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导物质 inducing substance,inducer
互联网
诱导物质 inducing substance, inducer ( 1)指在由诱导引起器官原基或组织的分化中起作用的物质。关于对两栖类原肠胚的预定外胚层表现为诱导者(组织者)作用的物质研究得最多。 1924年发现诱导者(组织者)的当时,一般认为诱导者(组织者)仅在活着的时候具有诱导效果,但 1930年前后有人证明因各种处理丧失生命的两栖类的诱导者(组织者)仍然具有诱导作用,因而认为在诱导者(组织者)中含有诱导物质。开始认为糖原是其有效的物质,后来证明是其中的杂质的作用,以后有人主张是一种酸,但也有人认为多环碳水化物是其有效因子,而 L. G. Barth认为蛋白质是最重要的。后来 J. Brachet强调 RNA的中心作用。从此弄清了成体组织具有区域特异诱导效果取决于这些组织中所含的 RNA蛋白质的蛋白质部分,蛋白质或依赖于蛋白质,这一情况在从豚鼠的肝脏、肾脏、骨髓,以及从鸡胚抽提液分离提纯出被称为中胚层化因子(尾化因子)和神经化因子(背化因子)的区域特异性的诱导物质时才被确定的。但是活的诱导者(组织者)的诱导是如何进行的,还有限多问题。另一方面,作为从构成诱导系的胚器官中抽出纯化得到的诱导物质的例子,即 J. W. Lash等人( 1962)曾报告,用鸡胚脊椎软骨的诱导者的脊髓,认为胞苷磷酸、氨基酸(天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由还原糖组成的低分子物质是软骨的诱导物质,但是也不能把这些物质都认为是软骨分化的诱导因子。
( 2)当加入某种物质时,与这一物质的摄取、代谢有关的酶将在细胞中大量合成,在这种情况下就把这种物质称为诱导物质。一般认为诱导物质通过和阻遏物结合表现其作用。同时诱导物质很多是代谢性的。例如把乳糖给与大肠菌时,因为被乳糖诱导的酶的作用乳糖被分解,作为能源而被利用。但是也有 IPTG那种不被代谢的物质。前者称为代谢性诱导物质( metabolizable inducer),后者称为非代谢性诱导物质( non- metabolizable inducer)或无偿性诱导物质。糖类一般是其糖类分解系统操纵子的诱导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