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足迹
互联网
722
今天我们在地球上漫游,可以见到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木争荣,百草竟秀……生命活动是大自然鲜活的诗、奋激的歌和造化的美。
最早的生命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又是怎样开始的呢?地球的诞生已有45至46亿年,古老生命的遗迹可以追溯到35亿年前,原始细菌化石的年龄已有31亿年。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地球由一团混乱不清的星云,逐渐变成有陆地、有海洋、有空气的星球。它经历了无数沧桑,在严酷的条件下由无机物逐步演化产生了有生命的有机体。自从最初的自养生物——蓝藻产生后,这种会借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氧气和有机物的生物,给地球环境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使地球由一个纯粹还原性的星球逐渐演变,最后出现了游离氧,并且逐步积累,形成一个完全氧化性的环境,在地球上奏起了生命的序曲,印上了生命的足迹。
在距今五、六亿年前形成的岩层中,生命的纪录大大丰富起来了,古书《池北偶谈》中曾谈到一个这样的故事:明代崇祯年间,有人在山东大汶口看到一块奇石,上面布满蝙幅的痕迹,“飞者伏者,肉羽如生”。这并不是怪诞无稽之谈,科学家如今真的在这里找到了这种石头,而且不止一块。石头上究竟是些什么东西呢,原来不是蝙蝠,而是三叶虫的化石,许多三叶虫挨挤在一起,组成了一幅如蝙蝠飞舞的图案。
地球的沼泽地自从35亿年前出现了菌藻类,经过8亿年的藻类繁荣期,随后出现了三叶虫。三叶虫是虾蟹的远亲,属于节肢动物甲壳类。三叶虫是当时动物中最多而最凶猛的,而陆地上又没有动物。因此,三叶虫雄霸着整个地球上有水的地方。
三叶虫维持它的霸主地位近3亿年。此后,海洋中出现了愈来愈多的竞争者。我国民间用作摆设的另一种奇石——宝塔石,那宝塔状的东西,就是三叶虫的对头之一,这是一种用长在脑袋边的触手来走路的软体动物,乌贼、章鱼是它的同类,它的尖喙和触手是使三叶虫致命的武器。它就是“鹦鹉螺”。
三叶虫的霸权地位动摇了,它不得不蜷曲伪装逃避敌人的袭击,在海洋中代替三叶虫兴起的是鱼类,生命的历程开始了一个新的飞跃,鱼类中有的竟能短时期在地上用鳍爬行,被称为总鳍鱼,是陆地上脊椎动物的祖先。
从此以后,植物也异常茂盛,许多昆虫应运而生,地球上的生命进入了一个高度繁荣的时期。到距今2忆年前左右,经过一次强烈的地壳运动,陆地扩大了,许多盛及一时的生物因淘汰而灭绝。在地球这个生命的舞合上,恐龙登场了,它取代了两栖类的地位,成为地球上最高级的生物,而且到距今1亿多年至7000万年前更达到鼎盛,这就是著名的“龙”的时代。龙是那些已经灭绝的爬行类的总称,它们有的在陆地上活动,有的在海洋中称霸,有的掌握制空权,一时地球上成了龙的天下。之后,又因地壳的强烈运动和寒冷气候的袭击,恐龙全部灭绝,被埋进地层成为化石,这种传奇性的遭遇,不能不使人叹服大自然的威力:物竟天择不留情!
