性菌(G-)。此法可将细菌分为两大类。

革兰氏染色的机理主要是利用两类细菌的细胞壁成分和结构不同。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中含有较多的类脂质,而肽聚糖的含量较少。当用乙醇或丙酮脱色时,类脂质被溶解,增加了细胞壁的通透性,使初染后的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易于渗出,结果细胞被脱色,经复染后,又染上复染液的颜色;而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中肽聚糖的含量多且交联度大,类脂质含量少,经乙醇或丙酮洗脱后,肽聚糖层的孔径变小,通透性降低,因此,细胞仍保留初染时的颜色。

【实验材料、药品及器具】

1、菌种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eus auresu)

2、染液 草酸铵结晶紫液

革兰氏碘液

95%的酒精

藏花红液

3、器皿洗净的载玻片6片、显微镜、酒精灯、接种环、香柏油、二甲苯、擦镜纸、吸水纸、镊子、玻璃缸、瓶装蒸馏水

【实验步骤】

1、取培养12-24h的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涂片、固定。

2、加草酸铵结晶紫染色剂一滴,染色1分钟。

3、倾去染液并用洗瓶装水轻轻冲洗。

4、加碘液染1分钟,水洗,然后用吸水纸吸干。

5、将载玻片略倾斜,滴加95%酒精脱色(洗至流下的酒精中无紫色时为止),然后水洗。

6、加藏花红复染,染色30分钟,水洗,用吸水纸吸干或烘干。

7、用油镜镜检观察。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