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丁香通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色谱柱性能下降的原因

色谱柱断裂 熔融石英色谱柱的聚酰亚胺涂层如有少许破裂它就会断裂。聚酰亚胺涂层可保护易碎的熔融石英管线。柱温箱持续的加热或冷却,柱温箱风扇的震动以及把色谱柱绕在圆形柱架上均会对管线造成压力。最后在薄弱处发生断裂。通过轻划或磨损聚酰亚胺涂层会造成出面薄弱处。通常锋利的尖或边划管线时会造成划痕。色谱柱挂钩和标签、GC柱温箱的金属边、色谱柱切割器以及实验室实验台上的各种物品都带有锋利的尖或边。 色谱柱自身断裂的情况很少。色谱柱制造业试图找出所有有缺陷的管线并避免自己制好的色谱柱中使用过这种管线。直径较大的色谱柱更容易断裂。也就是说处理0.45-0.53mm内径的管线时要比处理0.18-0.32mm内径的管线更加谨慎以防断裂。 已断裂的色谱柱并非不能用。如果已断裂的色谱柱保持在高温下连续运行或运行多少温度程序,则将十分容易损坏。已断裂色谱柱的后关段暴露在高温的氧中会必需会迅速损坏固定相。而色谱柱的前半段因有载气通过仍会保持完好。如果已断裂的色谱柱未经加热而是仅在高温或含氧的环境下暴露很短时间,则后半段将不会受到严重损坏。 可以通过安装接头来接上已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RI230示差折光检测器检测原理

光学系统 对于偏转式示差折光检测器,光路在通过两个装有不同液体的检测池时发生偏转,偏转的大小与两种液体之间折光率的差异成比例。光路的偏转由光敏元件上的位移测得,显示了折光率的不同。 在光学系统中采用了多种精密装置,提高了运行的稳定性,也使检测器更加精致。从钨灯发射出的光束经过聚光透镜,狭缝1,准直镜和狭缝2检测池,然后光被检测池后的反光镜反射,再通过检测池、狭缝2、准和零位玻璃调节器后在光敏元件上显示出狭缝1的影象 光敏元件上有两个并排的光敏接收元件。 当检测池中的样品和参比的折光率变化时,光敏元件上的影象水平移动。光敏接收元件各自发出的电信号的变化与影象的位例。因此,与折射率的差异相对应的信号可由两信号输出的差异获得。 流路 流路的设计确保了只需按键就可完成参比溶液的替换工作。当冲洗键(电磁阀)处于ON的位置时,NC打开而NO关闭,由参比池从样品池流入废液瓶。当冲洗键处于OFF的位置时,NC关闭而NO打开,流动相则接由样品池流入废液瓶。电路 电路系统包括各种电路,比如,信号处理电路,光控电路,温控电路和流量转换控制电路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气相色谱仪常见故障和维修经验

   要分析和判断色谱仪的故障所在,就必须要熟悉气相色谱的流程和气、电路这两大系统,特别是构成这两个系统部件的结构、功能。色谱仪的故障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某一故障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必须采用部分检查的方法,即排除法,才可能缩小故障的范围。对于气路系统出的故障,不外乎是各种气体(特别是载气)有漏气的现象、气体不好、气体稳压稳流不好等等,气路产生的“鬼峰”和峰的丢失较为普遍。另外,色谱柱的“老化”过程没有充分或柱温过高,产生的“液相遗失”等“鬼峰”也会频频出现。所以,首先应该解决气路问题,若气路无问题,则看电路问题,色谱气路上的故障,分析工作者可以找出并排除,但要排除电路上的故障则并非易事,就需要分析工作者有一定的电子线路方面的知识,并且要弄清楚主机接线图和各系统的电原理图(尤其是接线图)。在这些图上清楚的画出了控制单元和被控对象间的关系,具体的标明了各接插件引线的编号和去向,按图去检查电路、找寻故障是非常方便的。色谱电路系统的故障,一般是温度控制系统的故障和检测放大系统的故障,当然不排除供给各系统的电源的故障。温控系统(包括柱温、检测器温控、进样器温控)的主回路由可控硅和加热丝所组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气相色谱分析中常见的问题