人是生物,同样是环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究竟什么是人?对这个简单而又深奥的问题,世界上有各式各样的回答。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宣称:“人是无羽毛的两足动物”。古罗马政治家和哲学家塞尼加则认为:“人是社会的动物”。近代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干脆说,“人是唯一知道羞耻的动物”。科学家对人的定义更是各执一端。物理学家指出:“人是熵的减少者”。化学家认为:“人是碳原子的产物”。生物化学学家宣称:“人是核酸和酶的相互作用器”。生物学家则坚持:“人是细胞的聚集体”。这些说法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人的某些特性,但都未能完全表达“人”这个概念。
人和自然环境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一方面是环境对人的作用,另一方面是人对环境的作用。人是地球物质进化的产物,是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因此,人也是一种自然物。不过人具有社会属性,人是社会性生物。他在本质上区别于其他生物,是社会的存在物。所以,人作为有意识的物质,是地球环境进化的最高阶段。正像恩格斯所说的,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生物的存在是我们这个星球的特征,也是地球的骄傲。生物圈是一个奥妙无穷,异彩纷呈的世界。在这个欣欣向荣的生物圈里,绿色植物从土壤吸取水分和养料,借助于阳光和热能制造有机物质;动物又以植物和其他动物为食物;那些渺小的微生物则将死亡的动、植物遗体进行分解,把宝贵的养料归还土壤,这样周而复始形成无数良性生态平衡循环系统。
生物圈是地球表面全部有机体及与之发生相互作用的物理环境的总称。生物圈内聚集着200多万种动植物和微生物,居住着50多亿人口。虽然生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而且颇有充斥全球之势,但从最小的藻类到最大的蓝鲸,地球上的芸芸众生都有其相对狭窄的环境。鱼儿离不开水,一旦池塘干涸,大多数鱼类就无法生存。青蛙虽然棋高一着,能在岸上觅食,但蛙卵和蝌蚪叫却是在水中发育的,如果没有水域,它也不能传宗接代。热带雨林是猴子的领地,它们成群结队在林中采食野果、嫩叶,在树丛藤蔓间上下攀授,来回悠荡,尽情嬉戏,俨然是大森林的主人。然而,一旦离开这种特定的天地,“树倒猢狲散”,这些”小精灵”就无用武之地了。
人为”万物之灵”。在历史的长河里,人逐渐学会用火、构木筑巢、缝制衣裳……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的足迹几乎遍及全球。上至“九天”,下至“龙宫”,到处都有人类在活动,就连大多数生物里而生畏、不敢间津的南极,也成了从事科学研究的基地。但是,哪怕科学技术再发达,人类也还需要从环境中获取新鲜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和充足的食物。从这种意义上说,一切动物,也包括人在内,都必须依赖周围的环境而生存。
当然,由于食物和空间有限,生物之间特别是生活习性相近的物种之间难免要发生竞争,竞争的结果,可能是一种生物取得了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另一种被淘汰,或被迫改变栖息地或食物。因此,在漫长的地球演化史中,生物之间不断进行着生存竞争。但无数种生物仍然能依附各自的环境顽强地繁衍生息,并形成一种既不受环境支配,又能适应环境的平衡状态。
最早的生命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又是怎样开始的呢?地球的诞生已有45至46亿年,古老生命的遗迹可以追溯到35亿年前,原始细菌化石的年龄已有31亿年。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地球由一团混乱不清的星云,逐渐变成有陆地、有海洋、有空气的星球。它经历了无数沧桑,在严酷的条件下由无机物逐步演化产生了有生命的有机体。自从最初的自养生物——蓝藻产生后,这种会借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氧气和有机物的生物,给地球环境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使地球由一个纯粹还原性的星球逐渐演变,最后出现了游离氧,并且逐步积累,形成一个完全氧化性的环境,在地球上奏起了生命的序曲,印上了生命的足迹。
在距今五、六亿年前形成的岩层中,生命的纪录大大丰富起来了,古书《池北偶谈》中曾谈到一个这样的故事:明代崇祯年间,有人在山东大汶口看到一块奇石,上面布满蝙幅的痕迹,“飞者伏者,肉羽如生”。这并不是怪诞无稽之谈,科学家如今真的在这里找到了这种石头,而且不止一块。石头上究竟是些什么东西呢,原来不是蝙蝠,而是三叶虫的化石,许多三叶虫挨挤在一起,组成了一幅如蝙蝠飞舞的图案。
地球的沼泽地自从35亿年前出现了菌藻类,经过8亿年的藻类繁荣期,随后出现了三叶虫。三叶虫是虾蟹的远亲,属于节肢动物甲壳类。三叶虫是当时动物中最多而最凶猛的,而陆地上又没有动物。因此,三叶虫雄霸着整个地球上有水的地方。
三叶虫维持它的霸主地位近3亿年。此后,海洋中出现了愈来愈多的竞争者。我国民间用作摆设的另一种奇石——宝塔石,那宝塔状的东西,就是三叶虫的对头之一,这是一种用长在脑袋边的触手来走路的软体动物,乌贼、章鱼是它的同类,它的尖喙和触手是使三叶虫致命的武器。它就是“鹦鹉螺”。
三叶虫的霸权地位动摇了,它不得不蜷曲伪装逃避敌人的袭击,在海洋中代替三叶虫兴起的是鱼类,生命的历程开始了一个新的飞跃,鱼类中有的竟能短时期在地上用鳍爬行,被称为总鳍鱼,是陆地上脊椎动物的祖先。
从此以后,植物也异常茂盛,许多昆虫应运而生,地球上的生命进入了一个高度繁荣的时期。到距今2忆年前左右,经过一次强烈的地壳运动,陆地扩大了,许多盛及一时的生物因淘汰而灭绝。在地球这个生命的舞合上,恐龙登场了,它取代了两栖类的地位,成为地球上最高级的生物,而且到距今1亿多年至7000万年前更达到鼎盛,这就是著名的“龙”的时代。龙是那些已经灭绝的爬行类的总称,它们有的在陆地上活动,有的在海洋中称霸,有的掌握制空权,一时地球上成了龙的天下。之后,又因地壳的强烈运动和寒冷气候的袭击,恐龙全部灭绝,被埋进地层成为化石,这种传奇性的遭遇,不能不使人叹服大自然的威力:物竟天择不留情!
