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饶毅「怼」的上交引进诺奖得主:受聘中国后无重大成果,从事伪科学,造谣新冠为人造
丁香通
近日,首都医科大学校长、著名生物学家饶毅教授在其个人微信公众号「饶议科学」撰文重提了一件发生在 10 年前的旧事。
2010 年,上海交通大学聘请 2008 年的诺奖得主吕克・蒙塔尼担任讲席教授。
除了聘请蒙塔尼担任讲席教授,上海交大还希望国家出资引进蒙塔尼耶,对此,国家组织了两轮相关评审。
根据饶毅教授本人所述,其参与了关于引进蒙塔尼耶的第二轮评审,对引进蒙塔尼耶的持反对意见,并在其公众号中引用了当时给出的评审意见。
「上海交大有引进人才的自主权。是否成为国际笑话,责任应该交大承担。但是,国家不能支持,避免国家经费浪费,避免国家蒙羞。」
大家都知道饶毅老师在科研圈一向怼天怼地,究竟是什么事让饶教授撰文重提旧事呢?
诺奖得主声称新冠包含艾滋病毒序列
这一切还得从一篇曾发布在预印本平台的论文谈起。
此前,印度理工学院德里分校的研究人员在论文预印本平台 bioRxiv 发表题为 Uncanny similarity of unique inserts in the 2019-nCoV spike protein to HIV-1 gp120 and Gag 的文章。
图片来源:bioRxiv
文章声称他们在新型冠状病毒的 S 蛋白中发现了 4 个特有的插入片段,而且这 4 个插入片段中的氨基酸残基均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1 型(HIV-1)的复制蛋白 gp120 或 Gag 中的氨基酸残基具有相同性或相似性。
但是,这一结论遭到了诸多科研同行的反对与批评,随后相关作者选择了从预印本平台撤回相关稿件。
但是,诺奖得主、法国著名病毒学专家吕克・蒙塔尼教授在近日接受法国的一个医学专业媒体采访时表示,他们用数学模式对病毒基因研究得出的结果,确认了之前印度学者提出的新冠病毒带有艾滋病基因的发现。
作为一位诺奖得主、病毒学专家,蒙塔尼声称新冠病毒系人为合成,且包含艾滋病毒的核酸序列,无疑会产生重大影响,无怪乎饶毅教授直接怼起了人,并且不留情面地旧事重提了。
备受质疑的蒙塔尼
说起蒙塔尼,大家可能没那么熟悉,但是说起 HIV,肯定没有人不知道。
作为艾滋病毒的发现者之一,蒙塔尼与弗朗索瓦丝・巴尔 - 西诺以及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分享了 2008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尽管成就斐然,但是这位诺奖得主却也遭受到不少的质疑,甚至是声讨。
2010 年,Nature 的一项报道指出,吕克・蒙塔尼的一项有关孤独症治疗的「非主流」临床试验,招来了其他科学家的批评和担心。
不仅如此,吕克・蒙塔尼的其他研究也受到同行们的质疑。
比如,蒙塔尼认为,在高度稀释的水溶液中 DNA 能够诱导电磁波信号,并在其担任主编的期刊上发表了两篇相关论文:
一篇说的是细菌 DNA 序列诱导的水分子纳米结构产生了电磁波信号。
另一篇则是从接受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的艾滋病人血液内检测 HIV 病毒 DNA 的电磁波。
由于退休后,蒙塔尼在科研方向上的剑走偏锋,他在法国很难申请到研究经费,为了继续关于 DNA 可以在水中发射电磁波的研究,他接受了交大的聘任。
在蒙塔尼接受交大聘任后,Science 对其进行了专访。
在专访中,蒙塔尼提到其到上海就是为了进行与「DNA 可以在水中发射电磁波」的相关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这篇报道的标题十分意味深长,即《法国诺奖得主逃离‘学术恐怖’去往中国继续探寻其激进想法》(French Nobelist Escapes "Intellectual Terror" to Pursue Radical Ideas in China)。
对诺贝尔奖得主的热情追捧的中国高校
准备在中国大干一场的蒙塔尼,在受聘交大后,有多少科研产出呢?
不得不说,真没多少。
根据 Web of Science 的搜索记录,蒙塔尼在 2010 年后,可搜索到的论文只有寥寥几篇而已,而且大都发表在影响力较差的期刊上。
要知道,蒙塔尼可是被上海交通大学聘为全职教授,并带领自己的研究团队集体落户。
但这一切并没有影响中国高校对诺奖得主的追捧。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座的诸位对下列场景想必并不陌生。在一场学术报告会开始之前,学术们早早地占好座位,甚至会议室的过道里也被挤得满满当当。
而这场报告会之所以如此受学生欢迎,仅仅因为报告者是一位诺贝尔奖得主。
除了邀请诺奖得主来进行报告,更多高校的做法则更为彻底,引进诺奖得主,这也导致诺奖得主在高校承担教学任务、带领科研团队或实验室的现象更是越来越普遍。
2019 年,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中国高校及科研机构至少密集引进了 10 位诺奖得主,其中海南大学甚至一次性礼聘了 4 位诺贝尔奖得主。
更有甚者,深圳市政府在《关于高端人才引进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中提到,规划到 2020 年,引进不少于 10 名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科学家,对于符合条件的诺贝尔奖科学家来深组建实验室,市政府给予最高 1 亿元的建设资助。
不得不说,国内高校的「诺奖热」真是愈演愈烈...
引进人才,不能光看帽子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高校引进诺奖得主的热潮呢?
还是那句话,引进人才,不能光看帽子。
诚然,作为诺奖得主,这些科学家在相关领域成就斐然,但是在他们被引进之时,大都已不再盛年,过了科研创新的顶峰时期。
2016 年的一组统计数据显示,已公布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平均年龄超过 70 岁,且自 20 世纪下半叶以来,获奖者的年龄呈现出一定的「增长」趋势。
纵览这些年来被中国高校引进的诺奖得主,不难发现他们大都挂着一些「名誉教授」「荣誉教授」「特聘教授」的称号,往往不存在合同约束,这表明了这些诺奖得主在受聘某一高校后,究竟应该为这所高校履行哪些义务,几乎没有明确规定。更有甚者,一些受聘的诺奖得主有不少是「多面手」,在不同高校和机构都有兼职。
此外,国内高校绝大多数都只引进了诺奖得主本人,而非邀请整个科研团队入驻,一个功成名就,已经不再科研巅峰的业界大佬能为高校的科研带来多大帮助,还未可知。
如果只是在引进人才时,搏一个满堂彩,而忽视了后续的产出报告,繁华落尽,最后也只是一纸空谈!
封面来源:Réseau Internatio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