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世界野生动物群分布区划

互联网

3743

草原动物群(steppe fauna)

指温带草原地带的动物群。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和北美的温带,南半球仅在南美和非洲南部有小片分布。温带草原介于温带森林和荒漠之间,夏暖冬寒降水量较少,不宜乔木生长,草本植物生长旺盛,植被季相变化明显。
草原地带动物种类较森林地带贫乏,但个体数量很多。兽类中草食性的啮齿类和有蹄类最为繁盛。昆虫的数量很多,以蝗虫、蚁为优势,蜂以及依赖有蹄类粪便、尸体为生的粪食甲虫和尸食甲虫数量也很可观。两栖类和爬行类较为贫乏。由于开阔的草原缺乏天然隐蔽所,为逃避食肉类等天敌的袭击,有蹄类发展了迅速奔跑能力、集群的生活方式、敏锐的视觉和听觉;啮齿类具有很强的挖掘能力,过着穴居生活或完全的地下生活,如中国草原地带的鼢鼠。草原动物生命活动的季相变化明显,冬季有蹄类需长途跋涉到雪少地区觅食;爬行动物和多数啮齿动物进入冬眠或贮藏食物越冬;大多数鸟类向南迁移。由于气候原因,造成草原产草量的年变化大,导致啮齿动物的年变化明显,并间接影响以啮齿类为生的食肉兽数量。
代表性动物:哺乳类,在欧亚大陆有黄羊、高鼻羚羊、旱獭、黄鼠,北美有美洲野牛、叉角羚羊、美洲黄鼠等。鸟类,欧亚大陆有大鸨、云雀等,北美有草原榛鸡。爬行类,欧亚大陆有蝮蛇等,北美有箱龟、响尾蛇等。两栖类,欧亚大陆有花背蟾蜍,分布较广。
草原动物除大型有蹄类曾遭大规模捕猎外,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大。草原地带大部分地区以放牧为主,但过度放牧可引起啮齿动物和昆虫组成及数量上的局部变化,草原上啮齿动物和蝗虫的大量产生往往形成灾害。

苔原动物群(tundra fauna)

分布于针叶林带以北苔原地区的动物群,又称冻原动物群。分布区包括欧亚大陆北部、北美及北冰洋各岛屿,在北半球树线以上的高山也有局部出现,称高山苔原动物。这些地区,夏季短暂,冬季严寒而漫长,年均温在0℃以下,有永久冻土层,主要生长苔藓、地衣和矮小灌木(见冻原植被,动物生存条件极为不利。动物种类贫乏,缺少两栖类和爬行类。
苔原动物一般具有较高繁殖力,如鸟类产卵的数目较其他地区多,并且在长昼无夜的夏季,可昼夜不停地寻食和育雏;旅鼠在雪下也能繁殖。苔原动物生命活动的季相变化显著,冬季由于白昼短暂,气温寒冷,绝大多数鸟类迁往温暖地方过冬,较大型兽类如驯鹿迁到针叶林带。有些动物冬季体毛变白,例如北极狐、白鼬、雪兔、雷鸟等。由于苔原生态系统及气候条件的变化,许多种类数量变动常具有周期性,如雷鸟、雪兔、旅鼠以及以它们为食的北极狐等,每隔3~4年或9~10年数量波动一次。苔原在第四纪冰期分布较广,现在处于明显衰退阶段,动物群落对人类干扰异常敏感。
代表性动物:哺乳类有驯鹿、北极狐、白鼬、雪兔和北极兔、旅鼠以及生活在冰原的麝牛(现仅生存于格陵兰和加拿大)、北极熊。鸟类有滨鹬、雷鸟、白额雁等。昆虫种类很少,但在苔原大片的洼地和沼泽中,蠓虫(双翅目)数量惊人,雌虫可依赖植物汁为生。高山苔原动物多数与苔原及北方针叶林带动物相似,称“北方-高山种”。西藏高原及附近高山有一些特有种,如兽类中的牦牛、藏羚、雪豹和鸟类中的雪鸡、雪鸽、雪雀等。

荒漠动物群(desert fauna)

