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糖醛酸代谢(uronic acid metabolism)主要在肝脏和红细胞中进行,它由尿嘧啶核苷二磷酸葡萄糖(UDPG)上联糖原合成途径,经过一系列反应后生成磷酸戊糖而进入磷酸戊糖通路,从而构成糖分解代谢的另一条通路。 1-磷酸葡萄糖和尿嘧啶核苷三磷酸(UTP)在尿二磷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DPG焦磷酸化酶)催化下生成尿二磷葡萄糖(UDPG),UDPG经尿二磷葡萄糖脱氢酶的作用进一步氧化脱氢生成尿二磷葡萄糖醛酸,脱氢酶的辅酶是NAD+,尿二磷葡萄糖醛酸(UDPGA)脱去尿二磷生成葡萄糖醛酸(glucuronic acid)。葡萄糖醛酸在一系列酶作用下,经NADPH+H+供氢和NAD+受氢的二次还原和氧化的过程,生成5-磷酸木酮糖进入磷酸戊糖通路。 糖醛酸代谢的主要生理功能在于代谢过程中生成了尿二磷葡萄糖醛酸,它是体内重要的解毒物质之一(详见肝脏生化章),同时又是合成粘多糖的原料(见结缔组织章)。此代谢过程要消耗NADPH+H+(同时生成NADH+H+),而磷酸戊糖通
1、选购粒度仪选什么?如果您要选购易套粒度分析仪,首先要考虑仪器类型。沉降粒度仪适用于10微米以上的分体,如果颗粒很细则需要离心沉降。电感计数器(库尔特)具有很高的精度,它适用于粒度较均匀的颗粒群。图像分析仪不但可以测量粒度而且可以测形状,但对超微颗粒分散有一定难度。激光粒度仪,是目前最先进的粒度仪,具有速度快,重复性好,准确度高,测试范围宽的优点,也是粒度仪发展的方向。建议您选用激光粒度分析仪。采用最先进的测粒技术,与国际接轨。从价格考虑,如果经济实力强大,购买仪态国外的仪器确实气派。如果经费不太宽裕,买一台国产激光粒度分析仪也不失为明智之举,国产仪器在性能方面已经可与外国同行相比,价格方面以达到相当低的沉降粒度仪的价位,因此性能价格比最高的仪器当属国产激光粒度分析仪了。我们认为,对仪器进行实测,是了解其性能的最佳手段。因此我们为每个用户提供一次免费测样的机会。2、微纳仪器将给您带来什么利益?微纳仪器将使复杂的颗粒粒度分析变得轻而易举;既可作为科研院所的科学研究工具,也可作为权威测试的依据;既可做高等院校的科研手段,也可作为教学仪器;既可作为粉体加工企业的新品开发和质量控制,也可作为
一、实验背景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引起丙型肝炎的罪魁祸首,全球有 1.3 亿人慢性感染HCV并逐步 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但就其致病机理却并不像其他肝炎病毒(如 HBV)一样清晰,在HCV进入肝细胞的过程中。一系列的受体识别和相互作用的参与其中,还包括由网格蛋白(clathrin)参与的内吞作用,但目前除 了受体之外,感染性 HCV 入侵的所需的其他的细胞分子还知之甚少。 二、实验方法 通过筛选了包含靶向标记 140 个细胞膜流通蛋白 siRNA 的文库, 以期找到 HCV 假病毒颗粒进入和感染性病毒粒子成熟所需要的宿主基因。 使用单颗粒追踪技术和Yokogawa转盘式激光共聚焦活细胞成像系统来分析高感染性荧光 HCV 病毒颗粒在内吞作用过程中和细胞因子的相互作用。 首先我们用膜透过性亲脂染料 DiD 和 DiI 标记 HCV 病毒颗粒,这两种染料已经证明可用来病毒示踪,但并不影响病毒的感染活性。 三、实验结果 在实验过程中,16个宿主基因已被验证参与了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作用,肌动蛋白的聚合,受体分选,内质网酸化等过程中。 1. 病
