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和原理] 压力感受性反射是保持动脉血压稳定的重要调节机制。减压神经为主动脉弓血管壁上压力感受器的传入纤维。多数哺乳动物的减压神经在颈部混入迷走神经,其传入中枢的冲动引起降压反射。家兔的减压神经自成一束,在颈部与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和颈总动脉一起走行于颈动脉鞘内,主要反映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感受压力刺激的情况。本实验通过同步记录减压神经放电及颈总动脉血压变化,观察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压力感受器的工作特性,加深对减压反射的理解。 呼吸中枢的节律性兴奋通过支配呼吸肌的膈神经和肋间神经引起膈肌和肋间肌节律性地收缩和舒张运动,产生节律性呼吸运动。本实验的目的是用电生理方法观察和记录在体膈神经传出冲动的发放,加深对呼吸运动调节的认识。 [实验动物] 家兔。 [实验材料] 生物信号分析记录系统(MS2000或BL-310)、引导电极、监听器、手术器械、1/10,000肾上腺素、1/10,000Ach、50mg/ml尼克刹米、CO 2 气囊等。 [手术操作] 一、麻醉和固定: 用25%氨基甲
神经损伤后,如果没有经过适当的处理,很容易产生神经瘤,而神经瘤,往往使得受损神经无法重整恢复。为了避免神经瘤的发生及协助受损神经的再生,近年来已发展出不同的神经修补技术。 目前,神经修复重点在于:用何种方法,可以让神经的再生更为完好。而神经断裂后的间隙,直接影响了神经的再生与愈后功能的恢复。所以当神经受创后,神经断裂的间隙距离一定是以选用何种神经接合术来修复神经为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神经因外伤或其它原因造成截断后,有断端缝合术、神经束缝合术、神经移植术、神经管接合术等四种修补技术。 断端缝合术,简单地说,就是将损伤神经干的两断端做一处理,使其有平整面,再于高倍显微镜下,将两断端的神经外膜及血管对齐,并以缝线穿过两断端的神经外膜,将之缝合。如果情况许可,医师可进一步将损伤神经干中之神经束群以更显微的技术缝合,称为神经束缝合术。而这二种技术,只适用在断裂长度较短的受损神经。 至于断裂间距较长的神经损伤,就必须使用自体神经移植手术。腓神经是用来移植他段神经的最佳选择,因为它有较适合的厚度及长度,再加上此神经内含的神经束,从单一神经束到多
[实验目的] 1.通过对脊蛙的屈肌反射的分析,探讨反射弧的完整性与反射活动的关系; 2.学习掌握反射时的测定方法,了解刺激强度和反射时的关系; 3.以蛙的屈肌反射为指标,观察脊髓反射中枢活动的某些基本特征,并分析它们产生可能的神经机制。 [实验原理]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所产生的适应反应过程称为反射。较复杂的反射需要由中枢神经系统较高级的部位整合才能完成,较简单的反射只需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较低级的部位就能完成。将动物的高位中枢切除,仅保留脊髓的动物称为脊动物。此时动物产生的各种反射活动为单纯的脊髓反射。由于脊髓已失去了高级中枢的正常调控,所以反射活动比较简单,便于观察和分析反射过程的某些特征。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典型的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引起反射的首要条件是反射弧必须保持完整性。反射弧任何一个环节的解剖结构或生理完整性一旦受到破坏,反射活动就无法实现。 完成一个反射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反射时。反射时除与刺激强度有关外,反射时的长短与
[目的要求]: 1、学习电生理学实验方法。 2、观察蛙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的波形,并了解其产生的基本原理。 [基本原理] 神经干在受到有效刺激后,可以产生动作电位,标志着神经发生兴奋。如果在神经干另一端引导传来的兴奋冲动,可以引导出双相的动作电位,如在两个引导电极之间将神经麻醉或损坏,则引导出的动作电位即为单相动作电位。 神经细胞的动作电位是以“全或无”方式发生的。坐骨神经干是由很多不同类型的神经纤维组成的,所以,神经干的动作电位是复合动作电位。复合动作电位的幅值在一定刺激强度下是随刺激强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动物与器材] 蟾蜍、常用手术器械、BL—420E + 生物 机能实验系统、神经屏蔽盒、任氏液。 [方法与步骤] 1、制备蟾蜍坐骨神经标本 取一只蟾蜍,双毁髓、去前肢及内脏、剥皮并分离两腿,将一侧后肢固定, 分离一侧
