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博士毕业 2 年后,为了编制,我选择在 35 岁时去双非院校

生物学霸

115
又到毕业季。

看着师弟师妹们顺利毕业,开始新的生活,我不禁想起两年前的自己。

从工业界脱身,怀揣着快要破碎的学术梦,重新寻觅高校教职。

几番比较后,我最终还是向现实低头,选择了西南地区的一所双非院校。

为的,只是一个编制。


兜兜转转一个字:命

进入新的学校,认识了很多新同事。

稍微熟络了,同事们不免要问,你一个北方人,又是海外归来的博士,为什么要到这里?

对于这个问题,多数时候因为并没有太多时间让我一个人唠唠叨叨地回答,所以,我都是言简意赅地回答一个字:

是啊,人生的经历,事后回想,哪桩哪件不是命呢?

作为一个 80 后,我在很多时间节点都没有赶上好 timing。

05 年本科毕业,看着成绩单,我知道自己出国深造的希望很渺茫了。除了专业课,我其他课程的成绩很差,学分绩点很低。在班里排 20 名,保送不够资格。考虑再三,我报考了母校的研究生。还好运气不错,顺利考上,拿到公费名额。

三年的研究生时光转瞬即逝,08 年研究生毕业,又萌发了出国读博的念头。经济危机到来,研究组普遍 funding 减少,坊间盛传北美地区的 offer 减少四成。我又一次没能走出去。

蹉跎一年后,我拒绝了研究生导师「读我博士,让你两年毕业」的许愿,想到西南某高校完成博士学业。学了两年托福的我,在考博英语中竟然阴差阳错地差了一分。

后来认识了 W 老师,我来到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想在那里的 Top2 分校完成博士学位。刚开始一切很顺利,几个月后,W 老师很遗憾地告诉我说,当年取消了硕士起点的博士考试,如果想留下读博,必须得重新考研。

我几乎信命了,觉得还是回老家自己做点什么吧。W 老师突然问我,说想不想出去读。考虑到年龄已经很大,我说不想去北美了。W 老师又问,有没有考虑过香港,反正跟深圳很近。我在 W 老师的推荐下,拿到了香港某高校的 offer。

五年的读博生涯虽然总体非常愉快,但也少不了坎坷。读完博士后,我对学术有些倦怠,随便朝几个高校投了简历后,眼看没有下文,就直接进了创业公司做技术高管。

在选择公司前,我的出发点是要自己开公司的,所以拒绝了大公司好平台的 offer,去了创业公司,其实有点偷师的意思。没想到几年内,国内经济持续下行,创业环境急转直下,投资越来越难找。

而且,在熟悉了公司的工作状态后,我还是更喜欢高校里的状态,觉得还是学校生活更适合自己。

于是我在博士毕业 2 年后,35 周岁时,又重新开始寻找高校的教职。

高校招人,都有一个暗里的年龄线。这条线,基本是青年基金的年龄限制。坦白说,对 35 周岁的人非常不友好。对比几所高校后,都不太满意。不光签约条件苛刻,编制更是遥遥无期。

在我又一次迷茫的时候,承蒙如今的单位不弃,录用了 35 岁的我,并且按照人才引进。虽是双非高校,但有编制。


我的所得

回到高校担任教职重新从「青椒」做起,待遇比在工业界低很多。但放在高校待遇中横向比较看,我所在的高校算是中等靠上。之前担心的待遇落实问题,很快逐一解决,落到实处,执行中也没有什么弯弯绕。无论是校方还是系里,都一路绿灯。

一般来说,进高校后拿到的最大两笔钱是安家费和科研启动金,我也不例外。可非常意外的,这两笔钱给的简直太痛快了。

因为是按照人才引进,没有什么试用期,两个月后安家费到账。按照合同里写的,足额,一次性打到银行卡,没有扣税。说实话,活了半辈子,第一次一把来这么多钱,还是挺爽的。

科研启动金方面,校方没设额外条件。我正常申请项目资助,能申请到的,先走申请到的;申请不到的,直接落到学校里,使用科研启动金。等于说科研启动金拿来给大家申报项目保底。以至于很多一起来的同事,出现了这种情况:申请到的项目,经费不如科研启动金多。

不过我一直没有做预算,没打算使用科研启动金。因为实验学科比较花钱,我还是希望等有项目确实进来了,再联合科研启动金一起开展研究。

除了待遇之外,最大的所得就是编制。

我在国企长大,从小耳濡目染一些编制方面的事情,但进入现在的学校后,才知道有编制还真挺好的。比如说有很完善的工会体系,什么都为你想到;单位会有专人关心你子女的就读问题;逢年过节有点小福利这不必说了,六一儿童节这样的节日,也会有人帮你记着…… 我挺感慨的,长这么大,终于切实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学校比较小,科研和教学的氛围很宽松,不需要坐班,上的课不多。院系给了很大的科研自由度。在做访学和博后等深造方面,学校和院系都大力支持。当然,我还没有申请过,不知道是否需要签服务期限的协议什么的。

