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说「原红与早幼红」就像小李子 20 年变化那么大!为啥我看不出来?
检验时间
晃晃悠悠,规培轮转到了细胞室,显微镜、骨髓片、认细胞, 时隔多年,又一次落入细胞的魔掌之中,我认了——但就是,真的认不准。在细胞室我感受到了一种诸事不顺畅的感觉。
1.显微镜
镜下的方向和实际的方向是反的,对于我这样一个连左右都要思考那么片刻的马路杀手来说,要以一定的顺序来阅片,计数分类 200 个有核细胞,简直太难了。
血涂片阅片顺序
结果就是看着看着,就不记得这个片该怎么移动了,顺序乱了,脑子懵了,再来一次。
除了方向的困难,还有双眼看显微镜这个技能, 已「熟练掌握」显微镜操作好些年,我依然不确定我是否是用双眼在看显微镜,私下,我经常尝试轮流闭上一只眼,测试自己是否是双眼看显微镜,但是总感觉有一只眼睛,镜下是看不见的,需要移动调整些许才可见视野。且无论我如何调整目镜,结果还是同上。
看一段时间显微镜,再抬头看世界,总感觉这个世界黑了几个度,朦胧了好几分。
2.细胞分类
如果显微镜使用上的困难,克不克服都不影响我认细胞的话,那么认不出大概就是我成为顶尖细胞专家最大的绊脚石了吧。
对着一张基本正常的骨髓片辨认了一上午之后,我带着对自身能力的深深怀疑去向细胞室的老师诉说学习上的困难——表示认细胞太难了。 而后老师轻描淡写一句,细胞来来回回就那么几个,怎么会难呢?
怎么会难呢?确实,细胞来来回回就那么些,红系、粒系、单核、淋系、浆系以及巨核系。
但是你看:
图源: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
除了横向分类,还需纵向分期的。而且单核和中性粒也太像了吧。
图源: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
每次搞混的时候,老师就会把这俩细胞的特征背一遍给我听。单核细胞的核更疏松,中性粒的核更粗糙,单核的浆是灰蓝的、半透明的、像毛玻璃一样的,中性粒的浆是淡蓝的……
灰蓝淡蓝,疏松粗糙。这无疑要求一个直男男友不仅要准确区别出都是正红色口红的不同色号,还需鉴别出是哑光、缎面还是珠光的质地。是要逼死男朋友呢,还是要气死自己呢?
当然一段时间蹂躏,这两个我现在已经认得七七八八了。
区分成熟单核和成熟粒细胞的难度,与原始细胞鉴别相比,简直不值一提,请大致看看这个看了等于没看的表格。
图源: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
请对图入座,在个表中找些许不同,然后细细品品,一起来找茬啊,这绝对是高阶版本。
得亏大致正常的骨髓片原始细胞较少,不然细胞室又会回荡起我的嘶吼,「到底是哪一类,到底是哪一类啊,啊啊啊啊啊」。抓耳挠腮薅头发,宝宝心里苦啊。
3.细胞分期
细胞分类后就是分期,依据 WHO 对于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标准是原始细胞的超过 20%,所以骨髓图片中各类细胞的准确分期至关重要。
但是我原始幼稚傻傻分不清的时候可太多了。
比如:
原红 VS 早幼红
图源: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朱名超
老师眼中:它们的区别就像小李子这 20 多年的变化那么大。
vs
原始红细胞,核染色质曾颗粒状(较粗),而早幼红核浓集,明显呈粗颗粒状,甚至小块状。这么大的区别,怎么会有人看不出来呢?
而在我眼中,这些原始细胞和早幼细胞就是现在那些女明星一样,好像吃了防腐剂,不会变老,不会变形。
对此我十分努力瞪大我的双眼,恨不得把脸塞进显微镜里一探究竟,即便如此,最后我还是没看出有什么区别,只凭着强大的信念,催眠自己隐约感受到一丝丝微小的差异,它们真的不一样,真的真的真的……
原淋 VS 幼淋:
图源: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
还是幼淋的染色质相较于原淋的染色质粗,幼淋比原淋小……唉~这种微妙的差距就留给时间吧,此刻我已不知道能说些什么,只能恕我眼拙,真的好难。
还有粒系, 每次分中粒还是晚粒的时候,我就不断在问自己,它凹了吗,分晚粒和杆状的时候,又开始质疑,这核凹多少了,凹呈杆了没。
图源:临床血液学检验
总之没有哪一个细胞是难不倒我的,如果有,那一定是成熟红细胞,我就很少认成有核红细胞嘛。(就是这么自豪)
图源: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
被细胞支配的恐惧
哪不一样,究竟哪不一样了,真的每一天都是被细胞支配的恐惧。一睁眼就是数细胞的一天,一闭眼,不同的细胞在眼前飘来飘去,反复问我它是谁。
假如造化弄人,我和细胞注定情浅缘深,往后余生都需要定在细胞室的话,我大概也只能强迫自己患上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即使它虐待我的双眼,虐待我的智商,以及虐待我的脊椎,但是我还是要爱上它。
希望爱上它的那一天,镜下的每个细胞都有对我可见的隐形字幕,如我文章中的图一样,细胞旁就有准确介绍。到那时,我也会骄傲的教导我的学生们说: 「哪不一样?哪都不一样啊,你怎么看不出呢,这么大的区别,怎么会搞混呢?多看多思考,真听真感受,好自为之~」
哈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