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9.9 Heart 揭示 GDF- 15 与 PH 成人死亡或移植风险的关系

柚子酱

882

① Heart 揭示 GDF- 15 与 PH 成人死亡或移植风险的关系

尽管生长分化因子- 15(GDF- 15)对各种疾病的死亡率具有预测价值,但它作为肺动脉高压(PH)的预后生物标志的相关性仍不清楚。近日,心脏病领域权威杂志 Heart 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该研究旨在调查 GDF- 15 与 PH 成年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

研究人员测量了 103 名患者 GDF- 15 水平(中位年龄为 59.2 岁,65% 为女性,51% 肺动脉高血压)。76 名患者 GDF- 15 水平升高(74%)。中位随访 3.4(IQR 为 2.3 - 4.6)年后,32 名患者(31.1%)发生主要终点。GDF- 15 正常的患者诊断后 2 年无事件生存率为 100%,而 GDF- 15 升高的患者为 72.4%(p = 0.007)。GDF- 15 与主要终点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升高 2 倍的 HR 为 1.77,95%CI 为 1.39 - 2.27,p<0.001),同样在调整年龄和 NT-proBNP 后(HR 为 1.41,95%CI 为 1.0 - 1.94,p = 0.038)。

由此可见,高 GDF- 15 水平与 PH 成人死亡或移植风险增加有关,与年龄和 NT-proBNP 无关。作为非特异性生物标志物,GDF- 15 可用于检测低风险患者。

原文检索: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 as candidate predictor for mortality in adults with pulmonary hypertension


中农揭示 miR- 31 在卫星细胞命运决定中的关键作用

卫星细胞是骨骼肌中一类未分化的单核祖细胞,在骨骼肌的正常发育过程发挥重要作用。在骨骼肌再生期间,分化形成新纤维与自我更新的卫星细胞必须达到微妙的平衡,然而关于细胞自主调节机制如何调节,使之达到平衡的,依然是一个谜题。

近期,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的孟庆勇教授与于政权教授团队合作,通过一系列的体内体外实验,在肌肉修复期间,JAK-STAT3 信号在 SCS 中的活性受到 miR- 31 -IL34 轴的严格调控,mir- 3 的细胞自主调节机制能够平衡 SCS 的分化和自我更新,在有效维持骨骼肌的再生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因此研究人员认为靶向卫星细胞中的 miR- 31 可以对抗病理状况中卫星细胞的功能性衰竭。

原文检索: Fate decision of satellite cell differentiation and self-renewal by miR- 31 -IL34 axis


③ Nature Communications 发文报道双萘并吡喃酮类化合物的重要功能

土壤真菌主要通过表达产生特定蛋白或次生代谢产物进行自我保护,抵御昆虫的伤害。关于此类代谢产物的研究已有较长的历史,通常认为此类化合物能对昆虫产生较强的毒性作用,从而保护真菌自身免受昆虫的侵袭。

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陈卫教授团队联合德国哥廷根大学 Petr Karlovsky 教授团队通过转录组学分析镰刀菌中 13710 个基因的表达水平,解析了昆虫侵袭后菌株中双萘并吡喃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发现该代谢途径相关的基因簇均出现显著上调现象。

研究团队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镰刀菌菌株,干扰聚酮合成酶基因 PKS12 从而抑制菌株内双萘并吡喃酮的合成途径,发现昆虫偏好食用基因改造后的镰刀菌,揭示了双萘并吡喃酮类化合物是一种新型昆虫拒食素。研究团队进一步运用系统的毒理学评价技术,结果显示与之前报道的其它防御代谢产物不同,双萘并吡喃酮对昆虫并不具有毒性。

原文检索:Bis-naphthopyrone pigments protect filamentous ascomycetes from a wide range of predators


CMGH:揭秘慢性胰腺炎诱发胰腺癌发生的分子机制

慢性胰腺炎(CP,Chronic pancreatitis)是诱发胰腺导管腺癌(PDAC,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的易感因素,PDAC 是一种最常见且最具致死性的胰腺癌,目前研究人员并不清楚慢性胰腺炎和胰腺导管腺癌之间的关联。

来自范德堡大学的研究者发现,慢性胰腺炎能够促进胰腺导管细胞中 KRAS 启动的癌症发生,这并不会发生在腺泡细胞中,腺泡细胞能合成、储存并且分泌促进机体消化的酶类。腺泡细胞能够上调肿瘤抑制基因 p53 及其靶点基因 p21 的表达,从而抵抗肿瘤发生的变化;当阻塞性慢性胰腺炎发生后,缺少 p53 /p21 的胰腺导管细胞会产生反应并不断增殖,从而促进 PDAC 的进展。

最后研究者表示,本文研究中我们揭开了炎症和细胞内编程协同作用来促进胰腺导管腺癌发生的分子机制,后期我们还将继续深入研究来开发有效治疗胰腺导管腺癌的新型疗法。

原文检索:Differential Cell Susceptibilities to Kras in the Setting of Obstructive Chronic Pancreatitis


⑤ Hepatology 研究发现 CREB/ATF 碱性亮氨酸拉链转录因子调控肝脏组织再生的新机制

肝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最有效方法。脂肪肝供肝肝移植严重影响肝移植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的预后。但是,肝脏脂质代谢紊乱是否在肝脏受损或者部分切除时参与肝脏组织再生的过程尚未可知。

国际学术期刊 Hepatology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李于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脂质代谢关键因子 CREBZF 作为一个转录辅助调节因子(coregulator)通过负调控 STAT3 的活性,进而抑制肝组织的再生的分子机制。在肝脏受损或者部分切除的情况下,CREBZF-STAT3 途径可能是一个重要的细胞内信号,防止肝脏过度再生并维持标准肝脏质量。同时,该研究表明靶向 CREBZF 可能为肝移植之后激活肝脏再生,以及急性肝功能衰竭、肝癌等终末期肝病提供新的策略。

原文检索:CREBZF as a key regulator of STAT3 pathway in the control of liver regeneration in mice


Infect & Immun:科学家成功揭示肠道中宿主和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机制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 Infection and Immunity 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范德堡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机体肠道中宿主-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尽管目前研究人员非常清楚人类和肠道微生物之间的有益相互作用,但他们并不是非常清楚宿主如何影响机体肠道菌群的功能。

研究者指出,肠道上皮细胞衍生的因子能够促进机体共生微生物—鼠李糖乳杆菌(LGG,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对 p40 的合成和分泌,并增强 LGG 刺激的机体保护性反应,深入研究后研究者发现,肠道上皮细胞所分泌的胞外囊泡中的分子伴侣能够促进 LGG 对 p40 的合成及产生。

本文研究揭示了一种新现象,即肠道上皮细胞能够增强有益于宿主的肠道微生物的功能,相关研究结果或能帮助科学家们后期深入研究开发基于微生物群落的新型疗法,来维持宿主机体肠道的健康并预防或治疗炎性肠病。

原文检索: Production of a Functional Factor, p40, by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 Is Promoted by 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ecret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