荒漠地带的动物群。分布地区包括中国西北、蒙古、苏联中亚、阿拉伯、北非撒哈拉、北美西部和澳大利亚中部等。这些地区气候干燥炎热,植被生长稀疏,有大片流沙和砾质荒漠(戈壁),缺少食物、水源和隐蔽条件,生态环境恶劣。
荒漠地带动物群种类和数量均贫乏,脊椎动物中以啮齿类和有蹄类为主。鸟类很贫乏,以地栖种类为多。爬行类中特别适于沙漠、戈壁环境的蜥蜴等种类较多。两栖类的种类和数量极少。它们具有对干旱的适应性:许多小型动物(包括昆虫)可从食物中通过分子转换取得水分,并能形成一系列减少水分耗失的适应机制。如有些哺乳类没有□腺;昆虫、爬行类、鸟类和啮齿类有夏眠习性,降水时才苏醒;有蹄类(如骆驼)不仅耐渴、耐饥,还具有远距离寻找水源的能力。它们还具有对开阔景观的适应性:大、中型动物具有迅速奔跑或跳跃的能力,如野驴、鹅喉羚、羚羊、更格芦鼠。啮齿类、爬行类和许多昆虫则营洞穴生活,如沙鼠和跳鼠;小型食肉兽和鸟类常利用啮齿类的废洞生活;北美西部巨仙人掌粗茎是荒漠鸟类挖洞营巢的地方。沙地生活的动物可迅速遁入沙层以逃避敌人,如北美科罗拉多荒漠的鬣蜥、中亚的沙蜥等。此外,荒漠动物具有与周围环境一致的沙土色,如沙鼠、跳鼠等。对高温的适应表现为,多数动物具有夏眠和夜出习性。因晨昏与夜间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大,它们(例如亚非两洲的沙鼠、跳鼠和美洲的更格芦鼠)均夜间活动。荒漠动物生物学现象的季相变化,不如草原动物群明显,典型的荒漠鸟类都是留鸟。
代表性动物:哺乳类典型动物为有蹄目的骆驼(亚洲的双峰驼,非洲和阿拉伯的单峰驼)、阿拉伯大羚羊、非洲野驴、鹅喉羚、高鼻羚羊,食肉目的虎鼬、沙狐,啮齿目的中亚和非洲的沙鼠和多种跳鼠,澳大利亚的荒漠袋鼠,北美的草原犬鼠等。鸟类中主要有沙鸡、地鸦。爬行类中有中亚的沙蜥、麻蜥等。

落叶林动物群(deciduous forest fauna)

落叶林地带的动物群。分布地区主要包括北美大西洋沿岸、西欧、中欧海洋性气候区以及亚洲东部温带季风区。温带落叶林(又称夏绿林)冬夏温差大,雨量集中夏季,植物生长有明显的季节性,夏旺冬衰,树种较针叶林带复杂(见夏绿阔叶林植被)。
动物种类  较为丰富,其中针叶林动物群中的哺乳动物如马鹿、棕熊、貂、松鼠、花鼠和大多数鸟类仍出现在本带。夏季本带有丰富而多样的食物以及良好的掩蔽环境,为来自南方的旅鸟和夏候鸟提供了有利条件。到冬季,这些条件都变得十分恶劣,一些动物进行蛰伏和冬眠,如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类的棕熊、獾、刺猬、蝙蝠等。由于林中落叶在地面形成深层腐殖质,蚯蚓、颟类、弹尾类等土壤动物种类和数量十分丰富。
代表性动物  哺乳类,欧亚大陆有狍、野猪、獾、鼬、狐、姬鼠等,亚洲东部有麝、梅花鹿和黑熊,北美有浣熊(分布于北美、中美)和臭鼬。鸟类,欧亚大陆广布有椋鸟、杜鹃、黑枕绿啄木鸟、斑啄木鸟、灰喜鹊、大山雀等,亚洲东部有鸳鸯和丹顶鹤,北美有吐绶鸡。落叶林动物群受人类活动影响极大,大型有蹄类和食肉类急剧减少。例如在欧洲,欧洲野牛、河狸、猞猁、野猫、狼、熊等已完全或濒临绝灭。中国的梅花鹿、鸳鸯、丹顶鹤等已为数很少,现列为重点保护。

针叶林动物群(coniferous forest fauna)