神经再生的过程是相当复杂的, 生物 体内神经分布区域的些许差异,就会产生神经再生难易程度的不同。例如,哺乳类动物的神经系统就区分为中枢神经及周边神经系统。相较于周边神经,中枢神经的再生就困难了许多。在此以具较强再生能力的周边神经为例,说明生医材料如何应用于受损神经的修复。 以前述的圆管来进行大鼠截断一公分坐骨神经的接合,在管内,我们将可观察到一连串与神经再生相关的细胞及组织的变化。首先,在圆管接合神经后一天内,管内立刻充满了由两断端神经所分泌出来的淡黄棕色液体。此液体内含有 血清 及大量的细胞体液,而此液体中则含有许多能够促进神经元生长的成分,例如昆布氨酸(又名海带氨酸,laminine)、纤维网蛋白(fibronectin)及其它的神经营养因子。 术后一周内,管内将形成一极松散的纤维桥,将神经两断端接合起来。这纤维桥将提供随后陆续由神经断端迁入的纤维母细胞、史旺氏细胞(Schwann cell)及负责神经传导的轴突一个良好的骨干。接合后第七天,纤维母细胞开始增生,并从神经两断端进入纤维桥中。一旦纤维母细胞进入纤维桥,这些细胞会在圆管内形成一向心形状的细胞层,包围
[实验目的] 通过电刺激兔大脑皮层不同区域,观察相关肌肉收缩的活动,了解皮层运动区与肌肉运动的定位关系及其特点。 观察去大脑僵直现象,证明中枢神经系统有关部位对肌紧张有调控作用。 [实验原理] 大脑皮层运动区是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皮层运动区对肌肉运动的支配呈有序的排列状态,且随动物的进化逐渐精细,鼠和兔的大脑皮层运动区机能定位己具有一定的雏形。电刺激大脑皮层运动区的不同部位,能引起特定的肌肉或肌群的收缩运动。 中枢神经系统对肌紧张具有易化和抑制作用。机体通过二者的相互作用保持骨骼肌适当的紧张度,以维持机体的正常姿势。这两种作用的协调需要中枢神经系统保持完整性。如果在动物的中脑前(上)、后(下)丘之间切断脑干,由于切断了大脑皮层运动区和纹状体等部位与网状结构的功能联系,造成抑制区的活动减弱而易化区的活动相对地加强,动物出现四肢伸直,头尾昂起,脊背挺直等伸肌紧张亢进的特殊姿势,称为去大脑僵直。 [实验对象] 兔。 [实验药品与器材]
在测定新药的急性毒性实验(LD 50 )时,动物如出现竖毛,活动增加,激动兴奋,以致发展为强直一阵挛性抽搐,可初步考虑为拟交感药。进而可观察其动物(或猫)血压的反应,如兴奋α-受体,则对血压影响较大,并反射地使心率减慢,如兴奋β受体,可见血压下降和心率明显增快。 为了较确切地区分其对α、β受体的作用,还可采用α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β受体阻断药心得安等作为工具。除血压实验外,尚可采用猫瞬膜,猫(或狗)在体肠活动等实验方法。 利用一些体外实验可分析拟交感药的作用部位,其中最敏感的实验之一是大白鼠胃底条,此外有兔头肌、离体兔耳、豚鼠气管链、豚鼠回肠和鸡盲肠等制备。可用已知的α或β-受体兴奋剂作为标准,观察它们与α或β-受体阻断药的相互作用,而确定其作用部位。 乙酰胆硷具有毒蕈碱样及菸碱样作用,前者可被阿托品阻断,后者可被神经节阻滞药及横纹机松驰药阻断。凡是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兴奋副交感效应点的药物可出现流泪、流涎、排尿和排便症候群。因此在小白鼠LD 50 实验中可获得初步印象,进而分别观察其对血压、唾液、瞳孔及胃肠道等反应
[实验目的] 观察动物的小脑损伤后对其肌紧张和身体平衡等躯体运动的影响。 [实验原理] 小脑是调节机体姿势和躯体运动的重要中枢,它接受来自运动器官、平衡器官和大脑皮层运动区的信息,其与大脑皮层运动区、脑干网状结构、脊髓和前庭器官等有广泛联系,对大脑皮层发动的随意运动起协调作用,还可调节肌紧张和维持躯体平衡。小脑损伤后会发生躯体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为躯体平衡失调、肌张力增强或减退及共济失调。 [实验对象] 小白鼠、蛙或蟾蜍、鲤鱼。 [实验药品] 乙醚 [ 仪器 与器械] 手术器械一套、鼠手术台、注射针头、棉球、 烧杯 。 [实验方法与步骤] 1.实验准备 (1)麻醉 麻醉之前首先要注意观察小白鼠的姿势、肌张力以及运动的表现。然后将小白鼠罩于 烧杯 内,放入一块浸有乙醚的棉球使其麻醉,待动物呼吸变为深慢且不再有随意活动时,将其取出,俯卧位缚于鼠手术台上。 (2)手术 ①破坏小白鼠的
