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药物与受体

互联网

1926
网络
 

 

第四节 药物与受体

  受体(receptor)是细胞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细胞蛋白组分,能识别周围环境中某种微量化学物质,首先与之结合,并通过中介的信息转导与放大系统,触发随后的生理反应或药理效应。自从Langley 提出受体学说100年后,受体已被证实为客观存在的实体,类型繁多,作用机制多已被阐明,现在受体已不再是一个空泛笼统的概念。受体分子在细胞中含量极微,1mg 组织一般只含10fmol左右。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称为配体(ligand)。受体仅是一个“感觉器”,对相应配体有极高的识别能力。受体-配体是生命活动中的一种偶合,受体都有其内源性配体,如神经递质、激素、自身活性物(autocoid)等。能激活受体的配体称为激动药(agonist),能阻断其活性的配体称为拮抗药(antagonist)。根据受体与配体结合的高度特异性,受体被分为若干亚型,如肾上腺素受体又分为α 1 、α 2 、β 1 和β 2 等亚型,其分布及功能都有区别。受体与配体有高度亲和力,多数配体在1pmol~1nmol/L的浓度时即可引起细胞的药理效应。反应之所以如此灵敏主要是靠后续的信息转导系统,如细胞内第二信使(second messenger)的放大、分化及整合功能。酶、 载体 、离子通道及核酸也可与药物直接作用,但这些物质本身具有效应力,故严格地说不应被认为是受体。某些细胞蛋白组分可与配体结合,但没有触发效应的能力,称为结合体(acceptor)。

一、受体动力学

受体动力学一般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配体(L)与受体(R)做结合试验研究。取一定量组织,磨成细胞匀浆,分组加入不同浓度的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配体(药物),温孵待反应达平衡后,迅速过滤或离心分出细胞,用缓冲液洗去尚未结合的放射性配体,测定标本的放射强度,这是药物与细胞结合的总量,此后用过量冷配体(未用同位素标记的配体)洗脱特异性与受体结合的放射性配体再测放射强度,这是药物非特性结合量。将总结合量减去非特性结合量就可以获得L-R结合(B)曲线。如果L只与单一R可逆性结合,以B为纵座标,[L]为横座标,L-R结合曲线为直方双曲线(图2-5)。如将横座标改用log[L]([]表示摩尔浓度)则呈典型的S形量效曲线。

按质量作用定律

(E代表效应)

反应达到平衡时

(K D 是解离常数)

  因为[R T ]=[R]+[LR](R T 为受体总量),代入上式并经推导得

由于只有LR才发挥效应,故效应的相对强弱与LR相对结合量成比例,即

按此公式以E为纵座标,log[L]为横座标作图,结果与实验数据图形完全一致。

当[L]=0时,效应为0,

  当[L]》K D 时,[LR]/[R T ]=100%,达最大效能,即[LR] max =[R T ]。

  当[LR]/[R T ]=50%时,即EC 50 时,K D =[L]。

  K D 表示L与R的亲和力(affinity),单位为摩尔。各药(L)与R亲和力不同,K D 越大时亲和力越小,二者成反比。令pD 2 =-logK D 则其值不必用摩尔单位、数值变小且与亲和力成正比,在半对数座标上也较易理解,故pD 2 较为常用。

  药物与受体结合产生效应不仅要有亲和力,还要有内在活性(intrinsic activity),后者用α表示,0≤α≤100%。故上述公式应加入这一参数:E/E max = α[LR]/[R T ]。两药亲和力相等时其效应强度取决于内在活性强弱,当内在活性相等时则取决于亲和力大小(图2-6)。

  将上述受体动力学基本公式([LR]/[R T ]=[L]/K D +[L])加以推导改变可将S形量效曲线改变为直线关系,使计算方便很多也准确很多:

  1.双倒数图 将上述基本公式两侧取倒数后加以推导得1/[LR]=K D /[L][R T ]+1/[R T ]。以1/[LR]为纵座标、1/[L]为横座标作图得直线(图2-7),斜率为K D [R T ],即K D /E max ,与纵座标交点为1/[R T ],即1/E max ,与横座标交点为-1/K D

  2.Scatchard图 推导得公式[LR]/[L]=[R T ]/K D -[LR]/K D 以[LR]/[L],为纵座标,[LR]为横座标作图也呈直线(图2-8),斜率为-1/[K D ],与纵座标交点为[R T ]/K D ,与横座标交点为[R T ]。

这些直线关系图解在受体研究中有重要用途,也可加深对受体动力学的理解

图2-6  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及其内在活性对量效曲线的影响
A图 a,b,c三药与受体的亲和力(pD2)相等,但内在活性(E max )不等
B图 a,b,c 三药与受体的亲和力(pD2)不等,但内在活性(E max )相等

图2-7 受体结合量效关系的双倒数作图

图2-8 受体结合量效关系的Scatchard作图

  一些活性高的药物与相应受体结合的量效曲线 (B-log[L]曲线)并不一定与结合后产生效应的量效曲线(E-log[L]曲线)相重合。因为这类药物只需与一部分受体结合就能发挥最大效应(E max ),剩余下未结合的受体为储备受体(spare receptor)。这对理解拮抗药作用机制有重要意义,因为这类拮抗药必须在完全占领储备受体后才能发挥其拮抗效应。

  受体激动药(L)对相应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也有较强的内在活性,α达100%。受体拮抗药(I)虽然也有较强的亲和力,但缺乏内在活性,α=0,本身不能引起效应,却占据一定量受体,拮抗激动药的作用。竞争性拮抗药(competitive antagonist)能与激动药互相竞争与受体结合,这种结合是可逆性的。在实验中如果L与I同时存在则[R T ]=[R]+[LR]+[IR],代入上述基本公式并加推导得

  可见L和I同时存在时,如L这一因素固定不变,药理效应大小取决于[I]/K 1 (K 1 是I的解离常数)。[I]越高及(或)K 1 越小时效应越弱,即拮抗效果越强。当[L]》[I]时,[LR]/[R T ]→100%,这就是竞争性拮抗药使量效曲线平行右移(E max 不变)的理论解释(图2-9)。

在有一定量的竞争性拮抗药[I]存在时,增加[L]至[L’]仍可使药理效应维持在原来单用[L]时的水平。据此,

将之推导得

  [L’]/[L]是剂量比 (dose ratio),即将[L]增加[L’]/[L]倍就能克服[I]的拮抗作用。该比值也取决于[I]/K 1 而与[L]绝对值或K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