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眼(eye)

互联网

1586

   眼是视觉器官。外界物体的光线射入眼中,聚焦后在视网膜上成像,光能在视网膜内转变成神经冲动,经视神经传至大脑皮层视区,产生视觉。人眼近似球形,称眼球,前后极距离约 24毫米,后面有视神经连于脑。眼球由眼球壁及内部的折光物质所构成。

  眼球壁 由外膜、中膜及内膜组成。

  外膜 也称纤维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强韧而厚,具有保护作用。其前 1/6为曲度较大而透明的角膜( cornea),对光线的聚焦起主要作用,角膜内富有神经末梢,感觉敏锐。纤维膜的后 5/6为乳白色不透明的巩膜( sclera),构成眼球的外壁。

  中膜 也称血管膜,含有丰富的血管及黑色素。从眼球前面至后面,可分为虹膜( iris)、睫状体( ciliarybody)和脉络膜( choroid)。虹膜呈圆盘状,中央有一圆孔,称瞳孔( pupil)。不同人种及个人之间虹膜颜色的差异是由虹膜所含黑色素的多少决定。虹膜中有两种平滑肌:围绕瞳孔作环形分布的称瞳孔括约肌,收缩时可使瞳孔缩小,减少强光刺激。另一种平滑肌从瞳孔向四周辐射,收缩时使瞳孔开大,称瞳孔开大肌。虹膜后外方的环形增厚部分为睫状体,上有许多突起,称睫状突( ciliary processes),突上附有交错的纤维,构成悬韧带,与晶状体相连。睫状体内有平滑肌,称睫状肌,收缩时放松悬韧带,增加晶状体的曲度以增进眼的折光力。睫状体之后为脉络膜,占血管膜的后 2/3,富含血管及色素,丰富的血液供给眼球组织以充足的营养。脉络膜和虹膜所含黑色素使眼球内部起着类似暗箱的作用,光线通过瞳孔进入眼内,在视网膜上成像后,透过视网膜的光线被色素吸收可以防止光线在眼内散射,还可阻挡光线从瞳孔以外的眼壁透入眼内,以保证视网膜的感光机能免受干扰。

  内膜 即视网膜( retina),为眼球壁最内层。在视网膜的后部有一圆形隆起,称视神经乳头,也叫视神经盘,由全部神经节细胞的轴突汇集而成,并由此穿出眼球,即为视神经。由于视神经乳头处无感光细胞,对光线不起反应,故称为盲点( blind poi-nt)。在视神经乳头颞侧约 3.5毫米处有一淡黄色小区,称为黄斑( yellow spot)。黄斑的中央有一直径为 1.5毫米的凹陷,称中央凹( central fovea)。在中央凹,除其边缘部分外,大部分区域只有视锥细胞而无视杆细胞,故为感光最敏锐的部分。人的视网膜约厚 0.1 0.5毫米,在组织学上将其分为 10层,其中主要由 4层细胞组成。由外向内依次为色素上皮细胞层、视细胞层、双极细胞层及神经节细胞层。

  色素上皮细胞层:紧靠脉络膜,为一层单层上皮细胞,胞体内含有丰富的色素颗粒,并有胞突伸入至视细胞之间的间隙内。当强光照时,色素颗粒进入突起内,以保护视细胞不致接受过分强光的刺激;而当弱光时,色素颗粒退缩于细胞体内,使视细胞充分接受光线的刺激。此外,色素上皮细胞还能贮存维生素 A,参与视紫红质的形成。

  视细胞层:包括视杆细胞( rod cells)和视锥细胞( cone cells),具有感光能力,又称光感受细胞。每个视细胞可分为外段、内段、胞体与终足四部分。外段及内段相当于树突,胞体为含核的膨大部分,终足相当于轴突。视杆细胞的外段与内段呈细杆状,称视杆;视锥细胞为圆锥状,称视锥。它们是感光的特殊结构。外段为视细胞的感光部分。电镜下观察,外段是由细胞膜内陷折叠而成的片层(或圆盘)结构,为一种脂类双分子膜,其中镶嵌有特殊的感光色素。内段稍粗,含大量线粒体,密集成团,为椭圆体,是产能装置。内段和外段之间有一连续膜,其中约含 9对小纤毛伸入外段,起传递兴奋和传递物质的作用。所有夜间生活的动物,如鼠、鸮等,其视网膜均以视杆细胞为主,而白昼活动的动物,如鸡,则几乎全为视锥毛细胞。人眼视网膜在中央凹则只有视锥细胞而无视杆细胞。在神经元联系上,此处一个视锥细胞仅与一个双极细胞联系,而后者又只和一个神经节细胞相接,形成了视锥细胞到大脑视区的专线,这种联系与中央凹具有高分辨力的机能是相适应的。在中央凹以外的视网膜上,可见越到边缘处视杆细胞逐渐增多,视锥细胞则越为稀少。此处许多视杆细胞或视锥细胞可与一个双极细胞相连,而若干双极细胞又仅与一个神经节细胞相接触。有时,一个神经节细胞可与约 250个感光细胞间接联系,形成兴奋汇合的回路。人的视网膜内约含有 600 800万个视锥细胞和 12000万个视杆细胞,而神经节细胞只约有 100万个,足以证明这后一种聚合式联系更为广泛存在。

