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走近新一代医院管理理论的开拓者

互联网

685
                                        ——记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易利华

  在中国现代医院管理理论界,近年来叫响了7个新观点:医院管理应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惯性运作方式转变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效率效益运作,再向创新运作迈进;医院管理创新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
应从医院管理、医院经营、医院现代化、医院服务战略等方面构建;医院管理应引入团队管理、学习型组织构建、医院技术创新、医院人文管理等创新理论;医院经营理论由医疗服务经营、医院品牌经营、
医院资本经营等构成;医院应进行第二次现代化;将医院服务提升到战略高度;医院管理要永续创新。


  这些观点的应用和推广,在国内外医院管理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当代中国医院管理理论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提出这些观点的,是江苏省无锡市卫生局副局长、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及党委
书记易利华。

  医院管理理论步入新天地
  阵阵掌声骤然响起,在会场上空久久回荡不息。人们站起身,细细回味着听到的一切,联想自己周围的人和事,无不有恍然大悟的感觉。随后,不少人一拥而上,将台上的易利华团团围住,向他提问,
与他探讨。


  此时的易利华,心中百感交集。像这样的医院管理讲座,他已经在全国各地举办了60多场次,共有2.5万多名医院院长和医院管理者听过他的报告。几乎每次讲座都是这样,听的人茅塞顿开,讲的人意
犹未尽。是啊,从计划经济的安乐窝一下子跃入市场经济的大潮,身处卫生改革急流漩涡中的院长们,太需要改革理论的指导,太需要实践经验的借鉴了。在医院改革风风雨雨中走过了近20年的易利华,在一片茫然中摸索前行,终于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获得了新的经验,悟出了新的道理,并在6年的时间里,对现代医院管理创新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构建和实践探索,逐步搭建起中国式新一代医院的现代化管理模式。


  中国50多年医院管理的历程分成4个阶段:模仿阶段、计划经济阶段、转轨阶段和市场经济阶段,以及相对应的四个管理时代:经验管理、规范管理、行为管理和科学管理时代。易利华当之无愧的是中
国第四代医院管理理论的开拓者和探索者。他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外部大环境下,将现代管理科学的最新发展成果导入了医院管理,并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见解,对当前我国医院管理中亟待解决的
许多深层次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出版了一系列医院管理学方面的专著,探索了全新的中国医院管理体系,将我国医院管理理论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

  捧5部专著闯入“地雷阵”
  在学习农村及城镇改革,推行松绑放权、外延扩张、经济激励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后,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医院改革似乎走上了一个难以跨越的“平台期”。医院的各项效率、效益指标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高速增长之后,缺乏了继续增长的内在动力,患者的抱怨声不绝于耳,社会又把指责的焦点对准了“白衣天使”。是什么阻碍了医院的进一步发展?是什么原因让医院进入了一个“智障”平台?


  易利华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中。其时,他还在无锡市卫生局担任办公室主任。此后的几年时间里,他先后在无锡市五院、市卫校、市一院、市四院、市二院担任领导职务。较多的工作环境变换,使他对各
类医院的发展现状有了更多、更深层、更清醒的认识。在这段时间里,他理遍了现有的医院管理脉络,整不出头绪;翻遍了几乎所有的医院管理学书籍,似乎也找不到答案;寻遍了国内各家医院的管理模式,还是感到摸不清路子。在这期间,以他积极参与的无锡医院“托管制”改革曾引起卫生部领导以及全国卫生系统的高度关注,有关领导先后前来进行专题调研。他提出的医院新的分类管理、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等观点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得到认同和采纳。


  易利华感觉到,面对高速发展的医学科学技术,面对经济领域市场体制的快速形成,我国医院发展出现了明显的“洼地效应”,其羁绊点就在管理。“医生当好了当院长”、“业务上不去转行政”已经
成了很多医院人才使用上的惯例,重技术轻管理甚至忽视管理成了医院发展中最大的障碍。而现有的医院管理理论已经不能回答医院发展现实中存在的许多问题、矛盾和困惑,正迈入21世纪的中国医院亟须
全新的医院管理理念支撑。


