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消化道激素

互联网

2290

消化道激素

  消化道激素 (digestive tract hormones) 又称胃肠激素。胃肠道粘膜的分泌细胞产生的一系列肽类激素,主管消化道运动、消化液分泌,以及胃肠粘膜的更新和滋养等生理活动。

  消化道中的内分泌细胞弥散分布于整个胃肠道粘膜,且与非内分泌细胞混杂在一起。分泌出的多肽激素有的进入血液循环,作用于靶器官而引起生理反应,调节消化器官活动、消化液的分泌和消化吸收过程,此属内分泌的作用方式;有的经细胞间液弥散,影响毗邻的细胞群而起到局部调节作用,则属旁分泌的作用方式。

  主要胃肠道激素 胃泌素 亦称促胃泌素,是由幽门前庭部粘膜经食糜刺激而分泌的酸性肽类激素。胃泌素系从其前体非活性蛋白质转化而来,可以多种形式存在:小胃泌素(十七肽)为主要分泌产物,此外尚有大胃泌素(三十四肽)与微小胃泌素(十四肽)以及它们的硫酯衍生物。胃泌素的羧端五肽酰胺顺序为活性中心区域。胃泌素主要作用于胃粘膜中的壁细胞与主细胞,促进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并具有滋养胃粘膜的作用。人工合成的五肽胃泌素——β-丙、色、甲硫、门冬、苯丙酰胺即具有明显的促胃泌素活性,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检查胃酸分泌机能及各种胃病的鉴别诊断。

  促胰泌素 也称胰泌素或肠促胰液肽,为英国生理学家W.M.贝利斯与E.H.斯塔林于20世纪初在十二指肠粘膜中发现的内分泌物质。50年代才阐明其结构,为碱性二十七肽酰胺。从每头猪肠粘膜液中仅可制取约1微克的纯品。其主要生理功能是刺激胰腺分泌碳酸氢盐液,中和从胃输入的酸性食糜,并有增强胆囊收缩素的作用和抑制胃酸分泌等效应。胃酸是引起此激素分泌的刺激物。因它能增加血管显影的清晰度和缩短动脉充盈时间,故临床上用来配合胰血管造影,进行胰腺肿瘤或囊肿的诊断。

  胆囊收缩素 也称促胰酶素,是上部小肠、十二指肠分泌的三十三肽酰胺(简称CCK-33)。其主要生理功能是刺激胆囊收缩使之分泌胆汁,并促进胰酶分泌。油类食物为胆囊收缩素的刺激物。其第27位酪氨酸残基经硫酯化后才呈现充分的生物活性。人工合成的羧端八肽硫酯物(CCK-8)即具有充分的促胆囊收缩活性。脑内也有CCK-8,是引起饱感和参与食欲调节的活性肽之一。

  肠动素 为二十二肽,分布于小肠、十二指肠等处可增强胃肠蠕动;肠抑胃肽(GIP )为四十二肽,分布在小肠、十二指肠、空肠,有抑制胃酸分泌、增强葡萄糖促胰岛素分泌的效应;血管活性肠肽(VIP)为二十八肽酰胺,广泛分布于肠道,可引起肠系膜的血管舒张,刺激肠液分泌与胃肠运动。

  系统发生中的相关性 动物进化过程中,消化道器官逐步复杂化,由它们分泌的肽类激素与接受这些讯号的受体也趋异分化。因此胃肠道激素之间的结构相似与功能重叠是较普遍的现象。例如胃泌素与胆囊收缩素属“同族”肽系,结构与功能都有相关性。两者的羧端五肽顺序相同,是生物活性中心或关键的信息部位,分子的其余部分是功能分化或作用于不同对象(靶器官)的识别与结合部位。胆囊收缩素似乎是更为古老的分子,如圆口鱼类——七鳃鳗的消化道已分化出胆囊,尚无胃酸分泌器官,从其肠粘膜中确可找到CCK样肽。硬骨鱼和两栖类的肠及胃窦粘膜均分泌CCK样肽,尚未发现可鉴别的胃泌素分泌细胞。在爬行类消化道中则发现了可区别的CCK和胃泌素分泌细胞。又例如促胰泌素、VIP、GIP,以及由胰腺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二十九肽)为同族肽系。它们的结构甚为相似,除各自发挥特异作用外,尚兼有同族肽的类似生物效应。促胰泌素主管胰脏分泌碳酸氢盐液流,胰高血糖素灵敏地刺激糖元分解而使血糖升高,VIP则兼有上述两者的功能,唯效应较弱。就结构相似性而言,VIP也介乎促胰泌素与胰高血糖素之间。由此推测,VIP是此族肽的祖先分子。此族肽都能抑制胃酸分泌,刺激胰岛素释放与脂肪水解,唯效价不同而已。不仅如此,消化道激素与其他体系的多肽激素在结构上也反映出相似性,如胃泌素的谷·谷·谷·谷·谷·丙·酪顺 序与脑垂体生长激素的谷酰胺·谷,苯丙·谷·谷·丙·酪 顺序几乎相同。可以认为,多肽激素起源于数目有限的共同祖先分子。

  先在消化道中发现的多肽激素如CCK、VIP,也分布于中枢及周边神经系统。原来从脑或下丘脑内找到的神经肽如脑啡肽(一种具有吗啡样镇痛等效应的五肽),生长激素释放抑制素(见下丘脑激素)也存在于消化道。可以设想产生这些共同肽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属于“胺前体摄取与脱羧”(APUD)系细胞,具有共同的细胞组织化学特征与超显微结构,都可以摄取氨基酸衍生物并使之脱羧成为单胺类物质——神经递质。就胚胎学起源而言,胃肠道和神经系统中分泌神经肽的细胞可能都来自神经嵴。

  也存在下列一种概念:从幽门至直肠的消化道粘膜中广泛地存在感受性分泌细胞,具有对刺激物敏感的表面受体,并能将信息传入细胞内部,激发一系列酶促反应,引起反应,及时分泌多肽信使,然后通过血液循环或细胞间液扩散,作用于效应细胞。此过程因与典型神经元的感受-分泌机理相仿,故称这些分泌细胞为副神经元,由它们分泌神经递质样活性肽。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