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我国检验医学事业的跨越发展与未来
互联网
845
作者:常玉梅河北省保定市解放军252医院科,071000
改革开放30年间,我国医学事业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尤其在20世纪与21世纪交替时期,临床领域的专家学者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与前景,对临床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20世纪90年代临床发生巨大的改变和飞跃,为临床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成熟了“医学”到“医学”的转变。这一转变概括了医学的历史使命,认清工作者面临更高任务和挑战,并充分肯定了医学的特定,更加振奋工作者精神面貌和斗志,为实现中国医学事业新的腾飞而努力工作,就此做一简单综述:
1医学发展壮大
11管理机构与人才培养
我国的医学机构建立比较晚,在1979年9月成立了中华医学会分会,并在WHO的支持指导下,同年成立了卫生部临床中心,以行政手段实施全面的质量管理。分会和中心两机构相辅相成,有力推动了全国事业和技术的发展。同时我国的专业起步也比较晚,解放初期,专业技术人员仅4000余人,大部分初级技术人员,由于条件限制,技术水平比较低,显微镜,试管,吸管,瓶瓶罐罐就是我们工作者手中的武器,然而就是他们为我国事业做了大量的工作。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专卫校开设医学专业,到1983年在高等医学院校设医学专业本科教育,培养了大批的医学人才,改变了学历结构。目前,全国有27所院校设此专业,有3个博士点和17个硕士点,每年毕业生上千人,技术人员达到20余万人,包含博士,学士,研究,本科,专科各层次,人员结构和素质发生了变化,人员素质也得到大幅度的上升。新中国成立60年来,医学教育有很大发展,已形成培养目标明确,具有层次齐全,形式多样的教育体系[1]。
12临床技术和设备
仪器的迅速发展是近年来医学领域很惹人注目的成就。先进设备的应用,使测结果更好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结果判断更加客观,科学,反馈给临床的信息也越来越迅速,结果回报时间越来越短。医疗设备发展经历缓慢而漫长的年代。在1590年荷兰人制造了最原始的显微镜,把人类的视觉从宏观引入到微观,了解到人体和自然生物的基本结构,为医学中的细胞形态学,微生物及虫学奠定了基础。此后几个世纪科学家,人不断的摸索创新,20世纪中期美国工程师库尔特根据微小粒子通过特殊的小孔时可产生电阻变化这一现象(库尔特原理),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血液细胞计数仪,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减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测定的准确度和精密度。1958年国产581型光电比色计问世,60年代初生产了62型分光光度计,都是当时知名度较高的产品,为手工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59年美国学者Bersn和Yw建立了放射免疫分析(RIA)法,开拓了医学的新领域[2-3]。至今医学经过一次次质的飞跃,发生了翻天覆的变化,大量先进的自动化仪器取代了简单的比色计等一般仪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生化中的酶促速率法分析技术,临床中的干化学试纸条法测,免疫中的放射免疫,酶免疫及化学发光,微生物中的全自动细菌鉴定技术及药敏分析系统和以聚合酶链反应为代表的分子生物学新技术,各种自动化流式细胞技术,免疫标记技术,基因诊断技术,生物芯片技术等。所用的技术涉及到很多最新的尖端学科,这些技术的建立与普及使测方法的灵敏度不断提高,特异性越来越好,测结果也更加准确可靠。
2医学跨入医学
20世纪90年代是我国事业最大的飞跃,新的一代工作者茁壮成长与成熟,担负起本机构的管理者和领导者重担,时代赋予给他们光荣的使命。医疗设备相继从国内外引进,新技术诞生,科室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和改革,医院实室已不是像以前那样只提供“三大常规”这样简单的化项目,医院实室从原来手工作坊式的工作模式,逐步发展成为有良好组织和工作条件的现代化实室,形成临床化学,临床血液学,临床免疫学,临床微生物学,分子诊断学等众多亚学科。医学已和其他兄弟学科如放射医学,影像医学,超声医学一样,成为临床医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分支和学科。
我国在20世纪末阶段医学已形成前所未有的格局,医学步入医学时机已基本成熟。为了顺应国内外医学的发展趋势,在迎接21世纪到来之际,经中华医学杂志编委会多次酝酿和讨论,并报请上级有关部门审核批准,国家卫生部临床中心主任,中华学会主任委员杨振华教授在1999年第3期《中国实诊断学》发表了“医学,不是医学”一文,提出将医学(MeiTehngy)更名为医学”(LrtryMeiine),决定自2000年第1期开始,将本刊改名为《中华医学杂志》,英文刊名改为《ChineseJurnfLrtryMeiine》[4]。“医学”转变为“医学”不仅是名词的颠倒,使学科建设的理念和内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反映了工作的扩展和它在临床医学中位的提高,也对医学工作者在知识水平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现了国内医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屹立在科学领域中。
