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27.11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最新修订时间:
原理
使用聚二乙醇(PEG ) 将抗原免疫过的小鼠的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P3. 653 )进行融合。用 HAT 选择性培养基筛选杂合的克隆株(杂交瘤细胞)。融合后 10~14 天用 ELISA 对上清液进行筛査(ELISA 筛査方法必须在融合前就已掌握),然后对理想的杂交瘤细胞加以扩增、冷冻和亚克隆,以确保其单克隆特性。
材料与仪器
小鼠 P3.653骨髓瘤细胞 抗原 D-PBSA SFM PEG
佐剂 TCD(T细胞耗竭)缓冲液 抗小鼠Thyl.2抗体 使用液 家兔补体 HAT储存液 HAT培养基 SCM 8-氮杂鸟嘌呤备用液 MEM HT储存液 HT培养基 台盼蓝
注射器 组织分离器 培养皿 离心管 多孔培养瓶 Nalgene试剂瓶 吸头 盛液池 多道加样器 倒置相差显微镜 Unopette 微收集系统 血细胞计数仪
佐剂 TCD(T细胞耗竭)缓冲液 抗小鼠Thyl.2抗体 使用液 家兔补体 HAT储存液 HAT培养基 SCM 8-氮杂鸟嘌呤备用液 MEM HT储存液 HT培养基 台盼蓝
注射器 组织分离器 培养皿 离心管 多孔培养瓶 Nalgene试剂瓶 吸头 盛液池 多道加样器 倒置相差显微镜 Unopette 微收集系统 血细胞计数仪
步骤
免疫动物
1. 在进行初次注射前(0 天),先采小鼠血,检测血清背景抗原的反应性。
2. 使用弗氏佐剂((明矶或完全/不完全弗氏佐剂;Sigma ) : 有关这些佐剂及其他佐剂的详述可见 Vogel 及 Powell (1995 )的评述)乳化抗原(最佳剂量为125 μg/小鼠;小剂量抗原可与锁眼型血蓝蛋白素(KLH,Sigma ) 进行耦联,以增加其抗原性),或按 1 : 10 与明矾混合旋振抗原,经腹腔将抗原分 3 次接种(免疫)A /J 或 Balb/c 小鼠,接种剂量如下:
3. 在第 35 天时采小鼠血,用 ELISA 法测定血清中抗体的效价。
4. 将血清顺序稀释至1 : 4、1 : 30、直至 1 : 30720。
5. 选择含最高效价抗原的小鼠,以备融合使用。
6. 在融合前3 天,对相应动物加强免疫,即静脉注射 10 μg 或者腹腔注射 25 μg 抗原。
骨髓瘤细胞
1. 为了便于操作,选择周一给予小鼠加强免疫,周四即可进行融合。
2. 用 MEM+ 10 % 胎牛血清 + 氮杂鸟嘌呤培养基培养P3. 653 骨髓瘤细胞(此种背髓瘤细胞系不分泌免疫球蛋白,非常适用于融合反应(P 3. 653细胞 ATCC 有售))。
3. 融合前三天,每天将 P3. 653 稀释至 3.5X105个/ml。
T 细胞耗竭(depletion)
1. 自血清效价稳定的小鼠采血后,引颈处死。
2. 无菌操作下取出脾脏,放入一个盛有 5 ml 灭菌 D-PBSA 的培养皿中。
3. 用两个 1 ml 注射器所带的 23G 针头小心地拨碎脾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夹带出大量的成纤维细胞。
4. 将细胞移至一个 15 ml 的锥形管中,使凝块沉降。
5. 取未聚集成块的脾细胞,移至一个 50 ml 的锥形管中,用 Unopette 按1:100 稀释,血球计数板计数细胞。
6. 200 g 离心 8 min。
7. 将细胞沉淀于 0.84% NH4Cl ( 约需 10 ml/脾脏)中制成悬液,置 4 ℃ 15 min,以溶解红细胞。
8. 在细胞悬液表层铺加 14 ml 马血清,然后 450 g 离心 8 min。