溴化乙锭是一种高度灵敏的荧光染色剂,用于观察琼脂糖和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DNA。溴化乙锭用标准302nm 紫外光透射仪激发并放射出橙红色信号,可用Polaroid 底片或带CCD 成像头的凝胶成像处理系统拍摄。 观察琼脂糖凝胶中DNA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荧光染料溴化乙锭进行染色,溴化乙锭含有一个可以嵌入DNA堆积碱基之间的一个三环平面基团。它与DNA的结合几乎没有碱基序列特异性。在高离子强度的饱和溶液中,大约每2.5个碱基插入一个溴化乙锭分子。当染料分子插入后,其平面基团与螺旋的轴线垂直并通过范德华力与上下碱基相互作用。这个基团的固定位置及其与碱基的密切接近,导致与DNA结合的染料呈现荧光,其荧光产率比游离溶液中染料有所增加。DNA吸收254nm处的紫外辐射并传递给染料,而被结合的染料本身吸收302nm和366nm的光辐射。这两种情况下,被吸收的能量在可见光谱红橙区的590nm处重新发射出来。由于溴化乙锭-DNA复合物的荧光产率比没有结合DNA的染料高出20-30倍,所以当凝胶中含有游离
果蝇的单因子杂交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深刻理解孟德尔分离定律;学习遗传学实验结果记录及统计处理方法。 二、实验材料: 野生型:长翅(+ / +) 突变型:残翅(vg / vg) 三、实验原理: 果蝇长翅座位是Ⅱ67.0,长翅对残翅完全显性。残翅果蝇的双翅几乎没有,只有少量残痕,不能飞翔。 正交: P: 长翅(♀)×残翅(♂) 反交:残翅(♀)×长翅(♂) (+/+) (vg / vg) (vg / vg) (+/+) ↓ ↓ F1: 长翅 长翅 (+/ vg) (+/ vg) ↓ ↓ F2: 长翅 残翅 长翅 残翅 (+/+ +/vg) (vg / vg) (+/+ +/vg) (vg / vg) 1 : 2 : 1 1 : 2 : 1 一对杂合状态的等位基因,在遗传上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在配子形成时按原样分离到不同的配子中去,配子分离比为1:1,其自交后代中基因型分离比为1:2:1,表型分离比为3:1。 四、实验内容: 1、 选处女蝇:
常规转染技术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瞬时转染,一类是稳定转染(永久转染)。前者外源DNA/RNA 不整合到宿主 染色体中,因此一个宿主细胞中可存在多个拷贝数,产生高水平的表达,但通常只持续几天,多用于启动子和其它 调控元件的分析。一般来说,超螺旋质粒DNA 转染效率较高,在转染后24-72 小时内(依赖于各种不同的构建)分 析结果,常常用到一些报告系统如荧光蛋白,β 半乳糖苷酶等来帮助检测。后者也称稳定转染,外源DNA 既可以整 合到宿主染色体中,也可能作为一种游离体(episome)存在。尽管线性DNA 比超螺旋DNA 转入量低但整合率高。 外源DNA 整合到染色体中概率很小,大约1/104 转染细胞能整合,通常需要通过一些选择性标记,如来氨丙基转移 酶(APH;新霉素抗性基因),潮霉素B 磷酸转移酶(HPH),胸苷激酶(TK)等反复筛选,得到稳定转染的同源细 胞系。 转染技术的选择对转染结果影响也很大,许多转染方法需要优化DNA 与转染 试剂 比例,细胞数量,培养及检测 时间等。一些传统的转染技术,如DEAE 右旋糖苷法,磷酸钙法,电穿
测序(sequencing)技术 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DNA 的序列分析是进一步研究和改造目的基因的基础。目前用于测序的技术主要有Sanger等(1977)发明的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和Maxam和 Gilbert(1977)发明的化学降解法。这二种方法在原理上差异很大,但都是根据核苷酸在某一固定的点开始,随机在某一个特定的碱基处终止,产生A,T,C,G四组不同长度的一系列核苷酸,然后在尿素变性的PAGE胶上电泳进行检测,从而获得DNA 序列。目前Sanger测序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Sanger 法测序的原理就是利用一种DNA 聚合酶来延伸结合在待定序列模板上的引物。直到掺入一种链终止核苷酸为止。每一次序列测定由一套四个单独的反应构成,每个反应含有所有四种脱氧核苷酸三磷酸(dNTP),并混入限量的一种不同的双脱氧核苷三磷酸(ddNTP)。由于ddNTP缺乏延伸所需要的3-OH基团,使延长的寡聚核苷酸选择性地在G、A、T或C处终止。终止点由反应中相应的双脱氧而定。每一种dNTPs和ddNTPs的相对浓度可以调整,使反应得到一组长几百至几千碱基的链终止
