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常用突变系
互联网
nude 小鼠:即裸小鼠。 1962 年,英国在非近交系小鼠中偶然发现个别无毛小鼠。两年后, Flanagan 证实是不同与一般无毛小鼠的突变种,取名为 nude 小鼠。该小鼠先天性无胸腺,其 T 淋巴细胞功能缺陷,是由于一个隐性突变基因所致。该基因位于第 11 对染色体上,常用 “nu” 表示裸基因符号。将裸基因 “nu” 导入其他品系小鼠中可获得不同的突变系。常用的裸小鼠突变系有 BALB/c–nu 、 NC-nu 、 C3H-nu 、 Swiss-nu 等。裸小鼠纯合子( nu/nu )的主要特征:无毛,裸体和无胸腺。新生裸小鼠已无鼻毛为特征,足尖经常收缩呈螺旋样畸形。成年雌性发情期不规则,卵巢小,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不能诱发排卵,雄性精子为不成盘卷状,新生裸小鼠 3 周后省长明显迟缓。罗小树纯合子全身几乎无毛,偶见背部有稀疏的带状毛,皮薄有皱褶。皮肤色素 BALB\c-nu 为浅红色白眼; C3H-nu 为灰白色黑眼; C57BL-nu 黑灰色至黑色,运动功能正常。裸小鼠胸腺仅有残迹或异常上皮,这种上皮不能使 T 细胞正常分化,缺乏成熟 T 细胞的辅助、抑制和杀伤功能。因而细胞免疫力低下,失去正常 T 细胞功能。但其 B 淋巴细胞功能基本正常。成年裸小鼠( 6-8 周龄)较普通鼠有较高水平的 NK 细胞活性,而有术( 3-4 周龄)的 NK 细胞活性低下,裸小鼠粒细胞比普通小鼠低。罗小鼠的发现为肿瘤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难得的模型材料,目前,该小鼠已成医学研究领域中不可缺少的实验动物之一。
Scid 小鼠:即重度联合免疫缺陷小鼠。 1983 年美国 ,Bomsa 在近交系 C.B-17 小鼠中发现该小鼠 .Scid 小鼠是位于第 16 对染色体的称之为 Scid 的单个隐性突变基因所导致。 Scid 小鼠外观与普通小鼠差别不大,又毛,被毛白色,体重发育正常。但胸腺、脾、淋巴结的重量不及正常的 30% ,组织学上表现为淋巴细胞显著缺陷。胸腺多位脂肪组织包围,没有皮质结构,仅残存髓质,主要有类上皮细胞合成纤维细胞构成,边缘偶见灶状淋巴细胞群。脾白髓不明显,红髓正常,脾小体无淋巴细胞聚集,主要有网状细胞构成。淋巴结无明显皮质区,麸皮质区缺失,有网状细胞占据。小肠粘膜下和支气管淋巴集结较少见,结构内无淋巴聚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少数 Scid 小鼠,在青年期可出现一定程度的免疫功能恢复,此即为 Scid 小鼠的渗漏现象。其渗漏现象不遗传,但与小鼠的年龄、品系、饲养环境有关。 Scid 小鼠极易斯与感染,在高度洁净的 SPF 环境下可存活一年以上。两性均可生育,窝产仔数为 3-5 只。 Scid 小鼠是继裸鼠出现之后,人类发现的有一种十分有价值的免疫缺陷动物。在肿瘤学免疫学等研究中, Scid 小鼠的使用已越来越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