9. 在 50 ml TCD ( T 细胞耗竭)缓冲液((Hank’s液)平衡盐溶液+10 mmol/L HEPES+0.3 % BSA)中将沉淀再次悬浮,以 200 g 离心 8 min。
10. T 细胞的衰竭。用含抗-Thy 1.2 溶液(在 TCD 缓冲液中加 1 : 500 的抗-Thy 1. 2 , 过滤除菌)将上述细胞沉淀制成终浓度为 1X 107 个/m l 的悬液。
11. 4℃ 静置 45 min,然后 200 g 离心 8 min。
12. 将沉淀以稀释后的家兔补体液制成悬液。
13. 37℃ 培养 45 min。然后以 200 g 离心 8 min。
14. 通过台盼蓝染色计数细胞(见方案 22. 1)。B. 细胞回收率应为 30 % ~50 % 。
融合
1. 将骨髓瘤细胞和脾细胞在一个 50 ml 离心管中混合次融合所需的脾细胞最多为 1.2X108 个。将脾细胞与 P3. 653骨髓瘤细胞以 4 : 1 比例混合;即每次融合的 P3. 653 细胞最多为 3X107 个。
2. 细胞悬液以 200 g 离心 8 min。
3. 轻轻弹击,将沉淀物充分打散,加入 1 ml PEG(PEG ( 聚乙二醇):于 56°C 水浴中将 10.5 ml PEG 1450 (Sigma) 溶解,加入 19.5 ml 无菌温热的 MEM ( pH 为 8.3~8.7) ;充分混合;拧松瓶盖,融合前平衡 5~7 天),融合时间至少 15 s。
4. 轻柔地振荡混匀液 75 s ,悬浮细胞。
5. 加入 1 ml SFM(MEM 置于室温平衡,松开瓶盖使培养基中的 CO2 完全释出;pH 需为碱性),至少 15 s , 轻摇振荡 45 s。
6. 加入 2 ml SFM,至少 30 s , 轻摇振荡 90 s。
7. 加入 4 ml HAT 培养基(基础培养基,如 MEM 或 RPMI,加 10% FBS 和 20 % 脾细胞条件培养基,与 HAT 储存液((10 mmol/L 次黄嘌呤,40 μmol/L 氨基蝶呤,1.6 mmol/L胸苷):取 1.36 g 次黄嘌呤、729 μl 氨基蝶呤(取自25 mg/ml 储存液)、0.387g 胸背以及 0.022 g 甘氨酸,溶于4 ml 的 5 mol/L NaOH +26 ml 超纯水中。用超纯水补至1 L,过滤除菌)混合(稀释到终末1:100 )),至少 30 s,轻摇振荡 90 s。
8. 最后,加入 8 ml HAT 培养基,至少 30 s,轻摇振荡 90 s。
9. 将上述 16 ml 混合液移入一个无菌的 Nalgene 瓶中,瓶中预盛 HAT 培养基 ( 如果以最大量融合细胞,则需预盛 125 ml HAT 培养液,换言之如果该 16 ml 细胞悬液中含有上述第 1 步中提到的最大融合细胞密度的话(即 1. 5X108 个),需要补加 125 ml HAT 培养基,则瓶中总体积为 141 ml,加上第 10 步离心洗涤所需培养基,终体积为 150 ml,细胞浓度为 1X106/ml)。
10. 将 50 ml 离心管用 9 ml HAT 淋洗后,移到瓶中。
11. 将瓶内各成分混匀,将细胞悬液移至消毒的多道盛液池。
12. 使用 12 道加样器,按 200 μl/孔的量将细胞接种到 96 孔培养皿上,每孔的细胞总数为 2X105/ml。
杂交瘤的筛选
1. 融合 5 天后换液,将原培养基尽量吸去,重新加入新鲜 HAT 培养基(150~200 μl/孔)以维持细胞生长。
2. 每周换液两次。
3. 融合后两周,通过 ELISA 法筛査阳性杂交克隆。
4. 再经 48 h ,重新进行 ELISA 检测,以确定该阳性克隆。
5. 在 96 孔板上划出两个孔,将抗体分泌最高的(阳性)杂交瘤细胞克隆移入这两个孔内,加含 10% FBS 及 HT 的培养基培养。
