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键合相色谱法
互联网
一. 原理
“化学键合相色谱法”――采用化学键合相作固定相的液相色谱法。
化学键合相是利用化学反应通过共价键将有机分子键合在载体(硅胶)表面,形成均一、牢固的单分子薄层而构成的固定相。其分离机理为吸附和分配两种机理兼有。对多数键合相来说,以分配机理为主。通常,化学键合相的载体是硅胶,硅胶表面有硅醇基, ≡Si�OH,它能与合适的有机化合物反应,获得各种不同性能的化学键合相。
从键合反应的性质可分为:酯化键合(≡Si-O-C)、硅氮键合(≡ Si-N)和硅烷化键合(≡Si-O-Si-C)等;硅烷化键合相应用最广泛。这种键合相是用有机氯硅烷与硅醇基发生反应:≡Si�OH + C18H37 SiCl3→ ≡Si-O�Si�C18H37 + HCl,这种固定相在 pH = 2~8.5 范围内对水稳定,有机分子与载体间的结合牢固,固定相不易流失稳定性好。
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相(Octadecylsilane 简称ODS或C18): 是最常用的非极性键合相。它们用于反相色谱法,在70℃以下和 pH 2~8范围内可正常工作。
化学键合固定相具有如下优点:
①柱效高:传质速度比一般液体固定相快;
②稳定性:耐溶剂冲洗,耐高温,无固定液流失,从而提高了色谱柱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应用范围广:改变键合有机分子的结构和基团的类型,能灵活地改变分离的选择性,适用于分离几乎所有类型的化合物;且能用各种溶剂作流动相(梯度洗脱)。
二. 流动相
化学键合相色谱所用流动相的极性必须与固定相显著不同,根据流动相和固定相的相对极性不同分为:
1. 正相键合相色谱法:流动相极性小于固定相极性。
常用非极性溶剂如烷烃类溶剂,样品组分的保留值可用加入适当的有机溶剂(调节剂)的办法调节洗脱强度。常用有机溶剂为极性溶剂如氯仿、二氯甲烷、已腈、醇类等。
适用于分离中等极性化合物,如脂溶性维生素、甾族、芳香醇、芳香胺、脂、有机氯农药等。
2. 反相键合相色谱法:流动相极性大于固定相极性。
流动相多以水或无机盐缓冲液为主体,再加入一种能与水相混溶的有机溶剂(如甲醇、乙睛、四氢呋喃等)为调节,根据分离需要,改变洗脱剂的组成及含量,以调节极性和洗脱能力。在反相键合相色谱中,极性大的组分先流出,极性小的组分后流出。固定相一般为C18、 C8。
反相键合相色谱法应用最广泛,因为它以水为底溶剂,在水中可以加入各种添加剂,改变流动相的离子强度、pH 值和极性等,以提高选择性,而且水的紫外截至波长低,有利痕量组分的检测,反向键合相稳定性好,不易被强极性组分污染,且水廉价易得,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