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海洋牧业—一蓝色革命

互联网

847
在人类居住的地球上,陆地面积约为1.5亿平方公里,占地球总面积的29%;而海洋水面为3.6亿平方公里,占地球总面积的71%。迄今为止,海洋为人类提供的食物还不到1%。据科学家估计,海洋蕴藏着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地球上90%的动物蛋白质存在于水体之中。发展海洋牧业,向水面要食物,被称为21世纪的“蓝色革命”。

  长期以来,人类最早对海洋经济价值的认识,仅限于“兴渔盐之利,引舟揖之便”,现代科技进步使人们发现海洋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食物,还是一个取之不尽的蛋白脂和脂肪仓库。开发海洋牧场已成为人类大力增加食品来源的努力方向。

  科学家设想建立海洋牧场有几个主要环节。

  第一是种苗培育工厂化。采取人工育苗和天然育苗相结合,扩大种苗繁殖倍数。如创造鱼类的产卵环境,适时将幼鱼放回海湾。据科学家观察,鲸鱼卵成活率低主要是狂风暴雨的摧残。采用旧渔网和柏树枝建“窝”并沉入海底,引诱鲸鱼到窝内产卵,然后将产有鱼卵的“窝”迁移到人造温水流域,提高鲈鱼的鱼卵孵化率和鱼苗成活率。这样每年可向一个海湾渔场放出800万条幼鱼。同时建立种苗养殖场,从采卵、孵化直至育成幼体,均实现规模繁殖,定量放养。

  第二是科学养殖。在自然海域放流是培育鱼贝类资源的重要方法,但要努力提高放流回收率。科学家研究在开阔海面繁殖鱼类的方法:在海体中安装配备有超声波发生器或发生节奏音响的食槽,经常添加饵料。经过一段时间驯养之后,使鱼儿形成条件反射。听到信号的鱼儿从四面八方聚向鱼槽进食,待鱼儿长到一定体重时,则可放超声波或音响聚而捕之。这个试验为建立渔业基地提供可能性。另一种放流方法,利用鱼贝类自然回归出生地或洄游距离短的特点,又养又放,成本低,效率高,简便易行。

  第三是建立海底牧场。科学家设计的海底牧场包括:建立鱼类产卵场、改造滩涂、种植海底饲料、投入人工鱼礁等。世界渔亚发达国家正在试建或扩建海底渔场,其中以投放人工礁石效果最好。人工渔礁作为诱集渔类的栖息场所,为鱼灶提供生长、繁殖、索饵的生活环境,有利于实现鱼类养殖、捕捞和加工的规模化生产。

  海洋牧场已成为世界各国竞相开发的领域。我国海域辽阔,海湾曲折,海岸线长,近海水质肥沃,藻类繁茂,是各种海洋动物栖息、索饵、生长、产卵的良好场所。全国大陆架渔场面积40多万平方海里,占世界大陆架渔场总面积的1/4。数量较多的鱼类达1500多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有150~200种,例如黄花鱼、带鱼、鲳鱼、鳗鱼等。此外,浮藻、海洋爬行动物、海兽和贝类资源也十分丰富。
  
  我国科学家提出“开发海洋牧场,以海养海,向海洋索取食物”的发展战略,有计划地建立一批科学实验、养殖培育、产品加工的综合渔业生产基地。即从海产品中培育鱼虾饲料,以海牧海,减少饲料消耗,降低养殖成本,发展综合养殖技术,立体利用水域,扩大多品种增殖规模,逐步实现海洋牧场化。
  
  科学家估算,随着科技进步和养殖技术的发展,我国近海渔业资源每年可捕捞海产品总量在400万~500万吨,沿海滩涂可供开发的经济鱼类、贝类、藻类有120多种。仅开发利用此类产品即可提供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食品。

 

<center> <p>  </p> <p>  </p> </center>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