  面对一个得失未卜的前景,易利华决心要闯闯这个“地雷阵”。
  夜深了,灯下还伏着读书人;人静了,思绪的火花还在频频绽放。易利华有一个习惯,入夜后先睡上一觉,消除一天工作的疲惫,然后到深夜二三点钟时起床,伏案看书写文章。他说这个时候人的头脑最清醒,学习的效率最高。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易利华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对医院科学管理理论的汲取、掌握和创新上。


  一本本医院管理著作带着他的创新思维,从他飞泻的笔底流出。到2004年底,仅仅四年多时间,易利华已经有5部医院管理专著相继问世:《医院管理新论》在国内率先将管理科学最新发展领域的知识
和理论导入了医院管理,将医院管理学理论推向了新阶段;《医院经营新论》构建起一个全新的医院经营体系;《医院服务战略概论》第一次把医院服务提升到战略高度,构建了现代医院服务战略的理论体系和六大应用战略;《医院管理创新》率先提出了追求卓越、永续创新的医院管理思想新境界,阐明了现代医院管理的创新思维、创新理念和创新型领导者等重要观点;《医院现代化导论》提出了医院现代
化的模式、框架、体系、评价方式、标准及参考指标,成为当前医院创建现代化的指导用书。

  从“倒三轮”向“正三轮”转变
  无锡二院地处市中心,来来往往的人们经过这里,总能看到一块巨幅标牌,上面写着“追求卓越,永续创新”几个大字。二院党委副书记杨亚萍对记者说,那就是易院长多年追求的目标。他的思想如同
一团永不熄灭的熊熊火焰,随时都在散发出炽烈的光和热,追求的就是不断地永续创新。


  多年的院长生涯,使易利华经常遇到来自方方面面的问题,那一件件看似琐碎的管理工作就是医院管理的全部吗?能够应付日常的临床、医技、后勤等工作就是对管理者的要求吗?解决好各种表层的问
题就能对医院的建设和发展起到直接作用吗?易利华用怀疑的眼光看着周围的一切。他认为,传统的医院管理如同一辆“倒三轮”车,医院按照惯性运转,出现问题了管理者才出来调整,这是一种以解决现实问题为主的运作管理;而现代管理科学则要求医院管理应该是一辆“正三轮”车,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的经营问题、卫生体制改革背景下医院的运作问题、医学科学和管理科学飞速发展情况下医院的
创新管理问题等,管理者必须站在前面把握方向,引导医院按照管理创新的理念,不断修正自己的前进方向和前进方式,在更高的层面上运行,追求医院发展更高的效率和效益。


  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人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何更好地强化人与人的组合与合作,易利华提出了“团队管理”理论;面对世界性知识经济的强大潮流,面对不断发展、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和管理
理论,他提出了建立“学习型组织”理论;管理者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组织和运用智力资本不断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能力,他又提出了医院管理中的“不断创新”理论……2000年,当包含了这些理论和实践内容的专著《医院管理新论》带着油墨的芳香送到各位医院管理者手上的时候,人们感到一股新风扑面而来。当时的卫生部副部长殷大奎盛赞其为“21世纪中国第四代医院管理理论的代表性著作之一”。


  今天的中国医院,已经不再是纯福利性质的慈善机构,管理者需要懂得经营,学会经营,用良好的经营赢得市场、筹得资金、获得发展。2001年,易利华通过自己对医院改革实践的体会,吸收借鉴国内
外管理和经营的先进理念,从医院服务经营、医院品牌经营、医院资本经营三个方面,系统架构了医院的经营管理体系。年内,一部全新的《医院经营新论》出版,这部著作当年就销售1.5万余册,成为人
民卫生出版社当年专业论著中的最畅销书之一。耻于言利的读书人开始谈论合理的挣钱和用钱之道了。


  2003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为人类健康事业承载者的医院,如何在“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下,进一步高举“服务”的大旗,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成了院长们关注的焦
点。易利华认为,服务是医院现代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是医院赢得市场的关键所在,应该把“服务”放在医院的地位提升和战略的高度来认识。他首次将“顾客理论”引入医院服务研究之中,提出了建设现代化医院服务的发展战略体系构想,并将之一一细化为医院服务成本领先战略、医院服务差异化战略、医院服务集中化战略、医院服务人性化战略、医院服务团队化战略和医院服务持续改进战略等六大战略,出版了《医院服务战略概论》一书。在书中,他结合医院服务的实践经验,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提出了强化服务战略的切实可行的工作思路,为医院服务观念、服务质量、服务能力的提升指明了
方向。


