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代谢动力学
互联网
第三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目的要求
1. 了解药物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排泄的基本概念及影响因素。掌握
首关消除概念及细胞膜两侧 pH 对药物吸收和分布的影响。
2 .熟悉药物消除动力学、时量曲线及多次给药的血药浓度变化
3 .掌握药代动力学基本参数的药理学意义。了解房室模型及意义。
[ 教学内容 ]
第一节 药物的体内过程
一, 药物的跨膜转运
(一) 被动转运
1 ,简单扩散
2 ,滤过
3 ,易化扩散
(二) 主动转运
(三) 膜动转运
1 ,胞饮
2 ,胞吐
二、药物的吸收和影响因素
1. 药物的吸收 (absorption) 吸收是指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循环的过程。口服药物吸收后经门静脉进入肝脏,有些药物首次进入肝脏就被肝药酶代谢,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称为首关消除 (first pass elimination) 。经过肝脏首关消除过程后,进入体循环的药量与实际给药量的相对量和速度,称生物利用度。
药物的吸收分布及排泄过程中的跨膜转运有多种形式,但多数药物是以简单扩散的物理机制转运 ,扩散速度除取决于膜的性质、面积及膜两侧的浓度梯度外,还与药物的性质有关。分子小、脂溶性大、极性小、非解离型的药物易通过生物膜。药物的解离度也因其 pKa (酸性药物解离常数的负对数)及所在溶液的 pH 不同而不同。非解离型(分子态)药物可以自由通过生物膜,离子型(解离型)药物不易通过生物膜。
多数药物为弱酸性或弱碱性药物。弱酸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中解离少,分子态多,易通过生物膜;弱碱性药物则相反。由于膜两侧 pH 不同,当分布达平衡时膜两侧的药量会有相当大的差异。
三、药物的分布和影响因素
. 药物的分布 (distribution ) 是指药物从血循环系统到达组织器官的过程。影响分布的因素 ① 药物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包括分子大小、脂溶性、 pKa 等)。②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结合药不能通过生物膜,只有游离药物才能向组织分布。③ 组织器官的屏障作用,如血脑屏障、胎盘屏障 。④ 细胞膜两侧体液的 pH 。如细胞内液 pH (约为 7.0 )略低于细胞外液(约 7.4 )、弱碱性药在细胞内浓度略高,弱酸性药在细胞外液浓度略高,根据这一原理,弱酸性药苯巴比妥中毒时,用碳酸氢钠碱化血液和尿液可使脑组织中药物向血浆转移,并减少肾小管的重吸收加速自尿排泄。
四、药物的代谢
. 药物的生物转化 (biotransformation) 又称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多种药物代谢酶(尤其肝药酶)作用下,化学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
肝脏微粒体的细胞色素 P-450 酶系统,是肝内促进药物代谢的主要酶系统,简称肝药酶 。肝药酶具有活性有限、个体差异大、易受药物的诱导和抑制的特点。
某些药物能增加肝药酶的活性,增加药物的生物转化,称肝药酶诱导剂,反之则称肝药酶的抑制剂。
五、药物的排泄
药物的排泄 (excretion) 排泄是药物从体内排出体外的过程。肾脏是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原形经肾脏排泄的药物在肾小管可被重吸收,使药物作用时间延长。重吸收程度受尿液 pH 影响,应用酸性药或碱性药,改变尿液的 pH ,可减少肾小管对药物的重吸收。
有些药物如洋地黄毒甙,部分在肝细胞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随胆汁排入小肠,在小肠水解后游离药物又被吸收,称肝肠循环 (hepato-enteral circulation) 。洋地黄毒甙中毒时,可服用消胆胺,消胆胺可与洋地黄毒甙在肠道结合,结合物随粪便排泄,打断肝肠循环。乳汁 pH 略低于血浆,碱性药物部分可自乳汁排泄。从乳汁排泄量较多的药物应注意对乳儿的影响。
第二节 药代动力学基本概念
一、血药浓度 - 时间曲线的意义
1. 时量关系:以纵座标为浓度,横座标为药后时间,体内药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时量关系),可绘制出一条曲线,称时量曲线。
2. 时效关系:若纵坐标为效应,横座标为药后时间,则用药后产生的药效随时间的变化的关系(时效关系)绘制出的曲线,称时效曲线。
二,给药途径与药时曲线
三, 生物利用度
生物利用度 (bioavilability) 亦可用口服药物的时量关系曲线下面积( AUC )与静脉注射时时量关系的曲线下面积比值来表示,即 F=AUC (口服) /AUC (静脉)× 100%
四,表观分布容积 ( Vd ) 等于体内总药量( mg )与血药浓度( mg/L )的比值。即 Vd=A ( mg ) / C ( mg/L ),单位为升( L )。
五,速率过程和有关参数
1. 一级动力学消除 :体内药物按瞬时血药浓度(或体内药量)以恒定的百分比消除,称一级动力学消除,又称恒比消除。其微分方程式为: dC/dt =-k.C1 ; 积分方程式为: Ct=Co.e-kt 。 多数药物以一级动力学消除。
2. 零级动力学消除 体内药物单位时间内消除恒定的量称零级动力学消除,又称恒量消除。其微分方程式为: dC/dt= -k.Co , 积分方程式为: Ct= Co -k 部分药物当体内药量超过机体代谢能力时则为零级动力学消除,降至最大消除能力以下时,则按一级动力学消除。
3 .非线性动力学
2. 清除率 ( clearanse,CL ) 单位时间内多少容积的药物从体内被消除干净称除率 ,CL=K.Vd, 它与半衰期都是衡量药物从体内消除快慢的指标。
六,房室模型
药物进入机体后,从体内消除过程比较复杂。为了形象的描述药物的体内过程,研究人员设计了多种动力学模型。
1. 一房室模型 即把机体看作一个均一容器,药物进入体内后立即均匀分布。
2. 二房室模型 把血液循环系统和血流丰富的组织器官为中央室,血流不丰富的组织器官(如皮肤、肌肉、神经等)为周边室。药物首先进入中央室,进入中央室的药物又向周边室分布,中央室和周边室之间分布达平衡需要一定时间过程。
七, . 多次给药和给药方案
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定时定量反复多次给药经 5 个 t1/2 后所达到的血药浓度称稳态血浓( Staady state concentration,Css )。此时血药浓度稳定在下一次给药前的谷浓度和药后的峰浓度之间。任何途径给药都需经过 5 个 t1/2 达 Css ,停止给药经过 5 个 t1/2 体内药物基本全部消除。当给药时间间隔为一个 t1/2 时,首次剂量加倍可立即达到 Css 。为维持 Css 所需剂量称维持量( Dm )。立即达到有效血浓所需要的剂量称负荷量( DL )。当给药时间间隔为一个 t1/2 时,负荷量等于 2 倍的维持量。
( 四 ) 药动学参数的概念、药理学意义及各参数间的相互关系
1. 半衰期( t1/2 ) 血浆药物浓度降低一半所需时间称半衰期( t1/2 )。
2. 消除速率常数( K ) 单位时间内药物消除的百分速率称消除速率常数。半衰期与消除速率常数之间的关系可用 t1/2 =0.693/K 来表示。
3. . 生物利用度 (bioavilability , ) : F=AUC((po)/AUC(iv) x100%
4. 清除率( clearanse,CL ) : CL=K.Vd
5. 表观分布容积( Vd ) 等于体内总药量与血药浓度的比值,即 Vd=A ( mg ) / C ( mg/L ),单位为升( L )。它不是一个真实的体积, 只能近似的说明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广狭程度。分布容积大的药物 , 组织分布广,反之则组织分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