[目的要求] 1、学习测定神经干不应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学习电生理实验方法。 [基本原理] 神经在一次兴奋的过程中,其兴奋性也发生一个周期性的变化,而后才恢复正常。兴奋性的周期变化,依次包括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和低常期4个时期。为了测定坐骨神经在一次兴奋后兴奋性的周期变化,首先要给神经施加一个条件刺激(S 1 )引起神经兴奋,然后再用一个测试性刺激(S 2 ),在前一兴奋过程的不同时相给以刺激,用以检查神经阈值以及所引起的动作电位的幅值,以判定神经兴奋性的变化。当刺激间隔时间长于25ms时,S 1 和S 2 分别所引起动作电位的幅值大小基本形同。当S 2 距离S 1 接近20ms左右时,发现S 2 所引起的第二个动作电位幅值开始减小。在逐渐使S 2 向S 1 靠近,第二个动作电位的幅值则继续减小。最后可因S 2 落在第一个动作电位的绝对不应期内而完全消失。 [动物与器材]
[实验目的] 观察肌肉被动牵拉张力的变化(肌肉的负荷量变化)与肌梭感受器的传入冲动之间的关系。 [实验原理] 肌梭是骨骼肌的本体感受器。当肌肉受到牵拉或在梭内肌纤维收缩时都可产生传入冲动,经中枢反射性引起同一块肌肉的梭外肌收缩。此反射称为牵张反射或本体反射。在一定的范围内每根传入纤维发放冲动的频率与肌肉被动牵拉张力的大小呈正相关。 [实验对象] 蟾蜍。 [实验药品] 任氏液、 [ 仪器 与器械] 计算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或示波器、前置放大器、监听器)、引导电极、神经肌肉浴槽(缝匠肌浴槽)、蛙类手术器械、法码、万能支架。 [实验方法与步骤] 1.制备坐骨神经-缝匠肌标本 (1) 按常规损毁蟾蜍脑和脊髓,剪去蟾蜍的前半身、内脏,剥去皮肤、分离两后肢。 (2)取一侧后肢,背位固定于蛙板上,找到起自耻骨外侧,止于胫骨上端内侧的缝匠肌。
【摘要】 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作为具有自我更新及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潜能的神经前体细胞,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通过移植可以从结构及功能上修复、改善神经系统疾病。本文就神经干细胞 生物 学特性,移植治疗的研究现状及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做出综述。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移植;缺血性脑卒中 【Abstract】 Neural stem cells(NSCs) are the selfrenewing,multipotent cells that generate neurons,astrocytes,and oligodendrocytes in the nervous system and have a extentive perspective in clinic.Through transplantation can amelioration nervous system disease in tissue and functio
1华中科技大学电信系;武汉 430074;~2湖北医科大学生理学教研室;武汉 430071 彭莉辉1;吴鸿修1;*;庄峻1;尹世金2;韩丹2;刘维泽2;汤剑清2 关键词:双通道数据采集;胞外记录;数据分析;中断 摘要:单细胞多点同步记录技术在国内外已经被广泛应用, 但在国内仍缺乏与国产或日产细胞电生理记录 仪器 相匹配的多通道同步生物电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本文介绍了新近研制的可进行双通道甚至更多通道细胞电生理信号采集的神经细胞电生理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 及其关键技术及实现方法和应用实例。 