基线噪音过大 可能的原因 解决方案 注释 进样器被污染 清洗进样器:更换衬管、金密封垫 尝度进行浓缩测试:气路也可能需要清洗 色谱柱被污染 烘烤色谱柱 将烘烤时间限制在1-2小时 用溶剂清洗色谱柱 仅用于键合交联固定相 检查进样口是否污染 检测器被污染 清洗 检测器 通常噪音随时间增大,而不是突然增大 气体被污染或质量差 使用高纯度气体;也要检查捕集阱是否过期或漏气 通常是在更换气瓶之后问题出现 色谱柱插入检测器过长 重新安装色谱柱 参考GC手册,确定适当的插入距离 进入检测器的气体流速不正确 按照建议的值调节流速 参考GC手册,确定适当的流速 使用MS,ECD或TCD时有泄漏 检查并排除泄漏 通常位于柱接头或进样器处 检测器灯丝老化,灯或电子倍增器老化 更换适用的部件 隔垫降解 更换隔垫 在高温分析时要使用合适的隔垫 基线不稳定或干扰 可能的原因 解决方案 注释 进样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固定液选择的基本规则

在选择固定液时有几项最基本的原则可以遵循,利用这些基本原则可以减少试验量,节约时间和精力。 1. 相似相溶原则 这一原则是人们研究物质溶解过程时总结出来的规律,即溶质和溶剂在极性、官能团和化学性质等相似时,可以相互溶解。在研究气相色谱固定液和被分离物质之间的作用时,也应用了这一原理,即被分离物质和固定液的极性、结构、官能团相似时,二者的作用力强,保留时间就长。在分离同类型的混合物时只要他们的沸点有差别,使用和样品相同类型的固定液就可以得到良好的分离。但是该原则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效的,几不能不考虑具体情况一概使用“极性混合物用极性固定液进行分离,非极性混合物用非极性固定液进行分离”的规律。例如分离苯和环己烷时使用非极性固定液反而不好,而使用极性固定液就可以把二者分开。一般来说,在同系物或相同官能团的混合物组分在沸点上有差别时,使用相似相溶原则有效。 2. 固定液和被分离物分子间的特殊作用力 所谓特殊作用力是指除色散以外的几种作用力,利用固定液和被分离物分子之间的特殊作用力是选择固定液十分重要的原则。 (1) 利用固定液的诱导力 如果难分离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如何选购超纯水机

1、 针对自己的用水需求 1.1、 水质需求 超纯水的几个主要指标:电阻率;颗粒物、细菌、热源、总有机碳。 电阻率:代表水中离子的多少,理论纯水(即水中没有其它任何阴阳离子)在25℃下其电阻率为18.25MΩ•CM。可满足大部分的实验。根据实验的不同再确定是否要求其他指标。 1.2、 水量需求 一般超纯水机产水量是每小时产多少升,其中配有一水箱,一般储水量在20L左右,取水流速一般在1.5L/min左右,根据自己每天的总用水量来选择超纯水机的产水量。 2、 结合原水状况 为了保证超纯水机的长期稳定运行,需针对不同的原水采用不同的预处理,如粗过滤、软化、二级除盐等。预处理的寿命主要取决于原水状况及用水量。及时更换预处理可保护反渗透膜。 3、 选用高质量的关键部件 超纯水机的关键部件即是反渗透膜和超纯化柱。 3.1、反渗透膜 反渗透是外加压力对高浓度溶液提供比渗透压差大的压力,水分子将被迫通过半透膜到低浓度的一边反渗透可以滤除90%-99%的包括无机离子在内的绝大多数污染物,反渗透膜的质量直接决定对其寿命及出水水质的好坏。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

一. 减小柱内展宽,提高柱效 l. 固定相:①粒度小,均匀,以减小涡流扩散和流动相传质阻力;②改进结构,尽可能采用大孔径和浅孔道的表面多孔型载体或全多孔微粒型载体,减少滞留流动相传质阻力。 2. 流动相:选用低粘度的流动相,有利于增大组分在溶剂中的扩散系数Dm,减少传质阻力。 3. 流速:从H-U曲线可知,HPLC的最佳流速在流速很小处,减少流速有利于提高柱效,但在实践中为加快分析速度,常采用比最佳流速高数倍的流速。 图2 气相色谱(GC)和液相色谱(LC)的H-u曲线比较 4. 柱温:适当提高柱温,可降低流动相粘度,减少传质阻力,但柱温升高将使分辨率降低,柱寿命短,易产生气泡,一般在室温下进行。 二. 柱外展宽 柱外谱带展宽又称“柱外效应”,系指从进样点到检测池之间除柱子本身以外的所有死体积所引起的色谱峰展宽,柱效下降。可分为: 1.柱前展宽 主要由进样引起,减小进样器的死体积,用阀门进样可减少柱前谱带展宽,提高柱效。 2.柱后展宽 主要由接管、检测器流通池体积及检测器响应时间等因素所引起。因此,尽可能用短而内径细的接管,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一些关于色谱实验室的技巧

