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丁香通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肘内翻切骨术

互联网

787

肘内翻切骨术

图1 肘内翻楔形切骨测定使∠hog=∠def ⑴肱骨下段外侧切口 ⑵分开肱三头肌、肱桡肌间隙 ⑶显露肱骨下段 ⑷沿切骨线钻孔后凿开 ⑸楔形切骨 ⑹克氏针内固定或u形钉固定 图2 肘内翻切骨术

[适应证]

1.10°以上的肘内翻和20°以上的肘外翻,形成功能障碍的成人或儿童严重畸形者。

2.肘外翻并发尺神经功能障碍者。

[术前准备]

摄患肘伸直位正位x线片,测量出肘内翻或肘外翻的角度,然后算出应予矫正的角度。如为肘内翻,先画出肱骨轴线ab,另沿尺桡骨之间画一轴线cd,于其相交点e,再划一直线ef,使∠feb=10°(提携角),则∠def即为需切骨矫正的内翻角。然后于肱骨鹰嘴窝上1.5~2cm处画一与肱骨干垂直的横线ho,并于o点向肱骨桡侧划一斜线go,使∠hog等于∠def,楔形gho即为设计矫正肘内翻应切除的骨块,其底边在桡侧[图1]。

如为肘外翻,测量法同肘内翻,但其所切除的楔形骨块底边在尺侧,其切骨角度应为外翻角减去10°的提携角。

[体位]

仰卧位,患肢外展,置外侧小桌上。

[麻醉]

成人用臂丛麻醉,儿童多用全麻。

[手术步骤]

1.切口 在上壁下1/3外侧,沿肱骨外髁嵴做一长约6cm的纵形切口[图2 ⑴]。

2.显露肱骨下段 在深筋膜下,判明肱三头肌与肱桡肌的间隙[图2 ⑵],分开并向前拉开肱桡肌与桡神经,将肱三头肌向后拉,沿外上髁纵形切开骨膜,在骨膜下剥离肱骨下1/3至鹰嘴窝上缘为止,以显露肱骨的前、后、外侧骨面[图2 ⑶],毋需剥离其内侧的骨膜,也不可损伤关节囊。

3.楔形切骨 按设计在鹰嘴窝上约1.5~2cm处,和肱骨干垂直的横切面(ho)上,先用手摇钻钻一排约3~4个穿透前后骨皮质的小孔,再在与测量切骨相同角度的另一斜面(go)上,钻一排小孔[图2 ⑷],用锐利骨刀由外向内切骨,至对侧骨皮质时不要完全凿断,以免切骨端不稳定而易发生移位,取下所切掉的楔形骨块[图2 ⑸]。

4.矫正和内固定 切骨后将前臂伸直,手掌朝上,固定切骨近段,将前臂逐渐外展,使切骨面对合,矫正达到要求后,即可用两根克氏针,分别自肱骨内外上髁钻入,通过切骨断面,达到并恰好穿透对侧骨皮质为止,折弯尾端于骨外[图2 ⑹];亦可用u形钉内固定[图2 ⑹附图]。

5.缝合 彻底止血,需要时,可摄x线片复查,了解畸形矫正是否满意,否则重新复位与内固定。克氏针尾端埋在皮肤下,分层缝合切口。术毕,用前后长臂石膏托外固定肘关节于功能位。

[术中注意事项]

1.在显露肱骨下1/3段时,注意勿损伤桡神经。桡神经在肱桡肌深面,可一并牵开,避免拉钩牵引力量过大而损伤神经。

2.注意勿将肱骨切骨处内侧骨膜横行切断,应保留其上下完整性,凿骨时内侧骨皮质可保留一小部分,矫正时小儿可成为青枝骨折,以使稳定切骨断端,有利于切骨后的骨愈合。

3.用两根克氏针交叉固定时,在内上髁进针处注意勿损伤尺神经;当穿过切骨断端达到对侧骨皮质后,以用手指摸到针尖即可,过深有损伤神经、血管的危险。

[术后处理]

1.术后注意患肢血运,抬高患肢及活动手指。

2.石膏外固定约6~8周,摄片示切骨断端骨愈合后,可去掉石膏,拔出钢针,逐步锻炼肘关节伸屈及前臂旋转活动。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