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多肽的放射性核素(125I)的标记氯胺T法(ch-T法)
互联网
5190
【基本原理】
反应原理不清楚,仅仅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有的学者认为当氯胺T溶于水后释放出次氯酸,将_I~F_离子氧化成_I2_、_I~D_,在pH为7.0-8.0条件下与蛋白质酪氨酸残基上邻位氢原子发生置换反应,形成放射性碘标记化合物,用偏重亚硫酸钠终止氧化反应,经过分离纯化,获得纯的标记化合物。
【试剂及材料】
(1)0.05mol/L和0.1mol/L,pH7.4 磷酸缓冲液(PB)
(2)氯胺T溶液:用0.05mol/L pH7.4 PB配制成1mg/ml,新鲜配制,即配即用。
(3)偏重亚硫酸钠溶液:用0.05mol/L pH7.4 PB配制成2mg/ml,新鲜配制。
(4)KI溶液:用0.05mol/L pH7.4 PB配制成2mg/ml。
(5)待标记的蛋白质或多肽:用0.05mol/L pH7.4 PB配制成1mg/ml。
(6)Na125 I溶液(3.7GBq/ml)
(7)分离柱和Sephadex G50凝胶
(8)0.05mol/LpH7.4 磷酸盐缓冲液(PBS)
(9)放射性薄层扫描仪和活度计
【操作方法】
(1)取50ml 0.1mol/L,pH7.4 PB,加入有盖反应瓶;
(2)加入待标记的蛋白质或多肽5ml;
(3)加入Na125 I溶液5ml;
(4)加入氯胺T溶液20ml∽50ml,反应2min;
(5)加入偏重亚硫酸钠溶液20ml∽50ml,反应1min;
(6)加入2%的KI溶液,稀释残留的碘化物;
(7)取少量反应液,点在Whatman 1# 纸上;
(8)在正丁醇:乙醇:氨水=5:1:2系统中进行层析,凉干后,在放射性薄层扫描仪上测量三个峰,并计算碘利用率;
(9)将反应液过Sephadex G50柱(Sephadex G50制柱:取1g Sephadex G50在0.05mol/L pH7.4 PBS中浸泡24h以上其间多次轻轻摇动漂去细小颗粒,待其充分膨胀后,抽气减压约30min,排出其中气泡;然后将凝胶加入玻璃层析管中,使其自然下降。)。
柱预先用0.05mol/L pH7.4 PBS平衡,在用BSA 20mg(溶于1ml0.05mol/L,pH7.4 PBS中)过柱,使柱饱和,用20ml0.05mol/L pH7.4 PBS流洗后即可上样,洗脱后,收集洗脱液2ml/瓶;
(10)分别在活度计上测量并绘制曲线,合并蛋白峰,加入适量BSA和NaN3,分装冻存或冷冻干燥。
【质量鉴定】
(1)碘利用率(%)=C1¸(C1+C2+C3)´100%
(2)免疫活性(%)=C0¸Ct´100%
(3)比活度(Bq/mg)=A¸m
式中,C1,C2,C3分别为峰1,峰2,峰3的放射性计数率(cpm);C0是用10倍的零标准抗体与标记抗原后复合物的放射性计数率;Ct为每管加入的标记的抗原总放射性计数率;A为放射性活度,是标记时加入的放射性碘的活度乘以碘利用率;m为蛋白质的化学量。
【注意事项】
(1)应严格控制反应温度、时间、体积和反应体系pH。
(2)125 I用量:125 I用量直接影响标记物的比活度,要根据所需标记物的比活度和碘利用率,预先计算出125 I用量。
(3)氯胺T用量:应通过预实验来确定氯胺T的用量。用量过高,虽然可以提高碘化率,但容易损伤标记物的免疫活性;用量过低,则标记比活度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