常说的过柱子应该叫柱层析分离,也叫柱色谱。我们常用的是以硅胶或氧化铝作固定相的吸附柱。由于柱分的经验成分太多,所以下面我就几年来过柱的体会写些心得,希望能有所帮助。 柱子可以分为:加压,常压,减压。 压力可以增加淋洗剂的流动速度,减少产品收集的时间,但是会减低柱子的塔板数。所以其他条件相同的时候,常压柱是效率最高的,但是时间也最长,比如天然化合物的分离,一个柱子几个月也是有的。 减压柱能够减少硅胶的使用量,感觉能够节省一半甚至更多,但是由于大量的空气通过硅胶会使溶剂挥发(有时在柱子外面有水汽凝结),以及有些比较易分解的东西可能得不到,而且还必须同时使用水泵抽气(很大的噪音,而且时间长)。以前曾经大量的过减压柱,对它有比较深厚的感情,但是自从尝试了加压后,就几乎再也没动过减压的念头了。 加压柱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与常压柱类似,只不过外加压力使淋洗剂走的快些。压力的提供可以是压缩空气,双连球或者小气泵(给鱼缸供气的就行)。特别是在容易分解的样品的分离中适用。压力不可过大,不然溶剂走的太快就会减低分离效果。个人觉得加压柱在普通的有机化合物的分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毛细管电泳的基本原理

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是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分离分析技术,乃经典电泳技术和现代微柱分离有机结合的产物,是继高效液相色谱(HPLC)之后,分析科学领域的又一次革命。 毛细管电泳泛指以高压电场为驱动力,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依据样品中各组分之间淌度和分配行为上的差异而实现分离的一类液相分离技术。毛细管电泳仪的基本结构包括一个高压电源,一根毛细管,一个检测器及两个供毛细管两端插入而又可和电源相连的缓冲液贮瓶。 毛细管电泳仪的工作原理:毛细管电泳所用的石英毛细管柱,在pH>3情况下,其内表面带负电,和溶液接触时形成一双电层。在高电压作用下,双电层中的水合阳离子引起流体整体朝负极方向移动的现象叫电渗。粒子在毛细管内电解质中的迁移速度等于电泳和电渗流(EOF)两种速度的矢量和。正离子的运动方向和电渗流一致,故最先流出;中性粒子的电泳速度为“零”,故其迁移速度相当于电渗流速度;负离子的运动方向与电渗流方向相反,但因电渗流速度一般都大于电泳流速度,故它将在中性粒子之后流出,从而因各种粒子迁移速度不同而实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气相色谱安装调试的注意事项及方法

一、色谱仪的安装 1.对色谱仪分析室的要求 (1)分析室周围不得有强磁场,易燃及强腐蚀性气体。 (2)室内环境温度应在5~35度范围内,湿度小于等于85%(相对湿度),且室内应保持空气流通。有条件的厂最好安装空调。 (3)准备好能承受整套仪器,宽高适中,便于操作的工作平台。一般工厂以水泥平台较佳(高0.6~0.8米),平台不能紧靠墙,应离墙0.5~1.0米,便于接线及检修用。 (4)供仪器使用的动力线路容量应在10KVA左右,而且仪器使用电源应尽可能不与大功率耗电量设备或经常大幅度变化的用电设备公用一条线。电源必须接地良好,一般在潮湿地面(或食盐溶液灌注)钉入长约0.5~1.0米的铁棒(丝),然后将电源接地点与之相连,总之要求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即可。(注:建议电源和外壳都接地,这样效果更好)。 2.气源准备及净化 (1)气源准备 事先准备好需用气体的高压钢瓶(一般大中城市均可购到),庄某一种气体的钢瓶只能装这种气体,每个钢瓶的颜色代表一种气体,不能互换。一般用氮气,氢气,空气这三种气体,每种气体最好准备两个钢瓶,以备用。有的厂使用氢气发生器和空气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热导池检测器应用的注意事项