6. 重新检测细胞。在一个 24 孔板上扩增培养阳性杂交瘤细胞,在撤去 HT 培养基(用基础培养基将 100X HT 储存液(取 0.408 g 次黄嘌呤、0.1161 g 胸苷和 0.0067g 甘氨酸,溶于2 ml 5 mol/L NaOH + 8 ml 超纯水中,用超纯水补液至 300 ml。过滤除菌)稀释(同上述H A T 培养基))时,取 2 ml 培养上清进行筛査。此步骤中,应取足量的上清,进行多次重复测定,以确定该抗体是所免疫抗原的特异产物。
7. 于 24 孔培养板分出 4 孔,进行杂交瘤细胞的扩增,并冷冻保存细胞(见方案 20.1)。
8. 于一个 75 cm2 培养瓶中再次扩大培养杂交瘤细胞,之后再次冷冻保存。
1. 在进行初次注射前(0 天),先采小鼠血,检测血清背景抗原的反应性。
2. 使用弗氏佐剂((明矶或完全/不完全弗氏佐剂;Sigma ) : 有关这些佐剂及其他佐剂的详述可见 Vogel 及 Powell (1995 )的评述)乳化抗原(最佳剂量为125 μg/小鼠;小剂量抗原可与锁眼型血蓝蛋白素(KLH,Sigma ) 进行耦联,以增加其抗原性),或按 1 : 10 与明矾混合旋振抗原,经腹腔将抗原分 3 次接种(免疫)A /J 或 Balb/c 小鼠,接种剂量如下:
3. 在第 35 天时采小鼠血,用 ELISA 法测定血清中抗体的效价。
4. 将血清顺序稀释至1 : 4、1 : 30、直至 1 : 30720。
5. 选择含最高效价抗原的小鼠,以备融合使用。
6. 在融合前3 天,对相应动物加强免疫,即静脉注射 10 μg 或者腹腔注射 25 μg 抗原。
骨髓瘤细胞
1. 为了便于操作,选择周一给予小鼠加强免疫,周四即可进行融合。
2. 用 MEM+ 10 % 胎牛血清 + 氮杂鸟嘌呤培养基培养P3. 653 骨髓瘤细胞(此种背髓瘤细胞系不分泌免疫球蛋白,非常适用于融合反应(P 3. 653细胞 ATCC 有售))。
3. 融合前三天,每天将 P3. 653 稀释至 3.5X105个/ml。
T 细胞耗竭(depletion)
1. 自血清效价稳定的小鼠采血后,引颈处死。
2. 无菌操作下取出脾脏,放入一个盛有 5 ml 灭菌 D-PBSA 的培养皿中。
3. 用两个 1 ml 注射器所带的 23G 针头小心地拨碎脾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夹带出大量的成纤维细胞。
4. 将细胞移至一个 15 ml 的锥形管中,使凝块沉降。
5. 取未聚集成块的脾细胞,移至一个 50 ml 的锥形管中,用 Unopette 按1:100 稀释,血球计数板计数细胞。
6. 200 g 离心 8 min。
7. 将细胞沉淀于 0.84% NH4Cl ( 约需 10 ml/脾脏)中制成悬液,置 4 ℃ 15 min,以溶解红细胞。
8. 在细胞悬液表层铺加 14 ml 马血清,然后 450 g 离心 8 min。
9. 在 50 ml TCD ( T 细胞耗竭)缓冲液((Hank’s液)平衡盐溶液+10 mmol/L HEPES+0.3 % BSA)中将沉淀再次悬浮,以 200 g 离心 8 min。
10. T 细胞的衰竭。用含抗-Thy 1.2 溶液(在 TCD 缓冲液中加 1 : 500 的抗-Thy 1. 2 , 过滤除菌)将上述细胞沉淀制成终浓度为 1X 107 个/m l 的悬液。
11. 4℃ 静置 45 min,然后 200 g 离心 8 min。
12. 将沉淀以稀释后的家兔补体液制成悬液。
13. 37℃ 培养 45 min。然后以 200 g 离心 8 min。
14. 通过台盼蓝染色计数细胞(见方案 22. 1)。B. 细胞回收率应为 30 % ~50 % 。
融合
