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命观
互联网
根据生命形态的表面特征定义生命
现代科学最大的特点是分科越来越多,多种科别都试图去研究生命,并因此产生了种种的观点。在此基础之上,具有现代特征的关于生命的科学定义大致上就是:生命是一个具有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即新陈代谢、生长繁殖、遗传变异和对刺激作出反应的特性的物质系统。显然这是从生命形态的表面特征来揭示生命内涵的。随着分子级水平上的研究的深入,上述定义出现了种种局限性,如前所述,这些特征总会有一些例外让我们产生困惑。
根据生物微观构成的共性来定义生命
这方面来自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在千差万别的生命形态背后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一切生命都是由DNA、RNA及蛋白质等大分子为骨架构成的。DNA 的长短、排列顺序的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生命形式,RNA 也是这样。蛋白质由20余种氨基酸所组成,同样,不同长短、不同排列的蛋白质链也会形成不同的生命形式。 人们在了解到 DNA 的复制、通过转录和翻译决定 RNA和蛋白质的结构等方面给出生命这样一个定义:生命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特别是酶的相互作用产生的、可以不断繁殖的物质反馈循环系统。但是这也有例外的情况,如人们发现了没有蛋白质外壳的类病毒和没有核酸的朊病毒,很明显这对上述定义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使我们在这方面认识生命陷入了很大的麻烦之中。
生态学的生命定义
在生物圈中有些生物如某些细菌、蓝藻及大部分植物能直接从自然界中吸收养料并依靠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我们称之为自养生物,在海洋深处火山口及热泉口附近还有一些不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型生物;另有些生物则必须靠摄取其它生物体来维持生命,如大部分细菌、真菌和绝大多数的动物都是这样的,我们称之为异养生物。异养生物中有相当一部分营腐生生活,其它死亡的生物在它们的作用下分解而又回到自然中去。因此便形成了生物圈中的不可逆性或单向流动的物质循环运动。因此从生态的角度我们给生命作出这样的定义:生命是能通过自养或异养进行新陈代谢、通过能量转换进行物质循环的能繁殖的物质系统。
<center> <p> </p> <p> </p>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