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又出问题啦?真好,我也是
丁香园
生物的坑无处不在,毕业的路遥遥无期,前两期详细聊过如何选择课题和如何选择导师,但是当你进入了生物博士的围墙后,你的脑中可能只剩下一桩大事——课题是否按期完成了。
可谓是「垂死病中惊坐起,忽觉课题出问题」。
于是我总结了自己和身边大牛们在完成课题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教训,以飨读者。
图片来源:全景网
开题过程尤谨慎,一步错步步错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CNS 也有源头。对于刚开始着手毕业课题的开题过程时,尤其切忌急功近利,轻敌冒进。
对课题的立项假说、主要现象、基本技术、抗体材料等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估,可以说再怎么谨慎也不为过。
无论你的课题是始于一个新现象,还是发现一组新的蛋白互作机制,抑或着手于一项大规模筛选,都必须对这一新现象或是新蛋白结合机制,进行反复多次的验证和重复,而且要保证自己在多个时间点,不同批次实验试剂条件、最好是不同人尝试皆可以重复,才能确定以此为基础进行深入挖掘,必要时还要在课题进展的不同阶段返回头验证最初的核心实验。
这种反复检查关键数据的做法能够保证在今后的研究中不出现关键问题的返工。
特别是当接手实验室师兄/师姐留下的课题时,也必须要自己尝试,反复验证,不能轻信他人,人云亦云。
笔者曾在博士二年级按照导师要求接手一个博后出站后的课题,导师对此课题信心满满,认为如果成功可以冲击 CNS,而笔者对于课题核心的内源蛋白实验重复六七次皆不能重复,后来多方寻找原因,发现是师兄用的 RIPA 蛋白裂解液氯化钠的溶度过低造成的假阳性结果。
可以说物理的灯照亮化学的路,化学的路通向生物的坑,在一个生物实验涉及多种复杂的物化条件下,生物实验的可重复性的「坑」无处不在,必须充分甄别。
图片来源:全景网
中间过程验毅力,柳暗花明又一村
当你笃定一个生物现象开始深入寻找其背后的机制时,就开始漫长的试错和面对负面结果的过程。
首先,毅力与坚持往往成为课题完成的核心要素。
施一公院士曾经多次在不同讲座中强调要批判性的对待负面结果,他曾说:「如果一个课题多次得到严谨可靠的负面结果,那么就离取得积极进展不远了。」
的确生物机制的研究过程常常采用的是排除法思维,如果能准确的逐一排除负面选项,那么你就离正确的道路不远了。
其次,对待每次负面结果时还要保持全局观,要善待自己的可靠负面结果。
不能只关注自己在意的结果,而忽视自己不感兴趣的现象,也许你会撞到弗莱明发现青霉素那样的大运呢?尤其是当你进行多项 Western Blot 实验时,任何胶片上的细节都可能打开一条通往课题终点的新道路,甚至是开辟新课题。
比如笔者当年曾经尝试探索磷酸酶 A 对蛋白 B 和 C 的相互作用影响,意外发现每次共转磷酸酶 A 和蛋白 B 都会导致蛋白 B 条带上移,在排除了跑胶不齐等因素后,笔者推测磷酸酶 A 可能催化蛋白 B 的磷酸化反应,并最后被去磷酸化实验所证实。
虽然笔者研究磷酸酶 A 对蛋白 B 和 C 的互作得到了负面结果,但是通过仔细分析结果,抓住意外发现还是为师弟开辟了一项新的课题。
图片来源:全景网
有舍有得破困局,形而上学要不得
随着课题的深入研究,各种考验研究者心理素质的情况就会接踵而来,有的研究会陷入「死胡同」:
发现的现象利用现有的技术条件和知识解释不了;或者发现研究了半天核心假说是错误的;或者实验出现可重复的自相矛盾的结果等等。
这时候研究者往往觉得自己的课题已经成为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这个时候,一个研究者或者导师科学素养和科学直觉力就很重要。面对科研困境没有一招鲜的办法,只能通过自己的多方调研、缜密分析和多向同行交流两个办法,切忌固执己见,一条路跑到黑。
科学素养和直觉力这个东西只有长期在领域里摸爬滚打,见识多了才能形成,这时候如果能有一个靠谱的导师或者自由交叉开放的学术环境对于陷入困境的研究者来讲真是莫大的帮助!
其次,在陷入困境时的核心原则就是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当自己的研究数据与主流观点不符时,如果对自己结果足够自信,应当坚持自己的少数观点,而同时对于所谓大牛提出的主流假说也不要盲目坚信。
笔者有一位在国外名校读博后的师兄就曾经遇到过这种情况,当时他根据领域内大牛的理论研究长链非编码 RNA 与其 RNA 结合蛋白在肿瘤生长中的作用,可是前后花了近两年的时间结果发现在特定肿瘤中长链非编码 RNA 并不发挥作用。
师兄忍痛放弃了曾经的主流设想以及两年来积累的工作量,转而研究 RNA 结合蛋白的致癌机理。虽然结果并没有发表在 CNS 顶尖期刊,但是凭借这个新发现回国后也打开了自己的研究领域。
图片来源:全景网
生物探索就是从一个「坑」里爬出来,再通向另一个「坑」的过程。因此乐于爬坑、享受爬坑的心态应该是每一位励志长期从事生物研究的童鞋们应该逐步建立的良好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