1. 细胞悬浮系的建立 1.1 实验材料 胡萝卜上胚轴经黑暗培养形成的愈伤组织(可与体细胞胚诱导实验同时培养)。 1. 2 培养基 MS无机盐附加:烟酸0.05mg/L、VB6和VB1各0.01mg/L、甘氨酸3mg/L、肌醇100mg/L、激动素0.2mg/L、2,4-D 0.1mg/L、蔗糖20g/L,pH5.8。 1.3 实验操作 a. 按照培养基配方配制液体培养基,分装于200ml三角瓶中,每瓶30-50ml培养基,灭菌待用; b. 在净化工作台上,将复合要求的松散愈伤组织用细胞铲接种于含有培养基地三角瓶中。接种量大约为培养基体积的十分之一; c. 接种后的三角瓶置于摇床上,在转速100rpm,25℃下光照培养; d. 每隔4周将悬浮培养物继代1次,方法是把5ml培养物转移到50ml新鲜培养基中(1:10),如果有大的细胞块,则在继代时先用一细胞筛过滤除去过大的细胞块,在进行接种。 2. 种细胞的筛选 种细胞的筛选是为细胞次生产物生产提供高产细胞系的中间环节,为了获得高效一致的细胞产量
正题名:生物大分子离心分离技术 第一责任说明:叶正祥著 个人名称:叶正祥出版发行 出版地:长沙 出版者名称: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0.1 分类号:Q71ISBN ISBN:7-5357-0445-X 定价:RMB4.90 载体形态 数量及单位:251页 尺寸或开本:21cm相关图书生命的化学基础,夏宗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7-5428-2691-3,Q71-49生物大分子实验手册,张德安,吉林大学出版社,7-5601-1089-4,Q71-33生物大分子的液相色谱分离和制备,王俊德,科学出版社,7-03-003041-9,Q71生物大分子晶体学基础,华子千,北京大学出版社,7-301-02729-X,Q71生物聚合物波谱学导论,Jones,科学出版社,,Q71结构分子生物学,刘次全,高等教育出版社,7-04-006298-4,Q71生物大分子多维核磁共振,夏佑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7-312-01028-8,Q71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陈惠黎,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7-5627-0475-9,Q71生物超分子体系,李惟,化学工业出版社,7-5
细胞接种或传代以后,实验者每天或至多间隔1~2d,要对细胞做常规性检查。观察细胞形态和生长情况以及培养的pH变化、有无污染等。根据细胞动态变化,做换液或传代处理,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 1. 细胞形态 生长状态良好的细胞,在一般显微镜下观察时可见,细胞透明度大、折光性强、轮廓不清。细胞生长不良时,轮廓增强,胞质中常出现空泡、脂滴和其他颗粒状物,细胞之间空隙加大,细胞形态可变得不规则甚至失去原有特点,如上皮细胞变成类上皮细胞等。某些染料当细胞死亡时能透过变性的胞膜与解体的细胞核DNA结合,而令其着色。因而常用台盼蓝(trypan blue) 鉴别细胞死活,活细胞不着色,死细胞核呈蓝色。 2. 细胞生长 初代培养或传代的细胞悬液接种以后,经过长短不同的潜伏期后开始增殖。传代细胞系、胚胎组织或幼体组织一般在第二天即可见细胞生长,一周内便可连接成片。接种细胞长满瓶壁后,应及时做再培养。否则由于营养物消耗和代谢积累,细胞即进入停止期或退化期。此时细胞轮廓增强,细胞内常出现颗粒状堆积物,为膨胀的线粒体,细胞质呈空泡化,细胞变圆、粗糙,严重时细胞从瓶壁脱落,只有及时再做传代处理,才能
