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影响血液生化检验质量的标本误差因素
互联网
严密控制标本误差因素,作为实验分析前质控的标本质量控制应予以广泛重视,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临床检验技术不断改进、完善和更新,实验方法学研究在微量、简便、快速、准确的基础上,正朝着超微量、高精度、大批样、多指标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全面质量管理和临床医学科研的日益深入与拓展,都对检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预防性质量控制的诸多因素中,标本误差的控制十分重要。
标本误差,系指被检标本在取送及保存过程中引入的误差,这类误差在标本正式检验之前即已存在。由于临床医院的生化血样多由医护人员取送,环节多、时间长,部分医护人员对于标本误差因素的认识不足而未能重视,这些都可给检验质量带来一定影响。本文从实验室内外的不同角度,结合临床上抽送生化血样的具体情况做一些分析,供临床同道参考。
1.采血时机和部位的选择
生化血样的采血时间,通常要求空腹时静脉采血,一般都是于清晨早餐前或进食12 h后抽血[1]。这是因为进食后的不同时间内,血液中的某些化学成分有较大波动,例如糖类、脂类、蛋白质及氨基酸等,而饮水又可使血液暂时性稀释,虽然人体具有完善的调节机制,但进食后的数小时内机体正处于代谢活跃阶段,此期间血液成分的波动不应忽视;且血液生化指标参考值的调查与界定,通常以空腹血样的检测值为统计样本。为了尽可能取得检验条件的一致性,临床生化血样原则上必须坚持空腹采血[2]。
就实验室检测角度而言,进食后血液化学成分的改变还可给检验操作的本身造成困难而带来误差。例如,进食后血中脂质的增加不仅是使甘油三酯的含量升高,还可导致血清(血浆)呈乳白色样浑浊(脂浊),这可给测定的比色、比浊或滴定等带来一定干扰,然而许多生化检验都是用比色等分析方法进行的,这就可能干扰检验的准确性;又由于乳糜微粒所占容积影响检测加样量的准确,故几乎能对除甘油三酯以外的所有检项造成负误差;此外,血液粘度的变化也可给某些检项带来干扰。
另一方面,受试者抽血的空腹时间不应超过16 h,因过度饥饿会使血清蛋白、补体C3、运铁蛋白、葡萄糖含量下降,而血胆红素因清除率减少而上升[3]。 某些试验有着严格的饮食和采血时间规定,如糖耐量试验等,如不认真掌握,可使整个试验失去意义。
国内有作者曾研究了空腹及餐后1~3 h部分常规生化指标的变化[4,5],结果大多数指标变化并无统计学意义,少数有显著变化的指标除TG、Glu外亦无实际意义,但同时认为,对于中国人常食后采集生化血样的问题,需要更多的实验室和更大量的实验数据来论证[4]。因此,在目前对该问题尚需充分论证和未取得广泛共识前,生化血样仍应以空腹采集为宜。
文献报道ACTH、皮质醇、血胆红素、血清铁清晨高,血钙中午最低,某些成分如胆固醇、纤维蛋白原等随月经周期而改变[6],对于这些生理性波动亦需有所了解。 必须强调注意某些药物对生化检验的干扰,药物干扰的方式可分为药理学干扰和化学性干扰,其原理及情形相当复杂,国内外都进行了许多研究,并有专著论述[1,6~10]。例如,Vit-C对许多实验的干扰和右旋糖酐对蛋白质测定的干扰是我们较熟知的。由于临床诊治用新药的不断应用,使药物干扰的问题愈加复杂,许多相关问题正在或尚待研究,故临床医护和检验人员都应当熟悉可能产生干扰的各种药物,力求避免药物干扰性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