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比浊法发展历程
互联网
早期免疫分析通过观察沉淀物形成,凝集及溶血现象发生来分析,如免疫扩散、免疫电泳、血凝试验、补体结合等。
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利用AG-AB复合物形成使浊度改变,再用比浊计来比浊,但因其敏感性差未被接受。
70年代初,开始有自动检测系统,但因其用的是激光为光源,固定波长,灵敏度较低,而且时间一般要2—3小时,很难满足临床需要。
70年代未,速率比浊计的出现,使抗原抗体结合的反应在几十秒内出结果,可以说是免疫化学测定的革命性的发展。
随着标记技术的发展,免疫化学纳入临床化学检验范畴。
免疫浊度测定的基本原理是:抗原抗体在特殊缓冲液中快速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使反应液出现浊度。当反应液中保持抗体过量时,形成的复合物随抗原量增加而增加,反应液的浊度亦随之增加,与一系列的标准品对照,即可计算出受检物的含量。
免疫浊度测定法按照仪器设计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即比浊仪测定(turbidimetermeasure)和散射比浊仪测定(nephelomitermeasure)。比浊仪测定是测量由于反射、吸收或散射引起的入射光衰减,其读数以吸光度A表示。A反映了入射光与透射光的比率。散射比浊仪测定是测量入射光遇到质点(复合物)后呈一定角度散射的光量,该散射光经放大后以散射值表示。两者的比较见图一:
经典的比浊试验有4个缺点无法克服,即操作繁琐、敏感度低(10~100μg/ml)、时间长和难以自动化。根据抗原与抗体能在液体内快速结合的原理,70年代出现了微量免疫沉淀测定法,即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PETIA)和免疫散射浊度测定法。这2种技术皆已常规用于临床体液蛋白的检测,并已创造出了多种自动化仪器。免疫散射浊度法本刊曾在去年特种蛋白分析仪专刊详细介绍,本期不再赘叙,有兴趣的读者请见《临床实验室》2008年第二期。本期主要介绍透射比浊法。
单纯评价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PETIA)和免疫散射浊度测定法的优劣,本刊觉得意义不是很大,只要能满足于临床、结果稳定、敏感度高、操作简便,单纯方法学的先进与否应该放在次要位置。
一、 传统免疫透射比浊法
当光线通过一个浑浊介质溶液时,由于溶液中存在混浊颗粒,光线被吸收一部分,吸收的多少与混浊颗粒的量成正比,这种测定光吸收量的方法称为透射比浊法。这一方法早于1959年Schultre和Schuick等报道应用于血浆蛋白与其抗体结合后形成复合物,导致浊度的改变,再进行透射比浊测定,一般采用抗体对抗原定量的透射比浊法,称为免疫透射比浊法。其原理是,利用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形成复合物,通过测定复合物形成量的多少对抗原或抗体进行定量的方法。
由于免疫复合物的形成有时限变化,当抗原抗体相遇后立即结合成小复合物(<19S),几分钟到几小时才形成可见的复合物(>19S)。作为快速比浊测定,这种速度太慢,加入聚合剂(或促聚剂)可加速大的免疫复合物形成。目前促聚剂多用聚乙二醇(MW6000~8000),浓度约为4%。
浊度测定亦有其弱点。其一是抗原或抗体量大大过剩时易出现可溶性复合物,造成测定误差,测定单克隆蛋白时这种更易出现;其二是应维持反应管中抗体蛋白量始终过剩,这个值要预先测定,使仪器的测定范围在低于生理范围到高于正常范围之间;其三是受血脂的影响,尤其是低稀释度时,脂蛋白的小颗粒可形成浊度,使测定值假性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