1.材料试剂:ZipTipMC,ZipTipμ-C18 为millipore公司产品。磷酸化蛋白β-casein蛋白为sigma产品,纯度90%。Trypsin为德国Roche诊断公司经修饰的测序级的酶(产品编号1418025),硝酸鉫(Ga(NO3)3)为Aldrich公司产品;实验用水为Milli-Q纯水器制备的超纯水。色谱纯乙腈为美国Fisher Scientific 产品;a-氰基-4-羟基肉桂酸(a-CCA)为Bruker提供;三氟乙酸(TFA)为 Fluka公司产品。其它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仪器: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仪(Q-Tof2,Micromass),配有masslynx数据系统。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Autoflex,Bruker)。2.方法1) 蛋白的溶液酶切:称取标准磷酸化蛋白β-casein 50μg,溶于50μL 25mM NH4HCO3中。 加入分装保存的胰蛋白酶1 ug,37℃,12h后取出部分稀释成所需浓度备用。2) 离子亲和层析IMAC法富集磷酸化肽段:①ZipTipMC用0.1%乙酸/50%乙腈/水溶液洗3次,②用200m
动物来源:1921年C.C.Little用Lathrop小鼠作近亲培育时,用No.57雄鼠和No.52雌鼠交配,培育成C57。在C57中将毛色呈黑色的进行固定,培育成C57BL。1937年Little将维持的C57BL第六组亚系定名为C57BL/6,将第十组亚系定名为C57BL/10,继而分别维持至今。1947年从Little引入到美国Jackson Lab.,形成C57BL/6J;1951年从Jackson Lab.引到NIH,形成C57BL/6N亚系。六十年代到日本实验动物中央研究所,1986年自日本实验动物中央研究所引入到中科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2001年从美国再次引种.动物外部特征:黑色遗传基本组成:a/a,C/C:H-2b,Mup-1b,Ig-1b,T1ab (a/B/C/D/H-2b)遗传概貌:符合国标GB14923-94标准携带微生物情况:符合国标GB14922-94 SPF级质量标准一般生物学特性: 1)繁殖性能:产仔率:89~95% 平均窝产仔数:6.98~7.48只 胎间隔:28~36天 离乳存活率:87~93% 2)生长性能: 生长曲线 4weeks5w
cDNA文库构建的过程分为六个阶段: 阶段1:反转录酶催化合成cDNA第一链 阶段2:cDNA第二链的合成 阶段3:cDNA的甲基化 阶段4:接头或衔接子的连接 阶段5:Sepharose CL-4B凝胶过滤法分离cDN 阶段6:cDNA与λ噬菌体臂的连接 阶段1:反转录酶催化合成cDNA第一链 1.在置于冰上的无菌微量离心管内混合下列试剂进行cDNA第一链的合成: poly(A) RNA (1μg/μl) 10μl 寡核苷酸引物(1μg/μl) 1μl 1mol/L Tris-HCl (pH8.0, 37℃) 2.5μl 1mol/L KCl 3.5μl 250 mmol/L MgCl2 2μl dNTP溶液(含4种dNTP,每种5mmol/L) 10μl 0.1 mol/L DTT 2μl RNase抑制剂(选用) 25单位 加H2O至 48μl 2.当所有反应组在0℃混合后,取出2.
荠菜种子的发育 被子植物的种子是由胚珠经双受精作用后发育而成。种子包括种皮、胚和胚乳三个组成部分。其中种皮由珠被发育而成,胚由卵细胞受精后发育而成,胚乳则由极核受精发育而成。 本实验以荠菜为材料,代表双子叶植物。取不同发育时期荠菜子房制片,观察其胚和胚乳的发育过程,及成熟胚的结构。 (一)荠菜花和果实观察 荠菜具总状花序,在一个花序中,自下而上可以有不同发育程度的果实和花朵。荠菜属十字花科,具十字形花冠,雄蕊四枚,雌蕊由二心皮合生而成,子房上位,侧膜胎座,但有假隔膜(由胎座延伸而成)将子房分隔为二室,每室着生多数胚珠。果实为短角果,倒三角形,成熟角果沿腹缝线开裂,其中包含有多粒细小的种子。 (二)荠菜胚和胚乳的发育 取下述不同发育时期的荠菜子房制片进行观察。为便于观察,按胚的发育先后顺序将制片分期编号。可划分为二细胞原胚时期(制片-1),原胚时期〔包括胚体四个细胞(制片-2)、八个细胞(制片-3)和多细胞球形胚(制片-4)〕,胚分化时期(制片-5和制片-6)及成熟胚时期(制片-7)。 1.