必须承认,小学校的科研平台是没办法跟大学校比的,所以科研水平完全比不上。但这里存在一个差相竞争,如果能发挥自己的能力,科研上做出点成绩,在目力所及的范围内,晋升会非常快。如果实在做不了科研,走纯教学岗位,干好本职工作,也能得到晋升,只是会慢一点,需要排队。

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有了孩子之后,人会很恋家,一天见不到孩子都会想。去了小学校,一下子有了大把时间陪家人,陪孩子。家庭关系和亲子关系都更好 —— 因为以前也很好。


我的所失

在谈到「选择」的时候,很多人会关注选了什么,得到什么,却往往忽视了一个事实:选了一个,其实是失去了另一个。

谈了得到的,接着再谈谈失去的。

脱离了好的平台,搞工作特别是科研工作,真的是步履维艰。说是无米之炊可能有点夸张,但没有金刚钻,确实揽不了瓷器活儿。很多需要的小化合物,如果有实验室,我三两下就能做出来,现在得求人合作,用人家的地方来做;有的实在找不到合作,便只能买。无论是求人合作,或是买,都很耽误时间。

作为大龄青椒,最快的成长路线肯定是找条粗大腿抱,但在小学校,真的很抱歉,确实没人。有时想咨询一些问题,也找不到人问,因为没做过,没申报过。

不抱粗大腿,想自己组建团队行不行?对不起,还是没人。老师们都挺热情的,但各自有自己的事情,分身乏术;没有硕士点,学生们读完本科就走,培养好了,也该毕业了。

新进的同事们应该比较有时间,找一些方向接近和脾气对路的,组成了团队。大家一起想办法做事情。但学校平台的条件在那里,能给予的支持力度不够。自己闷着头在外面找,多数无功而返。

前面说到晋升空间大,可前提是要做出东西。虽然都是按照人才引进,也都给了编制,但不代表职称能上来,评职称依然需要排队。新进的这批同事里,只有一个人晋升了高级职称,其他人仍是讲师。

我对晋升的佛系,招架不住现实的残酷。我去年费了好大劲儿接了一个子课题,结果因为职称不够,险些泡汤。好在项目最后还是留在了学院,但我本来能自己独立主持的,现在只好挂了别人名字。没有高级职称,就没办法独立承担这样的项目;没有独立承担项目的资历,就评不上高级职称。讲真,这个局我不知道怎么破。

除了科研之外,教学方面也挺泄气的。学生水平很一般,上课不太认真,提问他们,基本都回答不上,我只能强颜欢笑,鼓励为主。最近带毕业班的课,竟有几个学生直接躲在教室后面玩手游,我非常无语。

我目前的教研室是基础教学,很多杂务,本来想叫学生来帮忙,可试过几次,学生做得总是不好,也不知道是我要求高,或是没挑对人。现在的事情还都是自己做,占用了很多时间。


谈谈感想

最后谈谈自己的感想吧。仅是个人的观点,样本太少,不足为训。

第一,读书要趁早。

早读出书来,选择范围大,甚至可以在学校间相互跳槽。像我这样 35 岁才找高校教职,基本没什么选择权了。

早读出来,独立开展研究,可以申请青年基金项目;我第一次申国自然,已经是 35 周岁最后一个月了,只能申面上,竞争很激烈,我水平有限,肯定是没戏。

早读出来,包括早做完博后。虽然博后不是学位,只是一个工作经历,但现在高校普遍还是看重这段经历的。我没做过博后,目前在积极联系。

第二,定位自己的水平。

理工科是个江山代有人才出的学科,也是后浪推前浪的学科,如果本来读书就晚,又没做出什么惊世骇俗的成果。那可能需要掂量掂量自己的水平先。

前方看不到岸,后面还有一帮天才追赶。继续把身家性命压在科研上,是否是最优选择呢?要知道,走科研这条路,就是跟最聪明的一批大脑竞争。我想,一般人大概是没这个实力的。

所以早早认清自己,做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才真正的务实。

第三,发展兴趣,陶冶情操。

大部分人读完博士,爱好都不多。但与之对应的,我发现很多博士都非常难得地继续葆有好奇心。

所以,如果自己真不是科研那块料,不妨发展点其他爱好。寄情于物,变数不像科研那么大,而且也比寄情于人靠谱些。对自己,对家人,都很有好处。

并不是因为我选了编制,进了双非高校,就来论证说博士毕业进双非更好。这个世界的美,来自多样性。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选择自然不同。博士毕业后,到底进高校还是进工业界,进高校是选平台还是选编制,都是个「小马过河」的故事。

无论博士们做出什么选择,都应慎重。希望每个人在做出选择前,认清自己;做出选择后,绝不后悔。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