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槲蕨科(Drynariaceae)

互联网

1028
陆生植物。根状茎横走,粗壮,肉质,内有一圈穿孔的网状中柱3密被鳞片;鳞片通常大而狭长,基部盾状着生,边缘有睫毛状锯齿。叶常二型,基部不以关节着生于根状茎上;叶片深羽裂或羽状;叶脉粗而明显,一至三回形成大小四方形的网眼。孢子囊群不具囊群盖。孢子囊和孢子同水龙骨科。染色体:X=36,37。8属,除槲蕨属有20余种外,其余多为单种的属。分布于亚洲的热带、马来西亚、菲律宾至澳大利亚。我国有3属,约15种,分布于长江以南。已知药用的2属,7种。
槲蕨(骨碎补、石岩姜)(Drynaria fortunei (Kze.) J .Sm)是常绿多年生草本。根状茎肉质,粗壮,长而横走,密生钻状披针形鳞片,边缘流苏状。叶二型;营养叶棕黄色。革质,卵圆形,羽状浅裂,无柄,覆瓦状叠生在孢子叶柄的基部;孢子叶绿色,长椭圆形,羽状深裂,裂片7一13对,基部裂片缩短成耳状;叶柄短,有狭翅。孢子囊群圆形,生于叶背主脉两侧,各成2-3行,无囊群盖。分布于中南、西南地区及台湾、福建、浙江等省。附生于岩石上或树上。根状茎入药,能补肾坚骨,活血止痛。同属植物有:中华槲蕨 D. baronii (Christ)Diels 与上种主要区别:营养叶稀少,羽状深裂;孢子囊群在主脉两侧各排成1行。也作骨碎补入药。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