EB(溴化乙锭)到底有多毒?随着每年各类化学物质进入市场,产生残留物的数量不断增加,健康和环境成为日益关注的问题。虽然许多实验中使用的化合物是有毒的,很多都是潜在的危险,但一些化学品没有适当的危险性分类,在日常实验中被广大科研工作者所忽略。什么是EB溴化乙锭?在研究数以千计的实验室残留性有毒物质,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溴化乙锭(EB;3, 8-二氨基-5-乙基-6-phenylphenanthridinium甲基溴),该物质的潜在的毒性作用已被大众广泛的认知。EB属于核酸分子嵌入剂,通常用于分子遗传学、DNA和染色质结构分析等研究中,特别是国内实验室都在使用EB进行凝胶核酸电泳实验的染色。EB的诱变机制众所周知,脱氧核糖核酸(DNA)是人体内一类重要的遗传物质, 许多小分子能与DNA 分子发生相互作用. 小分子物质与DNA 的作用, 影响到DNA分子的物理化学和生理性质, 从而影响DNA的转移和复制,进而影响生物遗传特性。而EB正是这种极易渗透细胞膜与胞内DNA嵌合的小分子,EB具有平面共轭大环结构,是典型的DNA 分子插入试剂, 菲啶环插入到DNA分子的碱基对之间, 与DNA嵌合形成稳
相关专题 甲硫氨酸methionine一种含硫的非极性α氨基酸。L-甲硫氨酸是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中的一种,是哺乳动物 的必需氨基酸和生酮氨基酸。其侧链易氧化成甲硫氨(亚)砜。 甲硫氨酸的作用: 肝脏保护 抗肝硬变、脂肪肝及各种急性、慢性、病毒性、黄疸性肝。 甲硫氨酸可以促进肝细胞膜 磷脂甲基化,使膜流动性增强Na+、K+ -ATP酶泵作用强,可以减少肝细胞内胆汁的淤积,转硫基作用加强,从而增强了肝细胞内半胱氨酸、谷胱苷肽及牛磺酸的合成,减少了胆汁酸在肝内聚积,加强了解毒作用,有利于肝细胞恢复正常生理功能,促使黄疸消退和肝功能恢复。 抗各种原因引起的肝内胆汁淤积病毒感染、妊娠和长期肠道外营养都有可能导致肝内胆汁淤积,甲硫氨酸通过生成牛磺酸与胆汁酸共价结合,增强酸溶解度,易于排除肝细胞外,同时通过肝细胞膜磷的甲基化,增强Na+、K+、-ATP酶活性促进胆汁外排。 应用甲硫氨酸可以明显减少由胆汁淤积引起的皮肤瘙痒和肝功异常。 心肌保护 甲硫氨酸通过增加体内半胱氨酸和谷胱苷肽合成,增加谷胱
一、组织培养基本概念 组织培养(Tissue Culture)指的是从体内取出组织摹拟体内生理环境,在无菌、适当温度和一定营养条件下,使之生存和生长并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方法。细胞培养( Cell Culture)用的也是同样方法,培养物是单个细胞或细胞群。在培养组织过程中,现代的培养技术尚不能在体外长期维持组织的结构和机能长期不变,因此在进行培养时,不论培养物是组织或细胞都要生活在人工环境中。生存环境的改变,加上细胞的移动(运动)和其它一些影响,培养时间过长,特别是反复传代,很容易导致细胞发生变动或出现单一化现象,即趋向于变成单一类型细胞,最终便也成了细胞培养。另外所谓细胞培养,也并不意味细胞彼此是独立的。细胞在培养中的生命活动和在体内时一样,仍然是相互依存的,呈现着一定“组织”特性。所以,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并无严格区别。因此在本书的叙述中,这两个词将作为同义语使用。 所谓器官培养(Qrgan Culture),指的是应用和组织培养相似的条件,培养的是器官的原基、器官的一部分或整个器官,使之在体外生存、生长和保持一定功能的方法。以上三个层次的