  “作为一名院长和医院管理者,我们要珍惜和尊重心中涌动的创新欲望,并不断在医院管理中释放它,让其成为一笔稀有的财富。”在和易利华的交谈中,记者总能感受到新鲜的东西,他不安于现状,
言不离创新,绝不小富即安,时刻都在追逐时代发展的浪头。前不久,他的第五本著作问世,那是专门讲述创新的《医院管理创新》。他在书中阐述了医院现代化管理的创新思维、创新理念和创新型领导等观点,描述了医院从惯性管理向效率效益统一管理转变,再向医院创新管理发展的新视野,读后令人耳目一新。


  易利华与唐维新教授合著的《医院现代化导论》则成了政府决策的依据。世纪之交,江苏省政府在全省卫生工作会议上提出了2000年部分地区初步实现卫生现代化,2010年全省基本实现卫生现代化的目
标。那么,什么是基本现代化医院?在这本书里,他们明确提出了医院现代化建设的思路框架、试行标准,系统阐述了信息化、知识化背景下医院现代化的新模式,建立数字化医院的具体要求,并对现代化医院评价指标体系、考核标准等作了详尽的论述。如今,他们在这本专著中提的很多观点,已被江苏省卫生厅在建设基本现代化医院中采用。

  创新“创造”了医院财富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理论只有变成了生活中的现实,成了推动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动力,才能体现出自己的巨大能量。


  易利华当过副院长后,1998年开始先后担任无锡市四院、二院的院长。院长和副院长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前者是主角和决策者,后者是配角和执行者。易利华高度利用他决策者的角色,把自己的创新理
念运用和推行到医院管理的方方面面: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经营创新、服务创新等。


  管理创新,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思想指导医院管理的实践。团队管理机制的形成,使医院具备了现代化医院管理的基础;学习型组织的构建,不断学习创新理论,更新创新机制,使医院始终如海绵
般吸吮着周围的一切新鲜事物;人文管理理念的建立,使医院永远保持着浓郁的人本气息和文化氛围,迸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技术创新,始终瞄准世界医学技术的最前沿,坚持科技兴院。在易利华的组织和领导下,医院将主要资金放在添置大型先进设备上,各种世界一流的设备成了技术创新者手中的锐利武器。在技术创新的
过程中,他们一方面推行重点课题的全院性多学科协作攻关,成功开展了心脏移植、冠脉搭桥、干细胞移植治疗实体瘤、试管婴儿等高精尖医疗技术;另一方面在全院推行“一科一技”星火项目,让每一个科室、每一个员工都有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地方,都有技术进步的舞台和战场。在这样的环境下,医院科技项目、科技成果迭出,他担任无锡四院和二院的院长6年中,医院获得江苏省医学新技术新项目引
进一等奖6项,省市科技成果奖6项。


  经营创新,盘活存量开拓增量,用好用活资金。在外部,无锡四院通过合作联营的方式,先后和两个区县级医院建立“托管”关系,拓宽了医疗服务半径,体现了优势互补;在院内,医院借鉴“委托管
理”的办法,与各个临床科室签订了科室管理责任书,建立全新的平衡计分卡考核办法,改革了分配制度,扩大了年薪制的范围,优化了资源配置。科学合理的经营策略,使医院的效率大大提高,医院连续
多年人均效率指标处于全省前列。


  服务创新,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新模式。他领导的无锡二院开展的全员服务素质达标竞赛和优质服务“三满意”竞赛获得了“无锡市卫生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创新奖”;各种特色服务、承诺服务、限时服务、延时服务层出不穷;生命救护“绿色通道”、主诊医师负责制、无假日门诊、肿瘤综合专家门诊、输送带传送处方、便民自费药房、用药咨询热线等各种全国、全省“率先”推出的服务项目接踵而至。他还领导建立了以后勤保障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一站式服务——168勤务中心,在全国医院服务中开了先河,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