针叶林地带的动物群。分布地区包括北极苔原带以南,温带落叶阔叶林以北欧亚大陆和北美的寒温带。针叶林带(又称泰加林带)冬季悠长寒冷,夏季短促潮湿,针叶林树种组成单调,地面覆盖很厚的苔藓地衣,灌木和草本植物稀少,冬季积雪很深,动物生存条件不如其他森林带。
针叶林动物种类较单纯,主要由耐寒性和广适应性种类组成,包括大部分苔原带动物,如驯鹿、旅鼠、雪兔、北极狐、雷鸟等。其生命活动的季相变化显著,有些动物冬季进入冬眠,如棕熊;或贮备食物过冬,如松鼠;许多鸟类和一些哺乳类则具有季节性迁移。动物种群数量变化受天气条件和食物丰欠的影响,极不稳定,有周期性变化。针叶树籽歉收时会引起一些动物的大批迁移。
代表性动物:哺乳类有驼鹿、马鹿、狼獾、貂、猞猁、松鼠、花鼠。鸟类有松鸡、榛鸡、三趾啄木鸟、交嘴雀、松鸦、载菊等。两栖类仅有北美的雨蛙,数量较多。爬行类十分贫乏,只有欧亚大陆的极北蝰和胎生蜥蜴为典型代表。针叶林下地面发育的腐殖质层中包含有螨、弹尾虫、线虫和大量昆虫幼虫等土壤动物。针叶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群落,在西伯利亚和加拿大一些地区受人类干扰不大。但伐木和对毛皮兽的狩猎,对动物群落已造成一定危害。

稀树草原动物群(savanna fauna)

稀树草原地带的动物群。主要分布在非洲、南美洲中部、北美洲的墨西哥、澳大利亚的东部和北部、亚洲的印度和缅甸等地。稀树草原气候具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植物生长也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茂密的大型草本植物中稀疏地散生着旱生乔木。(见稀树草原植被)
在稀树草原开阔景观中,大型有蹄类种类繁多,非洲羚羊和角马可结成数百成千的大群。依赖草食动物为生的食肉动物种类也很丰富。穴居动物主要是啮齿类,在种类数量上占绝对优势。植食性昆虫数量惊人,以白蚁、蚁和蝗虫为最多。两栖类很少。草食和肉食动物多具有迅速的奔跑或跳跃前进的能力,如长颈鹿、斑马、袋鼠等。稀树草原动物的活动受干、湿季节的影响,变化显著。雨季时,草原各种生物极为繁荣,鸟类迁来营巢繁殖;旱季时,草类枯黄、乔木落叶,各种食草动物迁往附近山地,鸟类迁至他乡,许多小型动物进入洞穴开始蛰眠,待下次雨季时方重新活跃。
代表性动物:哺乳类,非洲有长颈鹿、非洲象、犀、河马、斑马、角马、多种羚羊、非洲野猪、狒狒、狮和斑鬣狗等;美洲有食蚁兽、犰狳科、南美胡狼、草原鹿;亚洲有四角羚、印度羚、鬣狗等;澳洲有甲尾袋鼠、袋熊、兔耳袋狸。鸟类,非洲有鸵鸟、珠鸡和蛇鹫等;美洲有美洲鸵等;澳洲有鸸鹋等。

热带雨林和亚热带森林动物群
(tropical rainforest and subtropical forest fauna)

热带雨林和亚热带森林地带的动物群,其特点明显,分布也较广。
热带雨林动物  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印度、非洲刚果河流域、中美洲以及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那里常年高温、多雨,植物种类繁多,生长茂盛,有多层树冠,为动物的生存和繁殖提供了充分条件。(见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植被)
在热带雨林,动物种类的分化达到高峰,但每种的个体数却较其他森林动物少,优势种的现象不明显。热带雨林的动物具有鲜丽的体色、奇怪的外形,例如鸟类和昆虫(尤其是蝴蝶)特别明显。昆虫、两栖类、爬行类等变温动物种类及数量丰富,许多古老类群在这里也得到很大发展,如两栖类(无足目)、爬行类(蟒、龟)和不少陆栖无脊椎动物(宝石甲虫、陆地涡虫),其中有些类群相当数量的种尚未定名。树栖种类多,地栖种类少,地栖哺乳类大多体形趋于纤小,如鼷鹿、黑鹿、貘等适合于密林的生活。树栖攀缘生活的种类占绝对优势,兽类、鸟类、两栖类、爬行类和大量肉食性昆虫(甲虫)都具有不少树栖种,这些动物在形态结构上形成了许多适应树栖攀缘生活的特征,如卷尾猴等。热带雨林生态条件的季节变化不大,其动物生命活动的季相变化不明显,动物全年活动,无冬眠、夏眠现象和贮粮习性,无明显换毛期,无一定繁殖季节,季节性迁移现象很少。相反,动物的昼夜活动明显分化,夜出活动的种类较昼出活动的种类多。
代表性动物:不同大陆的热带森林,动物种类的组成差别很大。哺乳类,美洲主要有狨鼠、卷尾猴、蛛猴、树懒、小食蚁兽、南美貘、吸血蝠;非洲主要有大猩猩、黑猩猩、长尾鲮鲤、倭河马;亚洲主要有猩猩、长臂猿(分布于中国海南岛、云南南部和越南、老挝等地区)、眼睛猴、蜂猴、猕猴、巨松鼠、大鼯鼠;澳洲主要有树袋鼠、袋貂、树袋熊。鸟类,美洲有蜂鸟、麝雉;非洲的太阳鸟几乎占世界的一半;亚洲有绿孔雀;澳洲有食火鸡、极乐鸟、冢雉等、爬行类,美洲有森蚺等;非洲有避役;亚洲有蟒蛇、巨蜥。两栖类,亚洲有树蛙等。热带雨林居民,许多地方实行“刀耕火种”,几年后放弃原耕地,再继续开拓荒地。造成生态序列中出现稀疏的次生林,动物区系和植物区系贫乏化。
亚热带森林动物  分布于热带雨林以南和以北的地区,主要在中国东南部,美国及澳大利亚的东南部和西南部,地中海沿岸和非洲的西南部。这里的年均温逐渐降低,季节变化趋于明显。动物群组成的多样性和古老性仅次于热带雨林,保存了一些古老类群,如熊猫(产于中国川西、川北、甘南、陕南)、扬子鳄等。但是越向北种类越减少,并出现某些种类的优势现象。中国亚热带有少数特有种类,如金丝猴、黑麂等。与热带雨林动物比较,亚热带森林动物生命活动的季相变化趋于明显。亚热带森林则往往被永久性的耕地所代替,只在一些崎岖山地保留一些森林,这些地区的动物受到人类活动和狩猎的威胁。