热导池检测器(TCD)是气相色谱仪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检测器,尤其是在气体分析中应用最多。由于不断的研究和发展,越来越多应用于ppm级气体成份的微量分析,在许多分析应用中取代了FID。然而,热导池检测器损坏的因素较多,应努力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热导池中的关键热导元件是用钨铼丝做的,钨铼丝直径一般只有15μ-30μ,材料又比较容易氧化,氧化或受污染后,阻值发生变化或断损,造成热导池测量电桥的对称性被破坏,致使仪器无法正常工作。 引起热导元件损坏的因素较多,注意事项归纳如下:   1、 热导池接并联双气路应用时,必须同时并联装上二根色谱柱,二路都要同时通载气,如果只装一根柱,而另一路不装柱不通载气,那么,一通电源就会将钨丝元件烧坏。   2、仪器停机后,外界空气往往会返进热导池和柱系统,因此必须在开机时要先通载气10分钟以上再通电,停机时间越长,那么重新开机时先通载气的时间也要长,否则系统中残留的空气中氧气会将钨铼丝元件氧化或烧断。   3、 热导检测器使用的载气纯度必须四个9以上(99.99%),最忌载气中含氧量高,载气不纯将会影响热导元件的使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Waters Quanta 4000型毛细管电泳仪的操作规程

一、开机前准备 1.实验室温度应保持在10~30℃之间,一天内室温变化不超过±2℃,湿度小于80%。 2.打开仪器主机门,检查仪器各部分是否正常,更换合适的电源、毛细管和检测器。检查仪器和记录仪连线是否正确。 3.更换清洗毛细管用的超纯水和酸、碱溶液。 二、开机 打开毛细管电泳仪开关,打开记录仪开关。 三、操作过程及数据输出 1. 设置记录仪参数:输入当前日期和时间,对WIDTH、SLOPE、MIN AREA、DRIFT、LOCK、STOP TIME等峰处理参数和ATT2X、SPEED等记录控制参数进行设置,最后确定样品分析方法。 2.设置主机参数:确定样品分析次数,进样时间或进样电压,样品运行时间和电压。 3.先用超纯水清洗毛细管5 min,并检查毛细管是否畅通。然后根据所分析样品情况,用酸或碱溶液清洗毛细管5 min,再用超纯水清洗毛细管5 min。 4、样品测试: (1)按要求配制好所需电解质溶液,倒入电极瓶中。在样品管内配制好欲分析样品溶液。 (2)用分析用电解质溶液清洗毛细管10 min。 (3)将各个样品管放入对应的样品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确定样品处理方法的原则与依据

样品处理是整个分析测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利用各种化学方法将待测元素从固(液)态试样中定量地以离子形式转入测试溶液。选择合理的样品分解方法,可使分析手续大大简化,使分析方法的适应性、准确性大大提高。 设计最佳样品处理的原则是: ①保证样品中的被测元素全部定量地转入试液,即样品分解要完全; ②避免样品处理过程中引入干扰元素,同时要有利于除去干扰元素; ③分解方法要尽量简便,易操作,经济、迅速、安全,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④便于成批处理试样。 要设计出符合这些条件的样品处理方法,必须深入了解: a)被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 b)被测元素在样品中的含量范围、赋存形态; c)样品基体组成和性质; d)采用的最终的测试方法和技术。 以国内外测定As、Se和Hg所用样品各种处理方法为例 国内外测定各种样品中As、Se和Hg,所采用的样品处理方法大致分为三类: 1)湿法酸/碱分解; 2)密闭体系燃烧法(氧弹燃烧法); 3)烧结(半熔)法。 在对煤中的微量元素进行定性定量检测的过程中,样品的前处理往往比检测技术本身还重要。尤其是对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拖尾原因及解决办法