  “让创新成为财富!”易利华提出的口号成了很多医院的现实,在他自己动手的“试验田”里,科学管理开出了灿烂的经济之花,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率和效益。2001年,无锡四院总诊疗人次、住院总
床日、平均住院日、业务收入等主要管理和经济指标,都比1998年有了大幅度的增长,2001年在江苏省卫生厅全省三级医院检查中位列第一名。2003年,易利华调任无锡二院院长后,又把他的创新理念带到
了二院,创新再次增加财富。2004年,二院的工作数量、质量、效率指标都比2002年同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列江苏省三级医院综合排名第五名。

  收获成果背后的性格故事
  易利华的创新“火焰”开始向国内外蔓延。2001年4月,他的《医院管理新论》在香港出版,至今发行数已经超过1万册;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医院经营新论》、《医院现代化导论》、《医院服
务战略概论》发行量分别达到1.5万、1万和七千册;《医院管理创新》推出不到两个月,发行量已经突破五千册。他有关医院创新管理的60多篇论文发表在国家级的各类杂志上。


  近几年来,易利华应邀赴全国十几个省市讲学,2万多名院长听过他的课程;1万多名来自各地的医院管理者到无锡四院、二院参观取经。2001年以来,他们已连续5次举办“中国医院发展战略高级论
坛”,与会的国内外管理者达2000多人次。2004年底,易利华应邀赴台湾,在台湾中山医学大学进行讲学交流,他全新的医院管理理念受到海峡对岸医学同仁的关注和好评。


  2001年后,易利华开始收获各种奖项,4年中先后获得江苏省、无锡市的各种科技进步奖、科技成果奖等十多项,研究成果被《健康报》、《文汇报》等广泛报道并向全国医院推广。经中国期刊数据库
检索,他开展的医院管理创新研究项目已经被引用38篇次。记者在对易利华院长进行采访时,顺手在他的案头拿起一本新到的《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看见首篇阐述有关医院产权资本经营的论文后面,就注
明引用了他在《医院经营新论》中的观点。


  在无锡采访时,记者看到连上楼梯都是一步两台阶的易利华,感觉到在这个匆匆行走的人背后,除了那一连串冰冷的理论、枯燥的数字以外,肯定还有不少动人的故事。于是,便和他周围的人聊了聊,
果然,听到了很多有关易利华性格的故事。


  二院院办秘书包黎刚曾多次和易利华一起到外地讲课,他说,易院长把每一次讲课都当成是第一次,晚上住在宾馆里还不停地修改讲稿。有一次到新疆讲课,在上海乘机时,候机室书摊上的一本书上引
起了他的注意,其中的内容对讲课有用,他马上拿出笔记本,认真地抄录下来。随后,这段“来自机场”的材料就用在了新疆的讲课中——他认真。


  易利华在无锡二院创立了一个制度,每周一全院大交班,由各个职能部门和主要临床科室汇报本周工作。到上午10时,他会准时召开党政联席会,把刚才各个科室汇报工作时提出的问题拿到会上进行讨
论,马上做出决定并立即贯彻实施,绝不拖沓,绝不敷衍——他高效。


  易利华喜欢打乒乓球,他办公室的旁边就有一张普通的乒乓球台,平时下班后他经常会拖着党办的小郝“杀几盘”。别看易院长平时严肃认真,可在乒乓球桌上,他能为一个球是不是“擦边”而和小郝争得面红耳赤。春节时,他带着医院职工参加全市职工歌咏比赛,自己也挤在队伍中引吭高歌,结果拿了个第一名。出了赛场后他兴高采烈,请大家吃宵夜,并和大家手拉手一起唱歌——他随和。


  有一次,他应邀到湖北恩施讲课,那里的局长、院长、科长们来了有300多人,其中有的人还是坐了5个多小时的汽车从山区县里赶来的。得知此事后易利华很感动,他深深感到基层医院管理者学习和掌握现代管理知识的迫切心理,那天,他的课讲得特别生动,特别精彩
——他有情。


  ……


  采访结束时,易利华还向记者透露了一个“秘密”:他说他有一个梦想,在不久的将来,把自己已经出的这些书汇编成一本《中国现代医院管理学》,形成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为新时期中国医院管理
再向前跨一步出一把力。那么这些已经出的书,可能就是这个体系的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


  “成功的创新绝不是能信手拈来的,它是源于创新者的思维和想像力,未来医院就需要这种创造力。”易利华正在用他的才华和睿智,开创着中国现代化医院管理的未来。

摘自《健康报》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