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真菌性角膜炎(fungal keratitis,FK)也叫角膜真菌病(keratomycosis),它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视力的眼部化脓性疾病,常发生于植物性角膜外伤后。近年来,其发病率在我国明显升高,该病预后差,可引起角膜浑浊、溶解甚至穿孔,不仅可严重损害患者视力,还可导致眼球丧失。
原理
真菌性角膜炎建模方法很多,目前常用的有:角膜基质注射法、角膜接触镜法、针刺法、感染角膜植片法、角膜划痕法和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磨镶术法等。
其原理均不外乎先造成模型眼角膜表层的损伤,再将培养的真菌接种于损伤部位,造成真菌性角膜炎模型。
用途
①可以不受资源的限制建立;
②基质注射法可以相对准确地控制接种的量和角膜接种的深度;
③模型眼比较大,对溃疡指标容易观察,比较适合抗真菌药物的筛选等研究。
材料与仪器
实验对象:
家兔。
实验器材:
开睑器、注射器、裂隙灯显微镜。
实验试剂:
① 丁卡因滴眼液;
② 地塞米松注射液;
③ 吉姆萨染色液;
④ HE 染色液;
⑤ PAS 染色液。
步骤
基质层注射法真菌性角膜炎模型的基本过程可分为如下几步:
A. 速眠新 1 ml/kg 肌内注射全麻家兔,同时丁卡因滴眼 3 次局麻,开睑器开睑,用角膜基质注射器角膜基质层间注射 10 μl 茄病镰刀菌菌液(1.5 x 106 CFU/ml),同时结膜下注射 10 μl 地塞米松注射液,术毕眼内涂妥布霉素眼膏。
B. 检测指标:
接种后 2 天,角膜刮片真菌培养并吉姆萨染色致病菌形态学观察。每天裂隙灯眼前节检查,并分别在接种后第 1、2、6、8、14、20 和 30 天做角膜溃疡等级评分。
C. 第 30 天处死家兔,取角膜片,HE 染色,光镜下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PAS 染色,观察角膜基质层真菌菌丝。
注意事项
接种后 2 天,角膜刮片真菌培养可见典型茄病镰刀菌菌落,呈棉花状,早期为白色,最终呈粉红色,刮片菌丝发现率 100%。吉姆萨染色可见镰刀菌菌丝成 90°出芽生长。KOH 涂片可见成熟孢子呈典型镰刀形散布。
在接种后第 3 天,可见角膜全层水肿,溃疡,干燥致密,粗糙不平,局部隆起并有典型菌落生长。
接种后 8 天,溃疡面积进一步扩大,感染达到最高峰. 角膜缘有新生血管长入。
接种后第 15 天,溃疡面积不再扩大,并有逐渐缩小的趋势,溃疡周围被大量新生血管包绕。
接种后 30 天,角膜白斑形成,白斑周围无浸润,边界清,角膜周围有新生血管。
HE 染色可见角膜溃疡处上皮浅基质层缺损,周边组织水肿,角膜基质纤维组织排列素乱,角膜基质层中可见少量中性粒细胞,基质层内可见较多新生血管。
PAS 染色显示真菌菌丝于角膜基质层内,呈平行生长。
来源:丁香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