色谱峰拖尾的原因有很多,例如: 1.色谱柱本身填装问题,筛板堵塞或填料塌陷;柱坏; 2.柱头有污染; 3.样品超载; 4.样品溶剂不合适; 5.柱外效应; 6.化学或二次保留(硅羟基)效应; 7. 缓冲容量不足或不合适; 8. 重金属污染。 解决方法如下: 一、与化学有关的拖尾问题 ? 1.流动相中,加入30mM的三乙胺(用于碱性化合物)或醋酸胺(用于酸性化合物), 未知化合物加醋酸三乙胺; 2.如仍然拖尾,将三乙胺换为二甲基辛胺(或醋酸二甲基辛胺); 3.降低进样量至《1μg。 二、 与色谱柱有关的拖尾问题 1.如柱头处有强保留的样品组分积聚,反相柱可用20倍柱体积的96%的二氯甲烷与4%甲醇,加1%氢氧化铵混合液冲洗;正向柱可用甲醇冲洗; 2.使用保护柱。 三、 与HPLC系统有关的峰拖尾和峰加宽 1.进样体积过大,(通常≤25μL); 2.进样阀与色谱柱及检测器之间的管路体积过大(最佳连接管应《20cm,内径为0.007"); 3.检测器流通池的体积过大。 当然气相又有点区别 还有要是其他峰不拖尾只有主峰拖尾那就可能是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关于色谱的故障排除

要分析和判断色谱仪的故障所在,就必须要熟悉气相色谱的流程和气、电路这两大系统,特别是构成这两个系统部件的结构、功能。色谱仪的故障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某一故障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必须采用部分检查的方法,即排除法,才可能缩小故障的范围。对于气路系统出的故障,不外乎是各种气体(特别是载气)有漏气的现象、气体不好、气体稳压稳流不好等等,气路产生的“鬼峰”和峰的丢失较为普遍。另外,色谱柱的“老化”过程没有充分或柱温过高,产生的“液相遗失”等“鬼峰”也会频频出现。所以,首先应该解决气路问题,若气路无问题,则看电路问题,色谱气路上的故障,分析工作者可以找出并排除,但要排除电路上的故障则并非易事,就需要分析工作者有一定的电子线路方面的知识,并且要弄清楚主机接线图和各系统的电原理图(尤其是接线图)。在这些图上清楚的画出了控制单元和被控对象间的关系,具体的标明了各接插件引线的编号和去向,按图去检查电路、找寻故障是非常方便的。色谱电路系统的故障,一般是温度控制系统的故障和检测放大系统的故障,当然不排除供给各系统的电源的故障。温控系统(包括柱温、检测器温控、进样器温控)的主回路由可控硅和加热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关于液相维护的一些小知识

一、混合溶剂必须要过滤以后才能混合,万一要混合后过滤的话,只能用有机的,绝对不能用水系的。因为水系的材料是纤维素,有机相回或多或少的溶解一点纤维素的,造成污染。 二、标样或样品最好用流动相溶解(排除特殊情况),可以避免很多麻烦。 三、给色谱柱加温,温度升高的目的,部分在于增加溶质的溶解度,但更重要的是降低溶剂的黏度,从而改进峰形和分离度。注意:温度升高会降低保留时间,这对分离度也有影响,温度的变化对谱带宽度的影响甚大,而塔板高度受温度的影响虽然也取决于所采用的色谱类型,而温度升高总是要降低塔板高度的。 四、C18柱的柱温一般不要超过40摄氏度,否则健合相容易脱落的。 五、进样器使用,除每次用水清洗外,隔一段时间后,最好用甲醇或乙腈反复吸取,清洗一下。 六、用HPLC进行分析时保留时间有时发生漂移,有时发生快速变化,原因何在?如何解决? 答:关于漂移问题:� 1、温度控制不好,解决方法是采用恒温装置,保持柱温恒定 2、流动相发生变化,解决办法是防止流动相发生蒸发、反应等 3、柱子未平衡好,需对柱子进行更长时间的平衡 七、关于快速变化问题� 1、流速发生变化,解决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毛细管分析中常见问题的解决

一、峰丢失 可能的原因及应采用的排除方法 1.注射器有毛病,用新注射器验证。 2.未接入检测器,或检测器不起作用,检查设定值 3.进样温度太低,检查温度,并根据需要调整 4.柱箱温度太低,检查温度,并根据需要调整 5.无载气流,检查压力调节器,并检查泄漏,验证柱进品流速 6.柱断裂,如果柱断裂是在柱进口端或检测器末端,是可以补救的,切去柱断裂部分,重新安装 二、前沿峰 1.柱超载,减少进样量 2.两个化合物共洗脱,提高灵敏度和减少进样量,使温度降低10~20度,以使峰分开 3.样品冷凝,检查进样口和柱温,如有必要可升温 4.样品分解,采用失活化进样器衬管或调低进样器温度 三、拖尾峰 1.进样器衬套或柱吸附活性样品:更换衬套。如不能解决问题,就将柱进气端去掉1~2圈,再重新安装 2.柱或进样器温度太低:升温(不要超过柱最高温度)。进样器温度应比样品最高沸点高25度 3.两个化合物共洗脱:提高灵敏度,减少进样量,使温度降低10~20度,以使峰分开 4.柱损坏:更换柱 5.柱污染:从柱进口端去掉1~2圈,再重新安装 毛细管分析常见问题的解决 四、只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气相色谱故障类别及判别

