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对 8 周龄的新西兰白兔滴用皮质类固醇眼液:0.1% 地塞米松,每次 1 滴,3 次/天。结果显示用药后 19-24 天眼压开始上升,多在 28~35 mmHg,但大多数保持 7~12 天后眼压回降到正常。其中一些兔眼眼压>40 mmHg 且一直持续而无回降。此外,有报道用结膜下注射方法: 倍他米松每周 1 次连续 3 周,在 96% 的兔眼获得持续性眼压升高。
原理
皮质类固醇诱导了酸性黏多糖在房角组织内异常积聚和葡糖胺聚糖在眼前段组织内的分布改变,造成房水流出阻力增加导致眼压升高。
用途
作为一种慢性青光眼建模手段,更接近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自然病程。
皮质类固醇诱导的高眼压模型对了解人眼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发病机制以及小梁细胞功能、小梁网细胞外间质的生化成分改变、房水流出阻力变化等的研究有着实验应用价值。
材料与仪器
实验对象:
新西兰白兔。
实验试剂:
① 0.1% 地塞米松。
② 倍他米松。
步骤
皮质类固醇诱导的青光眼动物模型的基本过程可分为如下几步:
A. 对 8 周龄的新西兰白兔滴用皮质类固醇眼液:0.1% 地塞米松,每次 1 滴,3 次/天。
注意事项:
结果显示,用药后 19-24 天眼压开始上升,多在 28~35 mmHg,但大多数保持 7~12 天后眼压回降到正常。其中一些兔眼眼压 > 40 mmHg 且一直持续而无回降。
B. 用结膜下注射方法: 倍他米松每周 1 次连续 3 周。
注意事项:
在 96% 的兔眼获得持续性眼压升高。
注意事项
兔眼表面点滴皮质类固醇虽可获得眼压升高的模型,但不够稳定,尤其是有些实验尽管持续滴药,但眼压升高后又返回至原来的正常水平。
来源:丁香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