基因枪法 ( Gene gun) 又称粒子轰击、高速粒子喷射技术或基因枪轰击技术, 是由美国 Comel 大学生物化学系 John. C. Santord 等于 1983 年研究成功。首先在植物中获得成功应用。通过动力系统将带有基因的金属颗粒 ( 金粒或钨粒) ,将 DNA 吸附在表面,以一定的速度射进靶细胞,实现稳定转化的目的。小颗粒穿透力强,不需对靶细胞进行修饰。基因枪具有应用面广、方法简单、对治疗基因的大小要求不严格、转化时间短、瞬时表达持续时间长、一次处理多个细胞、安全性高等优点。用比普通的注射法低 2 ~ 3 个数量级的 DNA 即可产生较高的保护作用,但转化效率相对较低,是目前广泛应用且十分高效的免疫方法。2003 年,有学者提出基因枪免疫无论是其介导产生的抗体效价还是其所需的 DNA 疫苗剂量,均优于肌注途径。Kim HJ 等人为了证明这一说法,将 P. vivax 的 AMA - 1 基因克隆并在质粒载体 UBpcAMA - 1 中表达,可获得一个大约 56. 8kDa 的蛋白。通过肌内免疫或者通过基因枪 4 次免疫 BALB/c 小鼠,在最后 1 次注射的 2 周后通
相关专题 实验目的 掌握凝胶层析的基本原理。 学习利用凝胶层析法测定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 的实验技能。 实验原理 凝胶层析法也称分子筛层析法,是利用具有一定孔径大小的多孔凝胶作固定相的层析技术。当混合物随流动相经过凝胶层析柱 时,其中各组分按其分子大小不同而被分离的技术。该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重复性好、样品回收率高。 凝胶是一种不带电的具有三维空间的多孔网状结构、呈珠状颗粒的物质,每个颗粒的细微结构及筛孔的直径均匀一致,像筛子,小的分子可以进入凝胶网孔,而大的分子则排阻于颗粒之外。当含有分子大小不一的蛋白质混合物样品加到用此类凝胶颗粒装填而成的层析柱上时,这些物质即随洗脱液的流动而发生移动。大分子物质沿凝胶颗粒间隙随洗脱液移动,流程短,移动速率快,先被洗出层析柱;而小分子 物质可通过凝胶网孔进入颗粒内部,然后再扩散出来,故流程长,移动速度慢,最后被洗出层析柱,从而使样品中不同大小的分子彼此获得分离。若分子大小介于上述完全排阻或完全渗入凝胶的物质,则居二者之间从柱中流出。总之,各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蛋白质分子,最终由于它们被排阻
基因工程抗体的表达系统包括大肠杆菌、酵母细胞、哺乳动物细胞以及转基因植物和转基因动物。在 表达完整抗体分子及抗体片段中各具独到之处。 一、基因工程抗体基因文库的建立 利用PCR 等基因克隆技术,扩增B 细胞内全套抗体可变区基因,随机配对重组入载体并在细胞中表 达各种抗体片段,从而在体外建立了一个相应于体内B 细胞库的抗体多样性的基因文库,又称抗体库(an唱 tibody library)。通过抗体库,可编码各种不同特异性的抗体,可用目标抗原筛选任何所需的抗体,全人源 的抗体,并且摆脱了体内免疫之不便。 抗体库的应用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改良基因工程抗体的性能包括提高抗体的表达量,增强抗体的特 异性以及改善抗体的亲和力;二是制备全人源抗体。通过从免疫后个体中获取淋巴细胞建立抗体库,由于 机体经抗原选择,抗体在体内经历了亲和力成熟,因此能容易地得到特异性强、亲和力高的人源抗体。但 是,人体不能随意免疫,尤其不能制备针对自身抗原或有毒抗原的抗体,局限了本方法的应用。随着抗体 筛选技术和体外亲和力成熟技术的不断完善,目前已能直接从正常个体中获取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