单细胞电生理记录技术是神经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手段, 可以用于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记录点的神经信号同步分析与研究。国际上, 多通道单细胞活动同步记录技术应用比较普遍, 所用计算机信号采集和处理系统为技术较成熟的专业系统[1~3]。近20年来, 我国部分科学工作者也采用了类似技术研究不同类型神经元和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 所用计算机信息采集和处理系统为TQ-19医用数据处理机[4,5]和
[目的要求] 1、学习记录大脑皮层诱发电位的方法 2、观察大脑皮层诱发电位的波形。 [基本原理] 大脑皮层诱发电位是指感觉传入系统受到刺激时,在大脑皮层上某一局限区域所引发的电位变化。本实验是以适当的电刺激作用于左前肢的浅桡神经,在右大脑皮层的感觉区引导家兔的诱发电位用这种方法可以确定动物的皮层感觉区,在研究皮层机能定位上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大脑皮层随时都存在自发的活动,诱发电位经常出现在自发电活动的背景上。为了压低自发电活动,使诱发电位清晰地引导出来,实验时经常将动物深度麻醉。 [动物与器材] 家兔、常用手术器械、骨钻、骨钳、手术台等 [方法与步骤] 1、麻醉 2、动物固定 3、浅桡神经的分离 4、暴露大脑皮层 5、 仪器 的连接 6、引导电极置于所需位置 7、调节 仪器 ,观察自发电活动。 8、扫描和记录家兔大脑皮层的诱发电位(图0。注意观察诱发电位的潜伏期、主反应与后发放的时程,以及主反应的相位与振幅。 注意: 1、
一、 毁小白鼠小脑的观察 [目的要求] : 学习毁小白鼠小脑的方法;了解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作用. [基本原理] : 小脑是躯体运动的主要调节中枢,小脑前叶的机能主要是参与对骨骼肌张力的调节,小脑后叶的主要机能是协调随意运动,小绒叶产生平衡功能,小脑具有大量传入和传出纤维联系,大脑皮层发向肌肉的运动信号和肢体执行运动是来自肌肉的反馈信息,都发射到小脑的同一区域使小脑能及时对两种信息进行比较和整合,并向运动系统发出校正信号以调整肌肉的活动水平.因此,小脑是不直接控制骨骼肌的收缩,却对由运动皮层引起的随意运动起监视和校正调节作用,是随意活动能力协调,准确富有节奏,当小白鼠的一侧小脑被毁后,随着破坏程度的不同,可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肌肉紧张失调及平衡的失调. [动物与器械] 小白鼠、常用手术器械、毁髓针、乙醚、棉花。 [方法与步骤] : 1、用 乙醚麻醉小白鼠 (注意仔细观察呼吸,若呼吸变慢时则表示动物已麻醉)。 2、自头顶部至耳后沿
神经病理学是组织病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神经病理学技术是一门较特殊的病理技术。神经组织的结构和功能较为复杂的特殊,用常规方法处理,常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因此,要想获取想要的东西,必须靠特殊的处理方法,才能将其充分地显示出来。神经系统方面可显示的物质较多,如尼氏小体、髓鞘、变性髓鞘、神经纤维和神经胶质细胞等等。这些都要靠特殊的银浸染技术,才能显示出来。下面将介绍几种显示上述物质的方法。 应用:神经系统染色应用于神经系统方面的各种疾病,如创伤、中毒、感染等引起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应作正常髓鞘和变性髓鞘的染色,以观察髓鞘的变化及脱失情况,如脱髓鞘假瘤与弥漫的纤维星型细胞瘤镜下有非典型性核分裂象和弥漫浸润的单核细胞,充分发育的巨噬细胞缺少细胞将会误诊为胶质瘤,应作胶质细胞和神经纤维染色。 (一)苏木素VG法染中枢神经 1、切片脱蜡至70%酒精 2、Weigert氏铁苏木素染10分钟 3、自来水稍洗 4、如有必要,用1%盐酸酒精分化 5、流水洗10-15分钟 6、VG液染
