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分输血的三大误区
互联网
误区一、全血比较全
目前称之为全血的是指把血液采入含有抗凝保存液的血袋中,不做任何加工处理即为全血。
1)血液一旦离开循环系统到达体外,就会发生一系列变化,这种变化我们称为保存损害。全血要求储存在2~6℃的血液冷藏箱内,这可以使红细胞代谢活力降低,各种消耗减慢,寿命延长,各种全血的保存液主要是为红细胞而设计的。也就是说这些保存液在4℃条件下,只能对红细胞有保护作用,而对白细胞,血小板,及不稳定的凝血因子毫无保存作用,现在我们血站使用的抗凝保存液为CPDA(枸橼酸盐,磷酸盐,葡萄糖溶液加腺嘌呤)保存期为35天,所谓的血液有效保存期为35天,是以输注后24小时所输到体内的红细胞存活率达到原来的70%为标准。
2)白细胞中对临床有治疗价值主要是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的寿命很短,离体后功能很快丧失,在4℃的保存条件下,中性粒细胞最长不超过8小时,8小时后输入人体,它的吞噬功能,对炎症的趋化作用不明显降低毫无治疗价值。
3)血小板的保存需要在22±2℃振荡条件下保存,它是因为振荡才可以使血小板防止在血袋中聚积,失去止血活性,同时振荡使血小板在血液中进行气体交换防止血浆PH值下降(PH值6.0—7.4)否则血小板失去正常形态和功能,而现在4℃条件下12小时大多数血小板失去活性。24小时丧失全部活性,实际上保存在24小时以上的全血中,血小板已经很少很少,而全无止血作用。
4)各种凝血因子,最主要的Ⅷ和Ⅴ因子,它们要求在—18℃以下条件才能保存其活性,而在4℃保存的全血中,第一天Ⅷ因子就丧失50%的活性,保存到第三天第Ⅴ因子活性也丧失50%。所以全血比较全的观点是错误的,实际上它仅仅含有红细胞和血浆,至于其它的成分,因不浓,不纯,含量不够一个治疗量难以产生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