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耳蜗微音器电位(cochlearmicrophonics,CM)

互联网

3267

   1930年,韦弗(E.G.Wever)和布雷(C.W.Bray)在猫身上做实验。当声音作用于耳时,可从圆窗引出一种与刺激的音波相似的电位变化。如将此电位引到扩音器上,即可复制出刺激的声音,因而认为耳蜗有如一微音器,故称此种电位为耳蜗微音器电位。这种引起微音器电位的效应,被称之Wever-Bray效应。在圆窗上先后可记录到两种电位,一种为微音器电位(CM),另一种为耳蜗神经上的动作电位(N1 、N2 、N3 )。

 

  微音器电位的特点为波形,频率与刺激声波一致,强度可达1毫伏,其大小与基底膜的运动大小成直线关系,响应频率可达每秒10000次以上,潜伏期小于0.1毫秒,无不应期,既无适应现象,也不发生疲劳。在寒冷、麻醉、甚至动物死亡后半小时内并不消失。在神经性耳聋或听神经退化后,微音器电位仍存在。以上这些特点均不是神经冲动的属性,而仅反映机械能转变为电能的特性。但后来又发现微音器电位是随内、外淋巴离子浓度的改变而改变,并且在缺氧时大部分微音器电位消失,所以微音器电位包含两种成分:一种为物理性的,另一种为生理性的。

  耳蜗动作电位是一种负电位,出现在微音器电位之后,潜伏期为0.6~1毫秒,当声音位相改变时,微音器电位随之而改变,但耳蜗神经动作电位并不改变。耳蜗神经动作电位为一组电位,一般有二个主要的电位N1 和N2 ,其后还常有小的电位N3 。耳蜗神经动作电位随刺激的增强而增大(并非直线关系)。其成因很可能为神经纤维兴奋后产生的复合动作电位,其大小在一定程度上能表示被兴奋的神经纤维数目。耳蜗神经动作电位的发放频率约在每秒3000次以内。

  从上述特点来看,微音器电位与耳蜗神经动作电位虽紧密相联,但来源不同。微音器电位起源于毛细胞的表面,当引导电极越靠近毛细胞时,所记录到的微音器电位越大。它的发生与盖膜和毛细胞之间的相应位置移动有关。微音器电位是毛细胞接受声波刺激而产生的感受器电位之一。此外还有总合电位,其阈值比微音器电位高,等微音器电位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才出现总合电位。总合电位也是毛细胞接受声波刺激所产生的一种感受器电位。听神经上的传入冲动是由感受器电位(微音器电位和总合电位)所启动的。在听神经发生动作电位之前有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产生。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