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自身输血临床应用的一些新进展

互联网

638
摘 要 自身输血指采集或回收病人自己的血液供手术或大失血后回输。传统上按血液来源分为预贮式、稀释式和回收式3种。本文就这3种自身输血的临床应用和相关基础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自身输血 预贮式 稀释式 回收式

追溯自身输血的发展历程,传统上它属于外科输血的范畴,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输血相关传统疾病,特别是输血后肝炎和AIDS的关注,自身输血已提升到一个重要位置。自体输血习惯上分为预贮式(preepsite)、稀释式(heiute)和回收式(svgeuttrnsfusin)等3种形式,临床各科广泛的自身输血的实践已极大丰富了其内涵,使自身输血技术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1预贮式自身输血

预贮式自身输血是在手术数周乃至数月前预先采集病人自身血液(全血或分离成分)保存,以备手术失血较多时使用。虽然自身血预贮在国外已成为许多择期手术前一项常规术前准备,但对预先贮血病例的入选标准仍有待进一步探讨。有人对3603例自身输血者调查分析表明[1],献血反应总发生率可达74%,其中迷走神经反应--低血压和心动过缓是最常见的副反应,引人注目的是小于25岁的年轻病人组中发生率最高;而既往通常认为的高龄、心肺疾患以及Bker\'s高危险值等因素并没有显著性临床意义。事实上严重心脏病(如心肌梗塞)同样可以平安无事自身贮血[2]。Lrque等[3]设计了一种点值评估体系(Pintsresyste),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对术后输血的各相关单变量先进行分析,有显著意义的因素进入gisti回归分析模型,以各自回归系数为基础建立了一个4层次的点值评估体系,发现独立相关的因素有:①术前血红蛋白水平;②手术种类;③手术方案有无修改;④拟自身输血的病人状态;⑤病人体重,并认为该体系可对高危人群的各相关因素进行精细的量化。

通常认为自身存血前和自身输血后均使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辅以铁剂是必要的辅助治疗手段,但从降低医疗费用的角度考虑,现有意见认为,预期手术中出血量和术前血红蛋白水平应作为衡量是否应用r-HuEp等昂贵药品的最重要标准[4]。

值得注意的是,对预贮式自身输血采血后的使用和管理还存在尚未解决的问题。有资料显示,1年中采集的总量达9920单位的预贮血中有4464单位被废置(占45%)[5],而造成这种情况最主要的原因是预定献血程序和贮血后手术方案的修改,因此充分发挥预贮血的使用效率仍是各级医院输血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虽有建议这些贮血可扩大同种异体输血的供应和来源,但对原本用于特定人群的血液移作它用,重新进行病原微生物、抗原-抗体成分及其他重要指标的鉴定和分析所需的高昂费用亦不容低估[6]。因此正如目前普遍提倡尽量减少同种异体输血一样,“挪用”自体预贮血的观点也被逐渐摒弃,美国医学会1997年年会报告明确提出“不主张这种‘交叉输血(rssver)’方式”。

2稀释式自身输血

稀释式自身输血指手术过程中病人经麻醉后预先采集一定量血液,同时输以晶体和/或胶体溶液以维持血容量大致正常,待术后再将预采的血液回输该病人。应用这种方法,手术中流失的是稀释血,可以减少红细胞的损失;血液稀释后同时降低时血液粘滞度,改善了手术时微循环灌注,增加了组织O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