  双极细胞层:主要由双极细胞组成,为视细胞与神经节细胞之间的联络神经细胞,其轴突与神经节细胞形成突触。此外,本层中还有横向联系的水平细胞和无足细胞(或称无长突细胞)。前者可与多个视细胞、双极细胞形成突触联系;后者可与多个双极细胞、节细胞建立突触联系。

  神经节细胞层:位于视网膜的最内层,由多极的节细胞组成,其树突主要与双极细胞联系,也可通过无足细胞横向联系;其轴突延伸至视神经乳头处,穿过筛板,形成视神经。

  眼球的折光物质 有角膜、房水、晶状体及玻璃体。这些物质均无色而透明,无血管,具有折光作用。

  房水( aqueous humor)为充盈于眼房中的无色透明流动液体。眼房分前房与后房。角膜后面,虹膜之前为前房;虹膜与玻璃体前缘间为后房。房水是由睫状体上皮细胞分泌和虹膜血管渗透所产生。经后房及瞳孔到达前房,通过虹膜、角膜与巩膜交界处,渗入巩膜静脉窦,再回睫状静脉。如此不断地循环更新,对角膜及晶状体起到营养和运走代谢产物的作用。房水还具有保持一定的眼内压,使角膜保持一定的曲度和紧张度的作用。如果房水循环发生障碍,房水量积集过多,则引起眼内压升高,从而影响视力,甚至导致失明,在临床上称为青光眼。

  晶状体( lens 位于虹膜与玻璃体之间,为一无色透明而富有弹性的折光体,其形状近似双凸透镜,由多层晶状纤维构成。晶状体有弹性被囊,凭悬韧带与睫状突相连。当晶状体纤维的蛋白发生变性而变得混浊时,导致晶状体发生混浊,妨碍光线透过,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失明。在临床上称白内障( cataract)。

  玻璃体( vitrous humor)为无色透明的胶状物质,填充于晶状体与视网膜之间。对视网膜起着支撑作用。

  眼球的辅助装置 包括眼睑、结膜、泪器和眼外肌等。

  眼睑( eyelid)俗称眼皮,遮在眼球的前方,具有保护眼球的作用。可分上睑及下睑,上、下睑之间的裂隙称为睑裂,睑裂的内、外侧为内、外眼角,在内眼角附近的两睑缘上,各有一小孔,称泪点,为泪小管的起始处。睑缘生有睫毛,有阻挡灰沙的作用。眼睑白皮肤、皮下组织、肌层和睑结膜构成。肌层主要有眼轮匝肌和上睑提肌。前者收缩时闭合眼睑,后者收缩时提上睑,扩大睑裂。睑板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内有睑板腺,有导管开口于睑缘,其油样分泌物有滑润作用和防止泪液外流的作用。

  结膜( conjunctiva)为连结眼睑和眼球的透明薄膜,含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末梢。衬在眼睑内面的称睑结膜,贴附在眼球前面的称球结膜,球结膜终止于巩膜和角膜交界处。球结膜由睑结膜移行而来,在两者的转折处称结膜穹窿。球结膜的上皮移行为角膜上皮。结膜能分泌粘液,滑润眼球表面以减少结膜与角膜的摩擦。

  泪器( lacrimal apparatus)包括泪腺( lacrimalgland)和泪道。泪腺位于眼眶外上方的泪腺窝内,分泌的泪液有湿润眼球,清除灰尘、异物和抑菌作用。泪道由泪点、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组成。当泪液较多时,可经泪道流入鼻腔。

  眼外肌 附于眼球周围,有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外直肌、上斜肌和下斜肌,共 6条肌肉,它们分别受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外展神经的支配。眼外肌的协调活动,可使眼球作向上、向下、向内、向外等多个方向的运动。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