1. 将骨髓瘤细胞和脾细胞在一个 50 ml 离心管中混合次融合所需的脾细胞最多为 1.2X108 个。将脾细胞与 P3. 653骨髓瘤细胞以 4 : 1 比例混合;即每次融合的 P3. 653 细胞最多为 3X107 个。
2. 细胞悬液以 200 g 离心 8 min。
3. 轻轻弹击,将沉淀物充分打散,加入 1 ml PEG(PEG ( 聚乙二醇):于 56°C 水浴中将 10.5 ml PEG 1450 (Sigma) 溶解,加入 19.5 ml 无菌温热的 MEM ( pH 为 8.3~8.7) ;充分混合;拧松瓶盖,融合前平衡 5~7 天),融合时间至少 15 s。
4. 轻柔地振荡混匀液 75 s ,悬浮细胞。
5. 加入 1 ml SFM(MEM 置于室温平衡,松开瓶盖使培养基中的 CO2 完全释出;pH 需为碱性),至少 15 s , 轻摇振荡 45 s。
6. 加入 2 ml SFM,至少 30 s , 轻摇振荡 90 s。
7. 加入 4 ml HAT 培养基(基础培养基,如 MEM 或 RPMI,加 10% FBS 和 20 % 脾细胞条件培养基,与 HAT 储存液((10 mmol/L 次黄嘌呤,40 μmol/L 氨基蝶呤,1.6 mmol/L胸苷):取 1.36 g 次黄嘌呤、729 μl 氨基蝶呤(取自25 mg/ml 储存液)、0.387g 胸背以及 0.022 g 甘氨酸,溶于4 ml 的 5 mol/L NaOH +26 ml 超纯水中。用超纯水补至1 L,过滤除菌)混合(稀释到终末1:100 )),至少 30 s,轻摇振荡 90 s。
8. 最后,加入 8 ml HAT 培养基,至少 30 s,轻摇振荡 90 s。
9. 将上述 16 ml 混合液移入一个无菌的 Nalgene 瓶中,瓶中预盛 HAT 培养基 ( 如果以最大量融合细胞,则需预盛 125 ml HAT 培养液,换言之如果该 16 ml 细胞悬液中含有上述第 1 步中提到的最大融合细胞密度的话(即 1. 5X108 个),需要补加 125 ml HAT 培养基,则瓶中总体积为 141 ml,加上第 10 步离心洗涤所需培养基,终体积为 150 ml,细胞浓度为 1X106/ml)。
10. 将 50 ml 离心管用 9 ml HAT 淋洗后,移到瓶中。
11. 将瓶内各成分混匀,将细胞悬液移至消毒的多道盛液池。
12. 使用 12 道加样器,按 200 μl/孔的量将细胞接种到 96 孔培养皿上,每孔的细胞总数为 2X105/ml。
杂交瘤的筛选
1. 融合 5 天后换液,将原培养基尽量吸去,重新加入新鲜 HAT 培养基(150~200 μl/孔)以维持细胞生长。
2. 每周换液两次。
3. 融合后两周,通过 ELISA 法筛査阳性杂交克隆。
4. 再经 48 h ,重新进行 ELISA 检测,以确定该阳性克隆。
5. 在 96 孔板上划出两个孔,将抗体分泌最高的(阳性)杂交瘤细胞克隆移入这两个孔内,加含 10% FBS 及 HT 的培养基培养。
6. 重新检测细胞。在一个 24 孔板上扩增培养阳性杂交瘤细胞,在撤去 HT 培养基(用基础培养基将 100X HT 储存液(取 0.408 g 次黄嘌呤、0.1161 g 胸苷和 0.0067g 甘氨酸,溶于2 ml 5 mol/L NaOH + 8 ml 超纯水中,用超纯水补液至 300 ml。过滤除菌)稀释(同上述H A T 培养基))时,取 2 ml 培养上清进行筛査。此步骤中,应取足量的上清,进行多次重复测定,以确定该抗体是所免疫抗原的特异产物。
7. 于 24 孔培养板分出 4 孔,进行杂交瘤细胞的扩增,并冷冻保存细胞(见方案 20.1)。
8. 于一个 75 cm2 培养瓶中再次扩大培养杂交瘤细胞,之后再次冷冻保存。
来源:丁香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