海洋动物区划
(marine animal regionalization)

由于研究不够,至今缺乏一个统一的世界海洋动物区划方案,目前流行的主要是按浅海的动物所作的区划,一般划为5个区(或带)。
北极海动物区 包括北冰洋及附近海域。水温低,常在0℃以下,终年大都被冰覆盖。该区动物种类贫乏。代表性动物:哺乳类有冠海豹、海象及白鲸、北极露脊鲸、独角鲸等。沿岸地区有北极熊(白熊)、北极狐。鸟类有各种海雀、潜鸟、象牙鸥。鱼类最典型的是鳕鱼、杜父鱼等。
北温带海动物区 北与北极海区相接,南至北纬40°。这里水温较暖,随季节和海流而变化。此区被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分为北太平洋亚区和北大西洋亚区。
①北太平洋亚区。动物种类较北极海区丰富,种群数量大,是重要的渔场。代表性动物:哺乳动物有海狗、海獭等, 海豹科和鲸类也很丰富。鸟类有海雀科和暴风鹱的一些特有种。鱼类以鲟科、鲑科、鲱科等最为典型,还有鲐、马鲛、大黄鱼、小黄鱼、带鱼等经济鱼类洄游于本区与热带海洋之间。
②北大西洋亚区。自然地理特点近似于北太平洋亚区,只是所产的种彼此稍有不同。
热带海动物区 约位于北纬40°和南纬40°之间,占据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绝大部分地区,面积超过其他各区的总和。本区动物的区系组成特别丰富,特产种类也较多。代表性动物:哺乳动物中鲸类只有齿鲸亚目分布广泛,其中抹香鲸为亚目中形体最大的种类。本区完全没有须鲸亚目种类。海牛目为热带海洋所特有。鸟类有鲣鸟科和军舰鸟科等都是擅长飞翔的海洋鸟类。鲣鸟数量极多,排出的粪便在荒僻的岛上积成很厚的粪层,可供作农业肥料。鱼类极其繁杂,软骨鱼类有鲨类、鳐类等;硬骨鱼类有飞鱼、石斑鱼、金枪鱼科、鲷科等。在珊瑚礁、珊瑚岛处还盛产蝴蝶鱼、石斑鱼及刺鲽鱼等。
南温带海动物区  本区北与热带区相接,南抵南纬50°~60°间。动物种类较热带区贫乏,但种群数量相当大,是重要的渔场。代表性动物:哺乳类有黑露脊鲸、小露脊鲸、毛皮海狮、新海豹等。鸟类有冠企鹅、漂泊信天翁、乌信天翁、海角鹱、锯鹱、王鸬鹚等。鱼类有绚鲑科、海鳝科、南乳鱼科等。
南极海动物区  位于南纬50°~60°以南。气候特点与北极相似。代表性动物:哺乳动物主要为象海豹、豹形海豹、威德尔海豹、食蟹海豹、带齿喙鲸、乔氏喙鲸等。鸟类有皇企鹅、南极企鹅、黄蹼洋海燕、蓝眼鸬鹚、环头燕鸥等。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