改革开放30年间,我国医学事业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尤其在20世纪与21世纪交替时期,临床领域的专家学者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与前景,对临床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20世纪90年代临床发生巨大的改变和飞跃,为临床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成熟了“医学”到“医学”的转变。这一转变概括了医学的历史使命,认清工作者面临更高任务和挑战,并充分肯定了医学的特定,更加振奋工作者精神面貌和斗志,为实现中国医学事业新的腾飞而努力工作,就此做一简单综述:
1医学发展壮大
11管理机构与人才培养
我国的医学机构建立比较晚,在1979年9月成立了中华医学会分会,并在WHO的支持指导下,同年成立了卫生部临床中心,以行政手段实施全面的质量管理。分会和中心两机构相辅相成,有力推动了全国事业和技术的发展。同时我国的专业起步也比较晚,解放初期,专业技术人员仅4000余人,大部分初级技术人员,由于条件限制,技术水平比较低,显微镜,试管,吸管,瓶瓶罐罐就是我们工作者手中的武器,然而就是他们为我国事业做了大量的工作。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专卫校开设医学专业,到1983年在高等医学院校设医学专业本科教育,培养了大批的医学人才,改变了学历结构。目前,全国有27所院校设此专业,有3个博士点和17个硕士点,每年毕业生上千人,技术人员达到20余万人,包含博士,学士,研究,本科,专科各层次,人员结构和素质发生了变化,人员素质也得到大幅度的上升。新中国成立60年来,医学教育有很大发展,已形成培养目标明确,具有层次齐全,形式多样的教育体系[1]。
12临床技术和设备
仪器的迅速发展是近年来医学领域很惹人注目的成就。先进设备的应用,使测结果更好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结果判断更加客观,科学,反馈给临床的信息也越来越迅速,结果回报时间越来越短。医疗设备发展经历缓慢而漫长的年代。在1590年荷兰人制造了最原始的显微镜,把人类的视觉从宏观引入到微观,了解到人体和自然生物的基本结构,为医学中的细胞形态学,微生物及虫学奠定了基础。此后几个世纪科学家,人不断的摸索创新,20世纪中期美国工程师库尔特根据微小粒子通过特殊的小孔时可产生电阻变化这一现象(库尔特原理),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血液细胞计数仪,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减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测定的准确度和精密度。1958年国产581型光电比色计问世,60年代初生产了62型分光光度计,都是当时知名度较高的产品,为手工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59年美国学者Bersn和Yw建立了放射免疫分析(RIA)法,开拓了医学的新领域[2-3]。至今医学经过一次次质的飞跃,发生了翻天覆的变化,大量先进的自动化仪器取代了简单的比色计等一般仪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生化中的酶促速率法分析技术,临床中的干化学试纸条法测,免疫中的放射免疫,酶免疫及化学发光,微生物中的全自动细菌鉴定技术及药敏分析系统和以聚合酶链反应为代表的分子生物学新技术,各种自动化流式细胞技术,免疫标记技术,基因诊断技术,生物芯片技术等。所用的技术涉及到很多最新的尖端学科,这些技术的建立与普及使测方法的灵敏度不断提高,特异性越来越好,测结果也更加准确可靠。
2医学跨入医学
20世纪90年代是我国事业最大的飞跃,新的一代工作者茁壮成长与成熟,担负起本机构的管理者和领导者重担,时代赋予给他们光荣的使命。医疗设备相继从国内外引进,新技术诞生,科室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和改革,医院实室已不是像以前那样只提供“三大常规”这样简单的化项目,医院实室从原来手工作坊式的工作模式,逐步发展成为有良好组织和工作条件的现代化实室,形成临床化学,临床血液学,临床免疫学,临床微生物学,分子诊断学等众多亚学科。医学已和其他兄弟学科如放射医学,影像医学,超声医学一样,成为临床医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分支和学科。
我国在20世纪末阶段医学已形成前所未有的格局,医学步入医学时机已基本成熟。为了顺应国内外医学的发展趋势,在迎接21世纪到来之际,经中华医学杂志编委会多次酝酿和讨论,并报请上级有关部门审核批准,国家卫生部临床中心主任,中华学会主任委员杨振华教授在1999年第3期《中国实诊断学》发表了“医学,不是医学”一文,提出将医学(MeiTehngy)更名为医学”(LrtryMeiine),决定自2000年第1期开始,将本刊改名为《中华医学杂志》,英文刊名改为《ChineseJurnfLrtryMeiine》[4]。“医学”转变为“医学”不仅是名词的颠倒,使学科建设的理念和内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反映了工作的扩展和它在临床医学中位的提高,也对医学工作者在知识水平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现了国内医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屹立在科学领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