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疟原虫形态学观察实验

相关实验:疟原虫形态学观察实验

最新修订时间:

原理

人体疟原虫有四种,即间日疟原虫(P.vivax),三日疟原虫(P. malariae),恶性疟原虫(P. falciparum)及卵形疟原虫(P. ovale)。间日疟原虫及恶性疟原虫较多见,三日疟原虫及卵形疟原虫较少见和罕见。疟原虫需要两个宿主才能完成其生活史,在人体内进行裂体增殖,包括红细胞外期、红细胞内期,在蚊体内进行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

一、间日疟原虫薄血膜染色标本 (Thin Blood Smears of Plasmodium vivax )

间日疟患者血涂片,瑞一姬氏染色,镜下观察。 先在低倍镜下确定血膜平面,血涂片薄而均匀或红细胞呈单层均匀排列的部位(通常为血片近末端),加油后,转油镜观察。在红细胞内找疟原虫,经瑞一姬氏染色后,疟原虫的细胞质染成蓝色,细胞核染成红色、疟色素(malarial pigment)为黄褐色。注意与血片中的其他细胞、染料渣等区别。

1.环状体(Ring form)  此期被寄生的红细胞尚无改变。疟原虫的细胞质呈环状,红色的核为点状,在环的一边,很象一个宝石戒指。环状体的大小约占红细胞直径的l/3~l/4左右。

2.大滋养体(Large trophozoite)  环状体进一步发育的形态,此时被寄生的红细胞胀大,色较淡,红细胞上常有许多红色小点即薛氏小点(Schuffner’s dots)。原虫的细胞质增多有伪足伸出。红色的核也显著增大,细胞质上有黄褐色的疟色素颗粒。

3.裂殖体(Schizont)  有未成熟与成熟两种形态。此时细胞质较致密,伪足已消失,核先分裂,然后细胞质分裂,未成熟裂殖体(unmature schizont)的核尚未分裂到一定数目,细胞质尚未分开。成熟裂殖体(mature schizont)的核已分裂到一定数目即12~24个(平均16个),细胞质围绕每一个细胞核形成裂殖子。此时黄褐色的疟色素颗粒集中在虫体中央或一侧。

4.配子体(gametocyte)  经过3~5代裂体增殖后,有一部分裂殖子侵入红细胞后发育为配子体。此时被寄生的红细胞胀大。雌雄配子体均呈圆形,疟色素颗粒则均匀地分布在细胞质中。雌配子体(macrogametocyte)的核与细胞质均较致密,染色后细胞质为兰色,核为红色偏于一边,即为核小、致密、在一边。雄配子体(microgametocyte)核与细胞质较疏松,核较大,位近中央,即为核大、疏松、在中央。


图一、Fig. 1:正常红细胞 Normal red cell; Figs. 2-6:小滋养体 Young trophozoites (ring stage parasites);Figs. 7-18: 大滋养体Trophozoites;Figs. 19-27: 裂殖体Schizonts;(19-22 unmature schizont;23-27 mature schizont) Figs.28 and 29:雌配子体 Macrogametocytes (female);Fig. 30: 雄配子体 Microgametocyte (male).

二恶性疟原虫薄血膜染色标本(Thin Blood Smears of Plasmodium falciparum)

观察方法与间日疟原虫标本相同。环状体较间日疟的小,占红细胞的1/6左右。环小,常在一个环上有一个细胞核,有的环状体贴于红细胞边缘,尤如飞鸟状。一个红细胞内常可见二个或更多的恶性疟原虫环状体。恶性疟原虫的大滋养体与裂殖体在周围血液中一般不易查见。配子体所寄生的红细胞常被胀破而不见。雌配子体呈新月形,两端较尖。雄配子体呈腊肠形,两端较圆。细胞核都在虫体中央,核的周围有疟色素颗粒。


图二、 1: 正常红细胞Normal red cell;Figs. 2-18:滋养体Trophozoites (among these, Figs. 2-10 correspond to ring-stage trophozoites); Figs. 19-26: 裂殖体Schizonts (Fig. 26 is a ruptured schizont); Figs. 27, 28:雌配子体 macrogametocytes (female); Figs. 29, 30: 雄配子体 microgametocytes (male).


材料与仪器

感染鼠;载玻片 消毒棉球 乙醇 剪刀 蜡笔 吸管 蒸馏水 培养皿 姬氏或瑞氏染液 缓冲液

步骤

1. 薄血膜(thin blood film)制作方法

(1)采血:临床上取病人耳垂或指尖血,本次实验用感染疟原虫的小鼠尾尖血。

(2)操作方法:剪去小鼠尾尖取一洁净载玻片,左手持玻片两端,另选1张边缘光滑平整的玻片作推片。用推片一端的中央从鼠尾端取1小滴血(约米粒大),置载玻片的中部,使推片和玻片保持30~40度夹角,将血滴在推片边缘展开后,匀速向前推动,即形成舌状血膜。

2.厚血膜(thick blood film)制作方法

(1)采血同薄血膜法

(2)操作方法:厚血膜可置于薄血膜的另一端。用推片的一角从鼠尾取血2一3滴,自里向外顺着一个方向徐成直径约1 cm大小,厚薄均匀的血膜。厚、薄血膜间用蜡笔画线分开。充分晾干后,滴加蒸馏水于厚血膜上溶血,将水倾去,晾干后与薄血膜一起染色。

3. 固定、染色

(1)瑞氏染色:先用蜡笔在血膜两端划上线,以防染液外溢。瑞氏染液为甲醇溶液,血膜不需预固定、此染色法快速,适于临床检验,但较易褪色,保存时间不长。

滴加瑞氏染液数滴,使之覆盖血膜,约1~2  min后血膜被染液中的甲醇固定,再加与染液等量的缓冲液或蒸馏水,轻摇载玻片,使染液与稀释液混匀,3~5  min后用缓冲液或自来水从玻片一端冲洗,晾干后镜检。

注意事项

1. 玻片要洁净,无油脂。血量适中,推速均匀,以防血膜过厚、过薄或出现条状横纹。血片在干燥过程中,避免灰尘或苍蝇脱吸。

2. 厚薄皿膜制备在一张载玻片时,应注意在厚血膜溶血前必须先用甲醇固定薄血膜,以避免接触水而使薄血膜上的红细胞溶解。厚血膜溶血时间不可太长,不要振荡,以防血膜脱落。

3. 染液是甲醇溶液,切忌混入水滴,否则发生沉淀,妨碍染色,故染液发现有沉淀时不可再用。

4. 滴加染料切忌太多,否则染料残渣粘在血膜上无法洗净,影响检查。加水后必须与染料充分混合,否则发生染色不均。冲洗血膜时应流水直接将染液冲去,避免染料粘着血膜。
 

 

间日疟红内期厚血膜法镜下观

来源:丁香实验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