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Science 新发现:发胖是「致胖细菌」搞的鬼

1118

国际三大顶级期刊 CNS 系列之一的 Science,揭示肠道中存在两种神奇的细菌,一种能让我们发胖,一种能让我们减肥。

这篇文章刊登在 7 月 26 号的 Science。[1]

图片来源:Science

全世界都在惊叹细菌的神奇之时,我却第一眼被文章思路的简单震撼到了。这篇文章,已达「玄铁重剑」的水平,正所谓大音希声,它的方案极其简洁清晰、而又有力。

肠道菌群中梭菌减少的小鼠模型,在「鼠」到中年的时候开始迅速发胖,并出现脱硫弧菌大量过度的繁殖。

长期补充梭菌后,可改变上述肥胖小鼠的肥胖症状。

梭菌减少的机制是上述肥胖小鼠存在 T 细胞应答缺陷,产生异常 lgA 抗体,定向消灭了梭菌从而导致肠道中梭菌减少。

最后,文章并未止步于此,而是提出梭菌致瘦和弧菌致胖的机制 —— 梭菌分泌物抑制参与脂质吸收受体 CD36 的表达,宿主吸收脂质能力下降,而弧菌恰好相反。

来吧,让中年小鼠亮个相:

图片来源:Science

文章思路极其简单,论证思路极其清晰,从细胞层次(T 细胞缺陷;病因)—— 肠道菌群(梭菌和弧菌;病程)—— 代谢表型(肥胖;结果)三个层次完成了疾病机制和疾病表型的直接联系。

这是科学家首次用体外实验针对性地明确证实「致胖细菌」和「致瘦细菌」的存在,而且从细胞层次和免疫角度明确揭示了细菌致胖和致瘦的机制。

同时,梭菌不仅仅「致瘦」,它还有着更为重要的功能。

实验人员在长期的观察中发现,梭菌减少的小鼠不仅会出现肥胖,还会出现胰岛素功能异常、高血脂等症状,即我们统称为「代谢综合征」的疾病 —— 体重超标或过度肥胖,并伴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胰岛素血症等一系列病变。

图片来源:Science

神奇的肠道细菌

关于肠道菌群还有很多有趣的研究,比如针对可乐的研究发现,可乐中的高糖成份能引发小鼠自身免疫性疾病;咖啡因反而有益,它通过抑制炎性细胞向中枢神经浸润从而对中枢神经起保护作用。

其主要机制是可乐通过破坏机体肠道菌群结构,使表达 IL- 17 的致炎性 Th17 细胞水平显著上升,并最终加重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膜炎疾病的发生。[2]

而神药二甲双胍治疗 2 型糖尿病的机制尚不明确,有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影响来自两种特定细菌的生物功能,调节菌群编码金属蛋白和金属转运蛋白基因的表达,来改善宿主的葡萄糖耐受能力。[3]

肠道细菌是目前研究最大的热门之一,它已经证实参与人体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

其涉及的疾病包括帕金森、抑郁症、糖尿病、肥胖、动脉粥样硬化、脑卒中、支气管哮喘、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结直肠癌、炎症性肠病等。

肠道的复杂程度仅次于大脑神经结构,而细菌就是肠 - 脑轴的「主持者」之一。

如果我们大半夜想吃宵夜,可能不是我想吃 —— 始作俑者可能是胃肠道里的细菌。

参考文献:

[1] Petersen C, Bell R, Klag K A, et al. T cell–mediated regulation of the microbiota protects against obesity[J]. Science, 2019, 365(6451): eaat9351.

[2] Gibson G R, Hutkins R, Sanders M E, et al. Expert consensus document: The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Association for Probiotics and Prebiotics (ISAPP) consensus statement on the definition and scope of prebiotics[J]. 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2017, 14(8): 491.

[3] Wu H, Esteve E, Tremaroli V, et al. Metformin alters the gut microbiome of individuals with treatment-naive type 2 diabetes, contributing to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he drug[J]. Nature medicine, 2017, 23(7): 850.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