人是生物,同样是环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究竟什么是人?对这个简单而又深奥的问题,世界上有各式各样的回答。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宣称:“人是无羽毛的两足动物”。古罗马政治家和哲学家塞尼加则认为:“人是社会的动物”。近代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干脆说,“人是唯一知道羞耻的动物”。科学家对人的定义更是各执一端。物理学家指出:“人是熵的减少者”。化学家认为:“人是碳原子的产物”。生物化学学家宣称:“人是核酸和酶的相互作用器”。生物学家则坚持:“人是细胞的聚集体”。这些说法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人的某些特性,但都未能完全表达“人”这个概念。
人和自然环境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一方面是环境对人的作用,另一方面是人对环境的作用。人是地球物质进化的产物,是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因此,人也是一种自然物。不过人具有社会属性,人是社会性生物。他在本质上区别于其他生物,是社会的存在物。所以,人作为有意识的物质,是地球环境进化的最高阶段。正像恩格斯所说的,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生物的存在是我们这个星球的特征,也是地球的骄傲。生物圈是一个奥妙无穷,异彩纷呈的世界。在这个欣欣向荣的生物圈里,绿色植物从土壤吸取水分和养料,借助于阳光和热能制造有机物质;动物又以植物和其他动物为食物;那些渺小的微生物则将死亡的动、植物遗体进行分解,把宝贵的养料归还土壤,这样周而复始形成无数良性生态平衡循环系统。
生物圈是地球表面全部有机体及与之发生相互作用的物理环境的总称。生物圈内聚集着200多万种动植物和微生物,居住着50多亿人口。虽然生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而且颇有充斥全球之势,但从最小的藻类到最大的蓝鲸,地球上的芸芸众生都有其相对狭窄的环境。鱼儿离不开水,一旦池塘干涸,大多数鱼类就无法生存。青蛙虽然棋高一着,能在岸上觅食,但蛙卵和蝌蚪叫却是在水中发育的,如果没有水域,它也不能传宗接代。热带雨林是猴子的领地,它们成群结队在林中采食野果、嫩叶,在树丛藤蔓间上下攀授,来回悠荡,尽情嬉戏,俨然是大森林的主人。然而,一旦离开这种特定的天地,“树倒猢狲散”,这些”小精灵”就无用武之地了。
人为”万物之灵”。在历史的长河里,人逐渐学会用火、构木筑巢、缝制衣裳……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的足迹几乎遍及全球。上至“九天”,下至“龙宫”,到处都有人类在活动,就连大多数生物里而生畏、不敢间津的南极,也成了从事科学研究的基地。但是,哪怕科学技术再发达,人类也还需要从环境中获取新鲜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和充足的食物。从这种意义上说,一切动物,也包括人在内,都必须依赖周围的环境而生存。
当然,由于食物和空间有限,生物之间特别是生活习性相近的物种之间难免要发生竞争,竞争的结果,可能是一种生物取得了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另一种被淘汰,或被迫改变栖息地或食物。因此,在漫长的地球演化史中,生物之间不断进行着生存竞争。但无数种生物仍然能依附各自的环境顽强地繁衍生息,并形成一种既不受环境支配,又能适应环境的平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