故障的类别     1、气路部分的故障:气体输入不正常,气体的种类不对或纯度不够、气路泄漏、气路堵塞、气路的污染、气路部件的故障、流量设置不当、色谱柱问题等;   2、主机电路部分故障:启动或初始化不正常、温度控制部分故障、键盘或显示部分故障、开关门不正常、量程衰减设置不当、其它功能性故障等。   3、检测器输出信号不正常:无信号输出、输出信号零点偏移、输出信号不稳定、输信号数值不对等;   4、其它故障:气源不正常、电网电压不正常、二次仪表不正常、机械类故障等。   故障的判别   1、基础:检查寻找故障原因的基础是充分掌握气相色谱故障判别的方法。掌握故障判别方法的基础是熟悉和了解仪器各部分的组成、作用及工作原理; 2、输入与输出:通常每个仪器的每个部分、部件、甚至是零件都有它的输入与输出,输入一般是指该部分正常工作的前提,输出一般是指该部分所起的作用与功能。   例如:FID放大器它的输入是FID检测器通过离子信号线传送过来的微电流信号,放大器的工作电压,以及放大器的调零电位器;它的输出是经过放大并送到二次仪表的电信号。判别放大器是否正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液相色谱仪-进样阀的清洗

进样阀在进样过程中,必须是非常清洁的,否则得不到较好的结果。 进样阀切换到进样位置后(Inject),要在此位置上保持一段时间,使流动相充分冲洗样品定量管,这样可以保证有较高的精确度,而且不用另外再冲洗样品定量管。这种有色谱仪器控制的冲洗显然要比手动冲洗的更好些。 注意:冲洗需要的流动相体积至少为所进样品的10倍。例如,如果取20ul样品至100ul的定量管中,而流动相此时的流速为1ml/min,则需要在进样位置上至少保持12s,即:20ul×10/1000ul・min-1=0.2min=112s。 当样品定量管经过充分的冲洗后,可以将旋柄转回取样位置(Load),也可以继续保持在进样位置,到下次取样前才切换回取样位置。在切换回取样位置时,将样品进样针或微量样品进样针从进样阀中拔出。 为防止交叉污染,正常情况下不必每次进样后都清洗进样阀注射针导入口。进样阀内根据专利设计的直接连接进样孔,可以使注射针头的前端直接连接到样品定量管的末端,没有其他空间供样品残留。这样在下一次进样时,就不会有上一次残留的样品进入定量管。 但是进样针头插入或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SP-6890气相色谱仪操作规程

一、 开机准备 1、 检查气路和电路,确保正常。检查氮气、氢气发生器水位线不要超过上限水位线,也不要低于下限水位线。打开稳压器总开关。 2、 打开全自动空气源开关、开关红色指示灯亮,仪器开始启动,在五分钟内压力表上的指针由0上升到0.4MPa,说明进入工作状态。(建议3个月更换一次过滤器内的活性炭,更换时内部不能有压力) 3、将氮气发生器排空阀(在其后部上方的一铜制旋钮)取下,当空气压力达到0.4 MPa时,氮气压力已接近0.4 MPa时,再打开氮气发生器开关,开关红色指示灯亮,仪器开始启动,打开排空阀20~30分钟,上紧排空阀。 4、同时打开氢气发生器开关,开关红色指示灯亮,仪器开始启动,应注意流量显示是否与色谱仪用气量一致,如发生器启动一段时间(5~10分钟)流量显示超过色谱仪用气量较大时,应停机捡漏。 二、SP-6890气相色谱仪的操作 1、开机 打开电源(在仪器的右下方)仪器自检通过后,便可进行键盘操作。(如果上一次使用仪器后直接关闭电源,一起动会自动进入上一次设定的条件) 2、测试条件的设定:(根据不同的条件可以有不同的设定,为简便起见,本说明

提问
48 小时有问必答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添加小程序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