现代细胞生物学发展是靠形态观察结合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来推动的,没有这些相关学科的发展也就没有现代细胞生物学。 一、细胞化学技术 组织化学或细胞化学染色(histochemical or cytochemical staining)是利用染色剂可同细胞的某种成分发生反应而着色的原理,对某种成分进行定性或定位研究的技术。利用这种方法对细胞的各种成分几乎都能显示,包括有无机物、醛、蛋白质、糖类、脂类、核酸、酶等。 (一)、固定 目的是将细胞的结构和化学物质双重地保存下来,固定细胞的方法有: 1. 物理固定:如血膜空气快速干燥、冷冻干燥或直接冷冻切片。 2. 化学固定:如甲醇、乙醇、丙酮、甲醛、戊二醛和锇酸等 试剂 均能对细胞结构和其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加以固定保存。不同化学 试剂 所保存的化学成分、对酶活性的影响、保存结构的细腻度均不相同。因此,要根据实验要求和组化反应,选择最佳的固定方法和固定剂。如显示多糖常用乙醇固定,而显示酶类多用甲醛丙酮缓冲液固定。 (二)、显示方法 1. 金属沉淀法:利用金属化合物在反应过
鱼类肾小管的主动运输 【目的】 了解鱼类肾小管主动运输的特点,掌握观察肾小管主动运输的实验方法。 【原理】 物质进入细胞或通过膜的方式之一是主动运输,使物质从低浓度部位向高浓度部位运动(即逆浓度梯度)。本实验采用染色剂,使肾小管的颜色比周围环境的颜色深,从而证明染色剂被肾小管细胞主动转运。 【器材】 1、 实验鱼 淡水的鲤、鲫或海水的比目鱼均可。脊椎动物肾小管只在近球小管能显示染色剂的主动运输。因此,最适宜选用海水鱼类,因为它们的肾小管主要由近球小管组成。金鱼的肾小管,其中约10%的长度为近球小管,能够运输酚红,实验鱼在使用前2-3天不投喂,这样能较好的显示染色剂的主动运输。 2、 仪器 解剖剪、解剖刀、解剖针、解剖盘、显微镜、滴管、凹玻片、培养皿 3、 试剂 1) 生理盐溶液 NaCl 5.8克
鱼类的体色反应 【目的】 了解鱼类体色变化的原理,掌握区别五个等级的色素细胞指数,观察各种 激素 和药物对体色的影响及其研究方法。 【原理】 鱼类体色的生理变化是由于色素细胞内色素颗粒的移动,如果色素颗粒移到细胞周围,鱼体体色变深;如果色素颗粒集中,体色变淡(白)。不同色素颗粒显示出不同的颜色,黑色素-黑色,类胡萝卜素-红或黄色,蝶呤-黄色,鸟嘌呤-白色。 色素细胞有单色的,只有一种类型的色素颗粒;有多色的是生理上不同的色素颗粒组成的合胞体。 色素颗粒移动由神经活动和 激素 作用所调节,色素颗粒扩散的程度可以采用下列的五级色素细胞指数来表示: 1 2 3 4 5 【步骤】 1、 把金鱼或斗鱼放在白色背景中,记录体色。 2、 把鱼迅速移至黑色背景中,记录体色。 3、 再把鱼放回到白色背景中,记录体色。用10
离体跌卵 【目的】 了解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刺激排卵的作用,以及进行体外跌卵的方法。 【原理】 HCG能直接作用于卵巢,促使已生长成熟的卵母细胞(卵黄积累已完成)进入生理成熟并排卵。 【器材】 雌蟾蜍或蛙:要求冬至(12月下旬)到自然产卵期前的雌性动物。 HCG,任氏液,玻璃广口瓶或指管瓶(容量30ml),S形玻璃钩,培养皿,解剖剪,眼科镊,计数器。 【步骤】 1、 取6只小瓶,2只瓶内加入30ml任氏液,不含HCG,作为对照组。2只瓶内加入含100I.U.HCG的任氏液30ml,另2只瓶内加入含400I.U.HCG的任氏液30ml,小瓶进行编号或注明。 2、 将一只雌蟾蜍的腹部剪开,取出卵巢,用任氏液洗涤数次。剪取6小块卵巢,每块卵巢约含100粒卵)。每只玻璃钩上悬挂一块卵巢小块,放入小瓶内,玻璃钩的另一端悬挂在瓶口上,使卵巢小块浸没在液面以下。 3、 将小瓶放入预先已调
【目的】 学习离体蛙心制备及灌注方法,观察内环境理化因素的改变和某些神经体液因素及肾上腺素、咖啡因和洋地黄制剂等药物对心脏节律性活动的影响。 【原理】 蛙心离体后,用理化因素类似于两栖类动物血浆的任氏液灌注时,在一定时间内,仍保持有节律的舒缩活动,而改变灌流液的理化性质后,心脏的节律性舒缩活动亦随之改变,说明内环境理化因素的相对恒定是维持正常心脏活动的必要条件。此外,心脏受植物性神经的支配及某些体液因素的调节和药物作用的影响。因此,在灌流液中,滴加肾上腺素、乙酰胆碱及其相应的受体阻断剂心得安和阿托品等药品,可间接观察神经体液因素对心脏活动的影响。 【材料】 (一)动物 蟾蜍 (二)器材 生物 机能系统或BL-420 生物 信号采集系统,张力换能器,探针,外科剪,小手剪,烧杯,滴管,蛙心套管,蛙心夹,铁支架, 试管 夹,眼科镊,丝线,双凹夹,蛙板,蛙足钉等。 (三)药品 任氏液,低钙任氏液,10%洋地黄任氏液或0.1%毒毛旋花子甙K溶液,0.04%洋地黄毒苷任氏液,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